•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1年  26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藏北可可西里盆地老第三纪沉积物源区分析及其高原隆升意义
    刘志飞, 王成善, 伊海生, 刘顺
    2001, 26(1): 1-6.
    摘要:
    可可西里盆地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 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 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地壳短缩过程具有重要作用.盆地保存的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风火山群和雅西措群主要由碎屑岩和泥岩组成, 厚度为5 45 2.8m.碎屑岩的物源区分析表明, 风火山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造山带二叠—三叠纪地层, 而雅西措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白日榨加和黑石山-高山造山带, 剥蚀深度加大至石炭—二叠纪地层.它们的沉积演化过程是盆地南部造山带老第三纪构造隆升持续加强的结果, 表明在雅西措群沉积时期青藏高原北部已经隆升至一定的高度.
    平南幔源包体中橄榄石的显微构造研究及其意义
    孔华, 马芳, 金振民, 欧新功
    2001, 26(1): 7-12.
    摘要:
    平南玄武岩中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的平衡温度为930~980℃, 平衡深度为59~74km, 包体中橄榄石的扭折带滑移系多为(010) [100], 但也有(001) [100]的滑移系类型; 斜方辉石的滑移系为(100) [001], 它们均为高温低应变速率下的滑移系, 说明该区的上地幔主要是在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经历了塑性变形作用.橄榄石位错组态多样, 有自由位错、位错壁、位错弓弯、缠结、{110}滑移带, 反映了上地幔的塑性变形特征.根据位错壁的大小估算, 上地幔差异流动应力为24.5~42.1MPa, 流动速率为2.93×10-17~8.36×10-16s-1, 有效粘度为1.72×1023~2.80×1024 Pa·s, 特征与中国东部新生代上地幔较为一致, 反映同处于拉张环境.
    超高压变质作用中水的相变增压
    胡宝群, 王方正
    2001, 26(1): 13-17.
    摘要:
    据静水压力梯度计算, 榴辉岩形成深度至少要70km, 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形成深度至少要12 0km, 而同时含有柯石英和金刚石的榴辉岩形成深度至少要145km, 超高压变质岩要从如此深的部位折返到地表是不可想象的.大量资料表明水参与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通过矿物的脱水行为、水的相变和地温曲线等研究, 指出由于存在水的相变增压等多种增压因素, 大大提高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地压梯度, 据静水压力计算出的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只是最大深度, 其形成时的实际深度要比该最大深度小得多.
    北秦岭弧后盆地俯冲消减与陆壳物质再循环——桃园岩体和黄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证据
    张利, 王林森, 周炼
    2001, 26(1): 18-24.
    摘要:
    对桐柏北部加里东期桃园岩体和黄岗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桃园岩体形成于与洋壳消减作用有关的弧后盆地环境, 与二郎坪基性火山岩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黄岗杂岩岩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陆壳物质, 该物质来自俯冲板片上陆壳沉积物的再循环, 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向北的俯冲消减有密切联系.
    民和盆地红古城组湖岸重力流初步研究
    蔡雄飞, 李长安, 占车生
    2001, 26(1).
    摘要:
    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霞若—拖顶地区两类中-基性火山岩的多元地球化学示踪
    马振东, 葛孟春, 冯庆来, 谢德凡, 陈颖军
    2001, 26(1): 25-32.
    摘要:
    应用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对火山岩进行构造环境、成因及岩源示踪时, 首先必须在宏观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基础上, 结合当时所形成的各类地质体岩石类型组合来恢复, 它是宏观构造环境判别的基础; 其次, 由于构造环境时空复杂性, 需采用“两结合”的研究方法, 一是多元地球化学信息示踪, 二是不同岩类的时空配套; 第三, 在选择判别图解时, 弄清前人图解的应用前提、适用范围和条件, 切忌乱套瞎投.在此思想指导下, 侧重对滇西北金沙江结合带霞若—拖顶地区两类中-基性火山岩进行了多元地球化学示踪,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带东侧的基性火山岩产于大陆裂谷环境, 而西侧中-基性火山岩具岛弧火山岩特征; (2) 两者火山熔浆均源自富集地幔, 东侧来自均一的富集地幔, 而西侧富集地幔具不均一性; (3)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它们形成的构造演化特征.
    从前陆盆地充填地层分析盆山耦合关系
    汪泽成, 刘和甫, 熊宝贤, 周海民
    2001, 26(1): 33-39.
    摘要:
    根据前陆盆地充填地层分析盆地和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研究区域包括四川中生代前陆盆地和鄂尔多斯中生代前陆盆地.研究表明, 前陆盆地和造山带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前陆盆地充填沉积物特征是造山带形成演化和盆地沉降的响应.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以及地层不整合向盆地方向的迁移反映了造山带向前陆不断隆升的演化过程.前陆盆地沉积物的岩石学特征反映了双物源供给和造山带的剥蚀.层序地层的体系域构成和地层堆积方式主要受控于前陆盆地沉降速率的变化.
    晚泥盆世牙形石动物卵细胞的三维保存
    龚一鸣, 司远兰, 徐光辉, 李保华
    2001, 26(1).
    摘要:
    鲁西金矿成矿组分的聚集与演化
    陈永清, 赵鹏大, 刘红光
    2001, 26(1): 41-48.
    摘要:
    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以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鲁西隆起区太古宙地层、中生代岩体以及不同时代金矿床化学组成的研究, 探索了成矿组分的可能来源、演化和聚集趋势, 提出了矿源层(岩) 中元素成矿活度的概念及定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 (1) 在鲁西隆起区, 金的初始矿源是太古宙绿岩带, 金在其中具有双成分分布; (2) 从太古宙至中生代, 虽然成矿时代不同, 成矿作用各异, 但各类金矿床在成矿组分上对含矿建造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3) 含矿建造中成矿组分超量点群与其背景点群的比例以及超量点群中成矿组分的平均质量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后生热液矿床的成矿特征.
    利用相控模型进行井间参数预测
    桂峰, 黄智辉, 马正
    2001, 26(1): 49-53.
    摘要:
    储层物性参数在空间的展布, 一直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难点.利用分形和蒙特卡洛方法, 在精细的沉积微相及小层对比研究基础之上, 预测了井间的岩石相分布, 并根据取心井资料, 建立了各种岩石相的渗透率相控模型, 从而预测出井间渗透率的分布.该方法以地质特征为基础, 将地质资料与数学方法相结合, 充分体现了渗透率在井间既具有连续性, 同时变化又非常剧烈的特点, 为储层物性空间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
    曾联波, 金之钧, 汤良杰, 李京昌, 由福报, 张兵山
    2001, 26(1): 54-58.
    摘要:
    该区中新生代形成了伸展构造、扭动构造、逆冲-褶皱构造等构造样式.早、中侏罗世形成的正断层组合构造样式, 可形成一些小规模油气藏.老第三纪形成的压扭性构造对油气的聚集有重要控制作用.而新第三纪—第四纪形成的逆冲-褶皱构造的含油气性差异很大, 在早期断层基础上发育的逆冲-褶皱构造有利于油气分布, 而新形成的逆冲-褶皱构造, 通常不利于油气聚集.构造应力对油气的运移聚集有重要影响, 构造应力变化速率引起的应力驱动, 是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的主要动力, 在断层附近应力值适中、岩石扩容量较大、微裂缝发育的区域, 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琼东南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魏魁生, 崔旱云, 叶淑芬, 厉大亮, 刘铁树, 梁建设, 杨国忠, 武丽, 周小鹰, 郝运轻
    2001, 26(1): 59-66.
    摘要:
    运用当代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 综合分析了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 发现琼东南盆地经历了早期裂陷和晚期坳陷两大发育历程, 相应划分出TejasA和TejasB两个超层序组; 与盆地非海相、海相过渡相、生长断层、缓坡和被动大陆边缘背景演化阶段相匹配, 形成了5个超层序.以不整合及其与之可以对比的整合为三级层序边界, 识别出19个层序, 含5 7个体系域、5 4个以上准层序组、196个以上准层序.在盆地的不同演化阶段, 沉积层序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低水位体系域包含的沉积体系不同.在恢复古地理环境的基础上, 提炼出有关沉积层序模式.根据可容纳空间分析, 编制了本区海平面升降曲线, 发现陵水中期、梅山早期和莺歌海早期三次大的海泛与全球变化完全合拍.在纵向上, 海进体系域至密集段生烃潜力最强, 空间上以外陆架-大陆坡最好, 其次为滨沼或海陆过渡相.指出了陆架坡折附近的低水位楔和斜坡扇是值得注意的隐蔽圈闭勘探目标.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运聚动力学特征及其类型
    邹华耀, 向龙斌, 梁宏斌, 朱庆忠
    2001, 26(1): 67-72.
    摘要:
    依据冀中坳陷潜山流体压力场、流体化学场及流体运移通道等特征的综合研究, 将潜山分为三种运聚动力学类型: 不整合连通-开放型潜山(Ⅰ型)、断层通道-半开放/半封闭型潜山(Ⅱ型) 和封闭型潜山(Ⅲ型).Ⅰ型潜山与冀中坳陷中部区域性地下水动力系统相连通, 油气源充足, 可形成大规模的潜山油气藏.Ⅱ型潜山分布于紧邻生烃洼陷的斜坡区, 潜山相关断层的地震泵(seismicpumping) 通道作用促使油气运移与聚集, 成藏条件较好.Ⅲ型潜山位于沉降幅度较大的洼陷区呈“孤立”分布, 上覆第三系形成异常高压力带, 抑制了潜山相关断层流体通道作用, 潜山呈封闭系统, 油气运聚条件较差, 可能只能形成小型潜山油气藏, 勘探风险大.
    三维地电断面电阻率测深有限元数值模拟
    阮百尧, 熊彬, 徐世浙
    2001, 26(1): 73-77.
    摘要:
    用有限单元法进行了电导率分块均匀的三维点源电场电阻率测深的数值模拟.首先给出了三维构造中点源电场的边值问题、变分问题; 然后, 用有限单元法求解变分问题, 将区域剖分成六面体单元, 在单元中进行三线性函数插值, 将变分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组; 最后解方程组, 得各节点的电位值, 进而计算出地表的视电阻率.对几例较典型的地电模型进行试算, 结果表明本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混沌控制反演系统构造及算法逻辑设计
    李洪奇, 刘洪, 李幼铭
    2001, 26(1): 78-82.
    摘要:
    给出了适用于非线性反演的混沌控制反演系统构造方法及求解控制矩阵的算法逻辑设计.该方法在迭代反演控制参数和迭代反演输出结果之间建立耦合关系, 通过时时修改控制参数保证迭代稳定收敛到预期的解空间.在求解过程中, 应用数据结构方法分析了混沌控制理论中计算控制矩阵的数据结构, 采用树形结构表述出控制矩阵计算过程中下标的取值逻辑, 利用可以复读栈中元素的中序遍历来遍历每一棵树, 寻找各元素的组合序列.给出的数值算例说明了混沌控制反演方法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大气气溶胶中的PAHs
    祁士华, 盛国英, 傅家谟, 叶兆贤, 吴建勋
    2001, 26(1): 83-87.
    摘要: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分布广泛、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地理和大气气溶胶中苯并(a)芘分析认为, 春季样品中大气气溶胶中PAHs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排放, 夏季来源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化石燃烧排放.
    陆浑水库坝基断层破碎带渗透稳定性评价
    晏鄂川, 唐辉明, 杨裕云, 王亮清
    2001, 26(1): 88-92.
    摘要:
    陆浑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为了论证大坝在水库投入正常高水位(319.5 m, 327.5 m, 331.8 m)运行时的安全, 经过对30余年的水位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在厘定水文地质模型的定性分析基础上, 运用现代数理统计原理, 成功地解决了困扰水库正常运行的坝基渗流问题, 获得了关于坝基渗透稳定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认识.结果表明: 目前大坝的运行状况是正常的; 水库在缓慢蓄水过程中, 截水槽的薄弱部位可以得到渗透加固, 截水槽中的填土与岩石结合面的抗渗比降可达45以上; 上游铺盖与截水槽结合下游排水的防渗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坝基渗流.同时, 预测了高水位时坝基渗流是稳定的, 水库完全可以投入高水位运行.这为病险水库的论证提供了一个案例.
    用孔压静力触探求固结系数的研究
    孟高头, 王四海, 张德波, 刘事莲
    2001, 26(1): 93-98.
    摘要:
    为探讨利用孔压静力触探求取土层固结系数的可行性与规律, 在珠江三角洲软土地区进行了大量孔压静力触探超孔压消散试验.对试验场地、设备和方法作了简明扼要地介绍, 重点分析了试验机理及结果, 并将孔压消散试验估算的固结系数与室内固结试验得到的试验值以及现场沉降资料反算值作了比较, 证明它们之间有很好的规律性, 且用孔压静探所求固结系数更接近于实际值.
    测定岩石经历的最高古应力状态实验研究
    丁原辰, 邵兆刚
    2001, 26(1): 99-104.
    摘要:
    当前国内外尚无测定三维古构造应力场的理想方法.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从待测地点取大岩心或新鲜石块, 从6个以上方向取岩石试样, 每方向至少10个试样, 以声发射的广义抹录不净现象, 测定岩石经历的各主要构造运动期的最大主应力值.而后, 统计出岩石记忆的最高古应力状态的最大主应力值σmt.由于岩石对最高古应力状态在各取样方向的正应力σmn尚有记忆, 只不过隐藏于各期较低古应力状态的最大主应力值之间, 不易区分, 故以σmt为目标, 通过“AE反演搜索法”, 则可将隐藏的各σmn搜索出来, 从而计算出岩石经历的最高古应力状态.以准平面应力状态模拟实验检验了该新方法的可行性.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反向轮法的计算机CSD软件设计
    周继彬, 曾佐勋
    2001, 26(1): 105-109.
    摘要:
    用计算机实现反向轮法测岩石有限应变的过程, 可提高有限应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开发出了用Visual Basic 5.0编写的CSD软件, 利用岩石薄片图像或者矿物颗粒轮廓图测出岩石有限应变的大小及应变椭圆长轴方向, 同时测出矿物颗粒分布的优选方位.其操作相当简便, 首先统计出图像中0°~180°各方向上矿物颗粒的边界数目; 然后在方位-边界坐标系中投点, 并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点的多项式曲线拟合; 最后求出曲线的极值点坐标, 并根据坐标绘制相应的应变椭圆.软件运行中, 统计出的边界数据和拟合曲线以及应变椭圆图形都是可视的, 并能进行相应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