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35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基础地质
    云南罗平中三叠统一海龙类新材料
    程龙, 陈孝红, 张保民, 汪啸风
    2010, 35(4): 507-511. doi: 10.3799/dqkx.2010.065
    摘要:
    海龙类前肢化石标本(YIGM SPC V 0832-2)采自于云南省罗平县新寨一带中三叠统安尼阶(Pelsonian亚阶)关岭组二段顶部.其不仅为海龙类在罗平生物群中的首次发现, 而且为长颈型海龙的最早记录.该海龙类新材料虽然保存不全, 但是仍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桡骨远端两侧边缘平行; 尺骨远端扩展; 11个硬骨化腕骨; 第三掌骨近端内侧缘发育横突; 指式为2-3-4-4-4(?).虽然上述特征尚不足以建立一海龙类新属种, 但是仍然反映了部分海龙类单元在向海洋适应辐射的过程保留有原始爬行类的特征.这些原始特征暗示着部分海龙类可能以营陆生生活为主.
    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牙形石齿串
    黄金元, 张克信, 张启跃, 吕涛, 周长勇, 胡世学
    2010, 35(4): 512-514. doi: 10.3799/dqkx.2010.066
    摘要:
    通过对云南罗平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产罗平生物群的大凹子剖面进行厘米级牙形石样品的精细采样、处理与鉴定分析, 发现了丰富的牙形石齿串, 并拼绘出一个较完整的牙形石多分子器官属(P1、S0、S1、S2/3和M).成对的片形Neospathodiform形态分子占据P1位置; 单个指掌状的Cypridodelliform形态分子占据S0位置; 成对的Enantiognathiform、Hindeodelliform与Cypridodelliform形态分子分别占据器官属的S1、S2、S3和M位置.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高分辨率浮游氧同位素地层学及其古气候信息
    葛黄敏, 李前裕, 成鑫荣, 郑洪波, 贺娟
    2010, 35(4): 515-525. doi: 10.3799/dqkx.2010.067
    摘要:
    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45 m的连续沉积物中提取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白色)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 得到晚MIS 8以来(时间跨度257 ka, 平均时间分辨率228 a)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 δ18O和δ13C的频谱分析显示了强烈的岁差(23.4 ka、19.8 ka)、半岁差(11.7 ka、9.9 ka)周期.MD05-2904孔MIS 24时间段的氧同位素记录了格陵兰冰心中发现的Dansgaard/Oeschger和Heinrich事件.与葫芦洞石笋记录及南海邻区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显示了受季风控制的区域因素, 如降雨、河流输入导致的盐度变化等对表层海水组成的影响.氧同位素在MIS 3、MIS 6的早期以及MIS 7.4偏轻; 而在MIS 5.5偏重, 这种现象解释为降雨量和蒸发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末次冰盛期高达6570 cm/ka的沉积速率反映了低海平面时孔位离岸距离缩短带来丰富的沉积物源.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碳同位素证据
    王淑红, 颜文, 陈忠, 陈木宏, 宋海斌
    2010, 35(4): 526-532. doi: 10.3799/dqkx.2010.068
    摘要:
    通过南海南部NS93-5和NS97-37两个柱状沉积物的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 末次冰消期(约18 ka)和倒数第二次冰消期(约130 ka)记录到了碳同位素的快速负偏移现象, 与此同时, 氧同位素也发生了明显的快速负偏移, 气温快速回升, 并在氧同位素5期与6期过渡中点(约129.84 ka)出现粉红色红拟抱球虫灭绝现象, 而且两柱样碳、氧同位素的变化趋势与Vostok冰心记录到的大气甲烷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分析认为, 南海记录到的最近2个冰期结束时的碳同位素快速负偏移很可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有关, 即外界温压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了南海和/或其他地区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失稳分解并释放甲烷, 从而使气候快速变暖、导致海洋缺氧和某些生物种类的灭绝, 同时也加快了冰期的终止.
    基于EMD分解的甘孜黄土磁化率记录的西南季风演化周期性
    刘冬雁, 李巍然, 乔彦松, 王玲, 彭莎莎
    2010, 35(4): 533-541. doi: 10.3799/dqkx.2010.069
    摘要:
    黄土磁化率可用以指示夏季风强度, 并已在中国风尘堆积的古气候演化周期研究中得到较好应用, 但迄今多集中于东南季风区.以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A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为基础, 对1.16 Ma以来的磁化率记录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 探讨西南季风演化的多时间尺度周期性.结果表明: 偏心率、地轴倾斜、岁差的准周期成分在西南季风区黄土沉积中有明显反映, 指示西南季风的演化受天文因素控制; 出现岁差的拍频周期, 指示印度季风系统具有热带特征; 准200 ka周期是真实存在的, 但其成因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约400 ka周期波动, 可能对应理论值为准400 ka的偏心率长周期.西南季风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是低纬太阳辐射.对于沉积记录的周期性研究来讲, 经验模态分解更切合实际, 它比传统谱分析方法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潜力.
    淤长型潮滩剖面形态演变模拟: 以江苏中部海岸为例
    刘秀娟, 高抒, 汪亚平
    2010, 35(4): 542-550. doi: 10.3799/dqkx.2010.070
    摘要:
    在泥质、砂质物质共存的淤长型潮滩, 其剖面的塑造受到潮流作用下堆积过程的控制.为探讨这种潮滩剖面的演变过程, 以江苏中部海岸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大小潮周期性作用下的潮滩剖面演变模型, 模拟了潮滩均衡态剖面形态与初始坡度、潮差、沉积物供应量之间的关系及潮滩的持续淤长剖面.模拟结果表明: (1)淤长型潮滩剖面达到均衡态时的形态是上凸的, 且与初始形态无关; (2)在外源一定的条件下, 潮滩的宽度与潮差呈正相关; (3)外源物质供应越丰富, 潮滩宽度越大; (4)潮滩的冲淤状态由沉积物的供应量决定; (5)对大潮高潮位附近的无沉积带进行充填可实现对其长期持续淤长剖面的模拟; (6)有丰富沉积物来源的潮滩, 在调整至均衡态后仍持续向海淤长, 并在淤长过程中保持均衡态; (7)当在模型中输入有关江苏海岸的参数时, 模拟的潮滩宽度和坡度与江苏海岸的潮滩一致.
    低纬度西太平洋末次冰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粘土矿物特征及形成机制启示
    熊志方, 李铁刚, 翟滨, 万世明, 南青云
    2010, 35(4): 551-562. doi: 10.3799/dqkx.2010.071
    摘要:
    为研究低纬度西太平洋(15°~21°N, 136°~140°E)发现的末次冰期晚期Ethmodiscus rex硅藻席形成机制, 运用X射线衍射、湿碱消解—ICP-OES和高温燃烧—EA方法分别测定了硅藻席岩心WPD-03中的粘土矿物、蛋白石和有机质.结果表明, WPD-03孔中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50%)和伊利石(39%), 而绿泥石(8%)、高岭石(3%)含量极低.蒙脱石主要来源于海底基性火山物质的化学蚀变, 伊利石主要来源于研究区以西陆地(中国内陆干旱区和周边岛屿), 风力输送是主要搬运途径, 绿泥石也以陆源为主.伊利石/蒙脱石、蒙脱石丰度等指示硅藻席底部发生过显著的风尘输入增强过程, 风尘携带的丰富硅和铁可能促进了Ethmodiscus rex的勃发, 致使生物硅和有机碳大规模地输出到海底, 形成硅藻席.同时, Ethmodiscus rex特殊的生态学特征及对海洋环境的特殊需求可解释其勃发对风尘输入的滞后响应."风尘输入有利硅藻席沉积"对全面认识硅藻席形成机制及正确理解硅藻席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细粒组分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刘建国, 陈忠, 颜文, 陈木宏, 殷学博
    2010, 35(4): 563-571. doi: 10.3799/dqkx.2010.072
    摘要:
    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细粒组分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试, 探讨南海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分布主要与陆源物质输入、生物活动和火山物质补给密切相关.南海细粒组分的配分模式与中国黄土的接近, 与周边的珠江、湄公河等河流输入物质也有相似性, 而与南海碱性玄武岩存在显著差异, 表明南海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周边大陆.稀土元素趋势分析表明, 珠江口往外至海南岛南部海域中沉积物朝东南方向向陆坡输送; 台西南至珠江口往外海域沉积物大多向南输运; 吕宋岛西部海域包括黄岩岛附近海域的火山物质主要向西北方向输送, 向西可达113°E、向北可至20°N附近; 南海南部沉积物整体上向南沙海槽西北部附近海域输送.
    大别山早白垩世基性脉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王世明, 马昌前, 王琳燕, 张金阳, 杨颖
    2010, 35(4): 572-584. doi: 10.3799/dqkx.2010.073
    摘要:
    研究大别山早白垩世大规模伸展开始时间及地幔属性.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法, 测得北淮阳金寨银沙畈辉长脉岩年龄为125.8±2.7 Ma, 西大别大悟东新乡闪斜煌斑脉岩年龄为129.6±2.5 Ma; 大别山不同区块早白垩世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类似: SiO2介于46.13%~54.42%, Mg#在42~72之间, 大多属碱性系列; LREE富集, HREE亏损, 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 高场强元素(HFSE)Nb、Zr、Ti亏损; ISr在0.705 5~0.709 4之间, 低εNd(t)(-12.04~-18.84)值, Nd模式年龄(TDM)为1.60~2.62 Ga.大别山早白垩世的地壳伸展、大规模岩浆活动开始于130 Ma, 属于整个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减薄事件的一部分.基性脉岩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 主要为扬子俯冲陆壳同华北岩石圈地幔混合产物, 有部分软流圈地幔物质的加入.
    浙东南怀溪铜金矿床与曹门碱性花岗岩体成因关系的年代学制约
    李艳军, 魏俊浩, 姚春亮, 鄢云飞, 谭俊, 彭丽娜, 肖广玲, 叶泽富
    2010, 35(4): 585-596. doi: 10.3799/dqkx.2010.074
    摘要:
    怀溪铜金矿床位于浙东南政和-大埔大断裂和长乐-南澳大断裂间坳陷区, 为典型的热液脉状充填型Cu-Au多金属矿床.曹门钾长花岗斑岩为矿区内最主要的侵入体, 化学成分显示为钾玄质岩系, 具高硅、富碱和铁、贫钙和镁的特征, SiO2含量为75.64%~78.00%, K2O为5.38%~5.92%, K2O/Na2O比值为1.94~2.72;富集Ga、Rb、Th、U等元素, 亏损Ba、Nb、Sr、P和Ti, REE具明显的负Eu异常, 总体呈现右倾"V"型配分模式.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与浙闽沿海晚白垩世碱性花岗岩一致.曹门钾长花岗斑岩体锆石LA-ICP-MS U-Pb年代为102±1 Ma(MSDW=1.3), 而怀溪铜金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101±2 Ma, 成岩成矿时代一致.成岩成矿时代的确定为成岩成矿具有密切成因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制约, 表明怀溪铜金矿床是东南沿海晚白垩世后碰撞弧后拉张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为华南中生代第3次大规模成矿的一部分.
    东准库布苏南岩体和包体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杨高学, 李永军, 司国辉, 吴宏恩, 张永智, 金朝
    2010, 35(4): 597-610. doi: 10.3799/dqkx.2010.075
    摘要: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 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87±2 Ma, MSWD=0.15, 包体年龄为286±3 Ma, MSWD=0.22, 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这就排除了暗色包体是来源于深部变质岩熔融残留体或浅部围岩捕虏体的可能性, 同时也排除了基性岩浆在花岗质岩浆固结后才侵入的可能, 为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包体富集基性组分Ti、Zr、Nb、Hf等高场强元素以及稀土元素, 包体表现为与寄主岩石既相互联系又受其制约, 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体具有低87Sr/86Sr初始比值和高正εNd(t)值, 表明花岗岩的来源有地幔物质参与, 包体是过冷的镁铁质岩浆混入到中酸性岩浆中经快速冷凝的结果.库布苏南花岗闪长岩形成的时代略晚于东准噶尔乌伦古河碱性花岗岩和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的形成时代(300 Ma左右), 均为准噶尔周边地区后碰撞伸展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其形成和演化标志了准噶尔地区后碰撞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大陆地壳垂向生长的过程.
    川西石棉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
    林广春
    2010, 35(4): 611-620. doi: 10.3799/dqkx.2010.076
    摘要:
    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分布广泛, 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还存在很大争议.对扬子西缘康滇裂谷北段石棉花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岩石学和元素-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该岩体是弱铝质的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 形成于818±7 Ma, 是由前存年轻(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岛弧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 并混染了少量古老地壳物质.石棉花岗岩形成于扬子地块西缘由会聚挤压向陆内伸展的转折时期, 其"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是继承了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结果, 不代表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
    河南洛宁沙沟Ag-Pb-Zn矿床银的赋存状态及成矿机理
    李占轲, 李建威, 陈蕾, 张素新, 郑曙
    2010, 35(4): 621-636. doi: 10.3799/dqkx.2010.077
    摘要:
    位于河南洛宁境内的沙沟热液脉型Ag-Pb-Zn矿床是熊耳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矿床.野外观察和矿相学研究表明成矿过程包含4个阶段, 分别为石英-菱铁矿阶段(Ⅰ)、石英-闪锌矿阶段(Ⅱ)、石英-银矿物-方铅矿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 其中Ⅱ、Ⅲ阶段为主成矿阶段.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和电子显微探针微区成分分析(EMP)结果显示, 沙沟矿床中的银以不可见银和可见银两种形式存在, 但以可见银为主.不可见银主要以次显微包体(< 1 μm)的形式被包裹在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中, 而可见银通常以各种银的独立矿物形式交代方铅矿和黄铜矿等硫化物或充填在硫化物和石英的显微裂隙内.结合本文研究和前人对沙沟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 银和铅、锌等金属离子在成矿早期高温阶段以氯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随着成矿热液温度和氧逸度的降低以及pH值的升高, 氯络合物因稳定性降低而解体, 硫氢络合物成为银、铅、锌的主要迁移形式.随着成矿热液温度的继续降低, 铅、锌等金属硫氢络合物开始分解, 方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等硫化物得以沉淀, 此时部分银以显微和次显微包体银的形式被包裹于这些硫化物中.铅锌硫化物的大量沉淀引起成矿热液组成和性质的显著变化, 最终导致银从硫氢络合物中彻底解体, 并与Cu+、Sb3+等离子结合形成大量独立银矿物(如含银黝铜矿、硫锑铜银矿和辉铜银矿等), 而溶液中过饱和的银则以自然银的形式沉淀.
    应用地质
    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地质意义
    赵俐红, 金翔龙, 高金耀, 李家彪, 初凤友
    2010, 35(4): 637-644. doi: 10.3799/dqkx.2010.078
    摘要:
    中西太平洋海山区是太平洋板块上洋壳年龄最老、磁条带异常最复杂、海山分布最密集、地质构造最独特、构造活动最强烈的一个区域, 为探讨区内众多海山的构造成因, 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弹性板挠曲理论计算了中西太平洋海山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结果显示, 研究区的有效弹性厚度总体上表现为北西高南东低的趋势, 西边的麦哲伦海山链表现出南北低中间高的趋势, 东边的中太平洋海山群呈现出由西往东厚度递减的现象, 且这2个典型区域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处的比较接近.据此推测它们是在白垩纪期间(约130~90 Ma)形成于现今法属玻利尼西亚群岛处的大规模热点群附近, 且受到了后期火山岩浆活动的改造作用.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冯昌格, 刘绍文, 王良书, 李成
    2010, 35(4): 645-656. doi: 10.3799/dqkx.2010.079
    摘要:
    沉积盆地热状态研究不仅对于理解盆地成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还与油气生成和保存息息相关.根据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近120口钻井的试油温度资料和296块岩石热导率的测试结果, 获得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深部温度(1 000~5 000 m埋深及烃源岩顶界面)及大地热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该区热状态整体偏低(平均地温梯度为23.3 ℃/km, 平均大地热流为47.3 mW/m2), 二叠纪的岩浆活动对现今地温场已无影响.不同埋深的地层温度表现出与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相似的分布模式, 即隆起区高、凹陷区低, 这一展布特征受基底起伏和形态控制.烃源岩顶部温度表明, 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良立塔格组等烃源岩层目前仍处于油气的有利保存状态; 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西北部和古城墟隆起东部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则处于良好的油气保存状态, 其他地区处于不利的油气保存状态.特别是, 该区已探明的油气田往往位于相对高温区, 并提出深部热流体的向上运移和聚集过程可能是造成异常高温的因素.这一发现表明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与油气田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可为今后油气勘探提供地热学依据.
    利用油包裹体微束荧光光谱判识油气充注期次
    李纯泉, 陈红汉, 刘惠民
    2010, 35(4): 657-662. doi: 10.3799/dqkx.2010.080
    摘要:
    基于石油的荧光性, 通过常规荧光光谱方法, 对油包裹体的荧光光谱进行定量化描述, 利用其主峰波长、最大荧光强度及红/绿商等属性参数, 根据主峰波长与最大荧光强度、主峰波长与红/绿商的相关关系特征, 可以便捷而有效地开展油气充注期次的判识.民丰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储层的15块流体包裹体样品检测结果表明, 发黄色荧光的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结构和形态相似, 其主峰波长一致; 而发蓝白色荧光的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具有2种类型: 一类与黄色荧光油包裹体荧光光谱结构和形态相似, 主峰波长一致, 表现出同源特征; 另一类明显发生"蓝移", 表现出异源特征.主峰波长与最大荧光强度, 以及主峰波长与红/绿商的相关关系均表现出3种特征类型.因此, 可判定民丰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在其地质历史时期共经历了3期油气充注.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源与混源成藏模式
    李素梅, 庞雄奇, 杨海军, 肖中尧, 顾乔元, 张宝收
    2010, 35(4): 663-673. doi: 10.3799/dqkx.2010.081
    摘要:
    塔里木盆地油气源长期争论不休.采用单体烃同位素、包裹体成分与年代指示生物标志物等途径,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轮南典型油气藏进行了油气成因与混源成藏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 塔中、轮南绝大部分原油生物标志物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相似, 仅少部分原油显现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相近的特征, 但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表明, 原油绝大部分实质仍为混源油.塔中包裹烃成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原油的混源特性.利用同位素进行的混源定量结果表明, 塔中原油中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入量约为11%~100%(均值45%); 轮南地区约为11%~70%(均值36%), 表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均为塔里木盆地的主力烃源岩.油气运移地化指标与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认为, 塔中地区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 塔中I号断层与斜交的走滑断层的交汇点是油气的主要注入点; 轮南地区侧向运移特征较明显.研究区存在调整型、多期充注型与原生型多种混源成藏模式.塔里木海相油气的普遍混源表明深层仍有油气勘探潜能.揭示海相混源油气成藏机制是指导塔里木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
    泥浆侵入二维数值模拟
    常文会, 潘和平, 周峰
    2010, 35(4): 674-680. doi: 10.3799/dqkx.2010.082
    摘要:
    石油钻井中由于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 使得钻井泥浆侵入到原始地层中, 改变地层的电阻率, 影响了电阻率测井的准确性.以油水两相流的渗流方程、对流扩散方程和阿尔奇公式为理论模型, 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泥浆侵入过程进行二维数值离散, 针对麻黄山西探区储层实际情况输入模型中有关参数, 分别对侵入时间24 h和48 h, 解得给定侵入时刻储层的压力、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矿化度和电阻率在垂向和径向的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可用其对实际电阻率测井值进行校正.通过一个低侵算例验证, 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垂向上非均匀储层的泥浆侵入计算.
    南海白云凹陷深水区渐新世—中新世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成及演化
    吴景富, 徐强, 祝彦贺
    2010, (4): 681-690. doi: 10.3799/dqkx.2010.083
    摘要:
    南海白云凹陷深水区渐新世—中新世沉积特征对深水油气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新世发育的陆架边缘三角洲与南海陆坡深水沉积体系有特殊的三级"源—汇"响应关系.研究基于近期新钻井、精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进一步揭示了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形成、演化, 及其对陆坡深水重力流沉积形成的"源"控作用.渐新世该陆架边缘三角洲主要形成于层序低位期晚期, 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 在陆架断阶坡折控制下呈"S"型向陆坡生长.中新世自外陆架到上陆坡的延伸空间内, 沉积机理发生改变, 由牵引流向重力流发生变化, 在白云凹陷内形成陆坡复合水道、重力流沉积, 并有东沙隆起的碳酸盐岩短轴物源耦合, 形成双(多)物源控制的混合沉积.这种沉积演化特征受控于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和陆架断阶坡折带的演化, 形成陆架边缘三角洲和深水储集体特殊分布.因此, 白云凹陷深水区油气勘探要注重陆架边缘三角洲形成、演化、分布及其与深水沉积体三级"源—汇"响应.
    贵州碳酸盐岩岩性基底对土地石漠化时空演变的控制
    白晓永, 王世杰, 陈起伟, 程安云
    2010, 35(4): 691-696. doi: 10.3799/dqkx.2010.084
    摘要:
    为了解碳酸盐岩岩性基底对土地石漠化时空演变的作用, 利用RS、GIS和GPS技术构建了贵州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3期1∶10万的土地石漠化历史空间分布图, 结合碳酸盐岩岩石组合类型分布数据, 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进行空间分析.结果发现: (1)石漠化的演变方式与碳酸盐岩的类型有关, 而与其纯度关系不大; (2)石漠化演变规模、演变速率和演变频率与碳酸盐岩岩性纯度呈正相关; (3)在石灰岩组合类型区, 无石漠化土地易演变到中度石漠化土地; 而在白云岩组合类型区, 无石漠化土地易演变到轻度石漠化土地; (4)无论碳酸盐岩纯度和组成如何, 在石漠化演变的长期过程中, 强度以上石漠化波动较小, 轻度、中度石漠化波动较大.因此, 碳酸盐岩岩性基底对土地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过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