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成矿系统及其演化——初步实践到理论思考

    翟裕生

    翟裕生, 2000. 成矿系统及其演化——初步实践到理论思考. 地球科学, 25(4): 333-339.
    引用本文: 翟裕生, 2000. 成矿系统及其演化——初步实践到理论思考. 地球科学, 25(4): 333-339.
    ZHAI Yu-sheng, 2000. METALLOGENIC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FROM PRELIMINARY PRACTICE TO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Earth Science, 25(4): 333-339.
    Citation: ZHAI Yu-sheng, 2000. METALLOGENIC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FROM PRELIMINARY PRACTICE TO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Earth Science, 25(4): 333-339.

    成矿系统及其演化——初步实践到理论思考

    基金项目: 

    国土资源部“九五”重点基础项目 9501107

    国土资源部“九五”重点基础项目 9501103

    国家攀登计划项目 95-预-2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翟裕生,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0年生,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57年研究生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 长期从事矿田构造学、金属矿床学和区域成矿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 中图分类号: P61

    METALLOGENIC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FROM PRELIMINARY PRACTICE TO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 摘要: 成矿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空域中, 控制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全部地质要素和成矿作用过程, 以及所形成的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构成的整体, 它是具有成矿功能的一个自然系统.依据多年矿床研究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考虑当前矿床学研究的总体趋势, 提出成矿系统研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以系统观与历史观相结合, 提出“成矿系统演化论”, 认为它是成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又从中国大地构造与地质成矿特征出发, 指出成矿系统演化研究对认识中国成矿规律的重要性.建立了成矿系统的框架结构, 突出表现了边界成矿、转换成矿、耦合成矿的普遍意义; 提出成矿产物包括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两个方面, 以及重视矿床形成后的变化和保存.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

       

    • 图  1  成矿系统结构及其演化

      Fig.  1.  Structure of ore-forming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 [1] 王鸿祯. 中国地质科学五十年[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9. 前言.
      [2] 《中国矿床发现史·黑龙江卷》编委会. 中国矿床发现史·黑龙江卷[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6.19~20.
      [3] 翟裕生. 某斜长岩的岩石特征及成因[J]. 地质论评, 1965, 23(5): 359~364. doi: 10.3321/j.issn:0371-5736.1965.05.002
      [4] 翟裕生. 侵入接触构造及其控矿作用[A]. 见: 翟裕生, 石准立, 曾庆丰. 矿田构造与成矿[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1.29~44.
      [5] 宁芜项目编写小组. 宁芜玢岩铁矿[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78.108~118, 160~162.
      [6] 翟裕生. 矿山构造学概论[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4. 序言.
      [7] 翟裕生. 矿田矿床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A]. 见: 翟裕生, 石准立, 曾庆丰. 矿田构造与成矿[C].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1.1~12.
      [8] 翟裕生, 熊永良. 关于成矿系列的结构[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88, 12 (4): 375~38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QKX198704009.htm
      [9] 翟裕生, 姚书振, 崔彬, 等. 成矿系列研究[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6. 1~198.
      [10] 翟裕生. 矿床学思维方法的进步[A]. 见: 赵鹏大, 王亨君, 主编. 地质科学思维[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3.74~84.
      [11] 翟裕生. 矿床地质学的发展前景和思维方法[J]. 地学前缘, 1994, 1 (3): 1~8. doi: 10.3321/j.issn:1005-2321.1994.03.001
      [12] 翟裕生. 古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和成矿系统[A]. 见: 北京大学地质系主编. 北京大学国际地质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8.769~778.
      [13] 翟裕生, 邓军, 李晓波. 区域成矿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9. 1~287.
      [14] Спижа рский Т Н. Геоло г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 рь (Том. 2) [M ]. М: Недра, 1973.448.
      [15] Щералов В Н. Разви тие эндогенных флюидных рудооб разующах систем[M ]. Новосибрск: Наука, 1992.47~48.
      [16] Jaques L A, Wyborn L A I, Gallaghe R. The rol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empirical modelling and ex-pert systems in metallogenic research [A ]. 12th Aus-tralian Geological Convention, Geolog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Abstracts(No. 37)[C]. [s. l. ]: Perth, 1994.196-197.
      [17] 於崇文. 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J]. 地学前缘, 1994, 1(3): 5 4~82. doi: 10.3321/j.issn:1005-2321.1994.03.006
      [18] 於崇文, 岑况, 鲍征宇, 等. 成矿作用动力学[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8.1~23.
      [19] 李人澍. 成矿系统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6.19~20.
      [20] 翟裕生. 论成矿系统[J]. 地学前缘, 1999, 6(1): 13~27. doi: 10.3321/j.issn:1005-2321.1999.01.002
      [21] 翟裕生. 成矿系统与综合地质异常[J]. 现代地质, 1999, 13(1): 1~7.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DZ901.015.htm
      [22] 翟裕生. 论矿床形成后的变化与保存[J]. 地学研究, 1997, (29~30): 267~ 273.
      [23] 肖荣阁, 邓军, 彭润民, 等. 华北古陆北缘西段主要成矿系统分析[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0, 25(4): 362~368.
      [24] 翟裕生. 成矿系列研究问题[J]. 现代地质, 1992, 6(3): 301~308.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DZ199203007.htm
      [25] 翟裕生. 地史中成矿演化的趋势和阶段性[J]. 地学前缘, 1997, 4(4): 197~204. doi: 10.3321/j.issn:1005-2321.1997.04.005
      [26] 翟裕生. 中国区域成矿若干问题探讨[J]. 矿床地质, 1999, 18(4): 323~332. doi: 10.3969/j.issn.0258-7106.1999.04.005
      [27] 翟裕生. 成矿系统的结构框架模型[A]. 见: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编.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C].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77~82.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27
    • HTML全文浏览量:  468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00-03-28
    • 刊出日期:  2000-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