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戴宗辉, 高锦瑞, 王鹏, 安艳茹, 许亮, 李冬梅, 李翠芹, 徐长朋, 土登次仁, 2025.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 6.8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余震分布特征.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052
    引用本文: 戴宗辉, 高锦瑞, 王鹏, 安艳茹, 许亮, 李冬梅, 李翠芹, 徐长朋, 土登次仁, 2025.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 6.8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余震分布特征.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052
    Dai Zonghui, Gao Jinrui, Wang Peng, An Yanru, Xu Liang, Li Dongmei, Li Cuiqin, Xu Changpeng, Tudeng Ciren, 2025. Rupture Process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of the MS 6.8 Earthquake in Dingri, Xizang, on January 7, 2025.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052
    Citation: Dai Zonghui, Gao Jinrui, Wang Peng, An Yanru, Xu Liang, Li Dongmei, Li Cuiqin, Xu Changpeng, Tudeng Ciren, 2025. Rupture Process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of the MS 6.8 Earthquake in Dingri, Xizang, on January 7, 2025.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052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S 6.8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及余震分布特征

    doi: 10.3799/dqkx.2025.052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CEA-ZQGZ-20250102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4MD09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戴宗辉(1988-),男,工程师,从事数字地震学研究.E-mail:daizh1116@163.com.ORCID:0000-0002-6448-7423.

      通讯作者:

      王鹏(198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震源参数等研究.E-mail:wangpengeq@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315

    Rupture Process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of the MS 6.8 Earthquake in Dingri, Xizang, on January 7, 2025

    • 摘要: 为了解西藏定日MS 6.8地震的破裂机制,本文利用远震波形反演了主震的破裂过程并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了精定位。研究结果显示,主震破裂过程持续约22 s,破裂面沿发震断层向北单侧扩展,破裂长度约60 km,在主震以北约30 km附近,最大滑移量2.4 m并在地表形成同震破裂带,与野外地质调查结果相吻合。余震序列呈南北分带特征,可大致划分为三个余震丛集区,其中,南部和中部丛集区的地震分布表明发震断层较为复杂,揭示了多条次级断裂的联动活动。早期余震集中分布于主破裂区外围的低滑移区,与高滑移区(>1.5 m)形成空间互补,符合“应力阴影”效应;后期余震向南迁移,并形成NE-SW与NW-SE向共轭集中区,揭示震后的多向应力调整过程。结果表明,区域构造应力场对地震破裂过程具有显著控制作用,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后的应力调整过程和区域构造密切相关。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3
    • HTML全文浏览量:  5
    • PDF下载量:  1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2-2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