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李志强, 李慧勇, 张中巧, 张如才, 杨传超, 蒋军, 张艳红, 2025. 常规-非常规含油气系统模拟中的湖相烃源岩金管生烃动力学:应用、问题与展望.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180
    引用本文: 李志强, 李慧勇, 张中巧, 张如才, 杨传超, 蒋军, 张艳红, 2025. 常规-非常规含油气系统模拟中的湖相烃源岩金管生烃动力学:应用、问题与展望.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180
    Li Zhiqiang, Li Huiyong, Zhang Zhongqiao, Zhang Rucai, Yang Chuanchao, Jiang Jun, Zhang Yanhong, 2025.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Gold Tube Systems for Modeling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s:Advanc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180
    Citation: Li Zhiqiang, Li Huiyong, Zhang Zhongqiao, Zhang Rucai, Yang Chuanchao, Jiang Jun, Zhang Yanhong, 2025.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Gold Tube Systems for Modeling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s:Advanc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180

    常规-非常规含油气系统模拟中的湖相烃源岩金管生烃动力学:应用、问题与展望

    doi: 10.3799/dqkx.2025.180
    基金项目: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KJZH-2024-210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七年行动计划”重大科技项目(CNOOC-KJ135 ZDXM36TJ08TJ)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KJGG2022-0401)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平台建设项目(CNOOC-KJPT-GCJS-2020-0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志强(1992-),男,主要从事油气资源勘探方面的研究工作.ORCID:0000-0003-4422-6397.E-mail:zhiqiangligeo@163.com

    • 中图分类号: P618.13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Gold Tube Systems for Modeling of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Petroleum Systems:Advances,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 摘要: 响应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熟超级盆地精细勘探及页岩油研究领域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金管热解生烃动力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湖相烃源岩研究。为阐明湖相烃源岩金管生烃动力学参数外推至地质条件指导常规-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勘探存在的技术风险,通过对渤海湾、松辽、塔里木和准噶尔等4个超级盆地23块湖相/倾油型煤源岩的生烃动力学参数进行地质条件外推结合湖相烃源岩金管/Rock-Eval热解平行实验,评述了金管体系生烃动力学参数标定、地质应用、校准和虚假补偿效应等问题。1)生油动力学参数在地质应用时常出现低温阶段生油提前现象,与吸附烃残留、热解低温阶段缺少温度点、单指前因子模式标定动力学参数存在缺陷有关。2)使用烃气质量/体积产率标定生气动力学参数时,需类比不同组分(C1、 C2-5、C1-5、C6+)质量/体积产率曲线特征,以明确原油/重烃气裂解程度。3)湖相烃源岩在生油窗生油转化率曲线陡倾,地温场差异显著影响生油量计算结果,石油资源评价需加强地温场研究;生气动力学参数应结合标定该参数时的气产率数据进行地质应用,但在过熟阶段高估了实际生气量;4)使用含油饱和度指数(OSI)-深度剖面校准生油动力学参数,可显著提升生油门限预测精度及游离烃(S1)含量评估的可靠性。5)相同有机相源岩的不同动力学参数组合在实验室加热速率下可以预测相同反应速率(即虚假补偿效应),但在外推至地质条件/页岩油原位转化条件时会出现较大偏差,应加强与地质资料的对比和校准,尝试不固定/固定指前因子标定多组动力学参数。从油气勘探应用角度,未来应重视金管体系的初次裂解组分/原油裂解组分计量及其相关动力学参数表征方面的攻关探索。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66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11-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9-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