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贾富文, 洪汉烈, 王朝文, 赵安迪, 邓安贝, 方谦, 赵璐璐, 2025. 陕西石川河二叠纪晚期古土壤成土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181
    引用本文: 贾富文, 洪汉烈, 王朝文, 赵安迪, 邓安贝, 方谦, 赵璐璐, 2025. 陕西石川河二叠纪晚期古土壤成土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181
    Jia Fuwen, Hong Hanlie, Wang Chaowen, Zhao Andi, Deng Anbei, Fang Qian, Zhao Lulu, 2025. Genesis of Pedogenic Dolomite in the Late Permian Paleosols in Shichuanhe, Shaanxi.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181
    Citation: Jia Fuwen, Hong Hanlie, Wang Chaowen, Zhao Andi, Deng Anbei, Fang Qian, Zhao Lulu, 2025. Genesis of Pedogenic Dolomite in the Late Permian Paleosols in Shichuanhe, Shaanxi.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181

    陕西石川河二叠纪晚期古土壤成土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

    doi: 10.3799/dqkx.2025.18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472064,4217204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贾富文(2002-),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壤碳酸盐相关研究.ORCID:0009-0009-3050-350X.E-mail:jfw021103@163.com

      通讯作者:

      洪汉烈(1964-),男,教授,主要从事黏土矿物学研究.ORCID:0000-0003-3569-448X.E-mail:honghl8311@aliyun.com

    • 中图分类号: P588

    Genesis of Pedogenic Dolomite in the Late Permian Paleosols in Shichuanhe, Shaanxi

    • 摘要: 古土壤中的碳酸盐矿物一般为方解石, 而白云石则十分罕见、且被归因于碎屑来源. 近来作者在陕西石川河二叠纪晚期古土壤中发现了以白云石矿物为主的成土碳酸盐, 为厘清古土壤中白云石的成因,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古土壤中碳酸盐的微观结构特征、以及同位素组成特征, 揭示了其形成机制. 结合光学显微镜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及电子探针(EPMA)分析方法, 获取矿物相、晶体形貌与元素空间分布, 并采用MAT253质谱仪测定碳酸盐的δ13C、δ18O同位素组成. 古土壤剖面中发育白色网纹状碳酸盐、结核状碳酸盐、以及薄板状碳酸盐等, 白色网纹状碳酸盐主要由白云石 (~49%)和石英(~47%)组成, 碳酸盐结核含有方解石(~40%)、白云石(~19%)、以及较多的石英(~41%), 而薄板状碳酸盐则主要为方解石(~93%)组成. 白色网纹状和结核状碳酸盐均具有自形菱面体形貌的微晶-微亮晶结构, 其中碎屑石英颗粒边缘溶蚀与碳酸盐沉积而发育特征的冠状结构. 白色网纹状和结核状碳酸盐中矿物分布于土壤基质的内部与边缘、以及以填充孔隙的他形钙质胶结物的产出, 而薄板状碳酸盐中方解石发育于土壤团聚体间隙与层理裂隙中, 边界清晰. 网纹状碳酸盐的微晶-微亮晶δ13C和δ18O分别为-6.07‰~-5.71‰和-5.85‰~-5.13‰, 结核状微晶-微亮晶碳酸盐的δ13C和δ18O分别为-9.18‰和-7.35‰, 而碳酸盐结核内部填充的细脉状方解石胶结物的碳和氧同位素组成(δ13C≈-11.39‰,δ18O≈-8.29‰)更加负偏. 薄板状碳酸盐的δ13C和δ18O分别为-6.08‰~-6.34‰和-11.79‰~-11.60‰, 反映其形成环境不同于网纹状与结核状碳酸盐. 石川河二叠纪晚期孙家沟组古土壤剖面中白色网纹状碳酸盐与结核状碳酸盐的白云石为成土阶段自生沉积的产物, 其与土壤基质的空间关系、微晶-微亮晶形态、以及同位素特征等, 均不同于成岩方解石, 薄板状碳酸盐为成土期后地下水活动导致的钙质胶结所形成. 古土壤剖面不同产状的碳酸盐共同记录了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矿物在成土-成岩过程中的演化, 这些结果为古土壤的陆相古气候重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48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6-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9-18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