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贾趵, 邓森, 鲜成钢, 左玄, 杨景辉, 高之业, 钟世博, 张党政, 吴楠, 2025. 基于矿物组分微观润湿特性的页岩油可动性研究.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211
    引用本文: 贾趵, 邓森, 鲜成钢, 左玄, 杨景辉, 高之业, 钟世博, 张党政, 吴楠, 2025. 基于矿物组分微观润湿特性的页岩油可动性研究.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5.211
    JIA Bao, DENG Sen, XIAN Chenggang, ZUO Xuan, YANG Jinghui, GAO Zhiye, ZHONG Shibo, ZHANG Dangzheng, WU Nan, 2025. Shale Oil Mobility Based on Microscopic Wetting Properties of Mineral Components.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211
    Citation: JIA Bao, DENG Sen, XIAN Chenggang, ZUO Xuan, YANG Jinghui, GAO Zhiye, ZHONG Shibo, ZHANG Dangzheng, WU Nan, 2025. Shale Oil Mobility Based on Microscopic Wetting Properties of Mineral Components.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5.211

    基于矿物组分微观润湿特性的页岩油可动性研究

    doi: 10.3799/dqkx.2025.211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古龙页岩油提高采收率关键问题研究”(DQYT-2022-JS-7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No.5247040153)资助。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贾趵(1990-),男,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相关研究。ORCID:0000-0003-1953-0696。E-mail:baojia90@cup.edu.cn

    • 中图分类号: P618;TE34

    Shale Oil Mobility Based on Microscopic Wetting Properties of Mineral Components

    • 摘要: 页岩油作为重要的非常规能源,其高效开发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页岩储层呈现低孔低渗、孔隙结构复杂且矿物组成多样的特点,导致润湿性特征极为复杂,而润湿性作为控制油相赋存和流动的关键参数,直接影响页岩油的开发效果。传统润湿性研究主要依赖宏观接触角测量,难以准确揭示纳米级孔隙中的润湿行为及其对油相可动性的控制机理。本研究旨在建立页岩储层多尺度润湿性表征方法,并揭示润湿性特征、孔隙结构与油相可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古龙页岩样品,采用宏微观接触角测量表征多尺度润湿性特征,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独立评价不同尺度孔隙中的油相可动性,通过系统的关联分析探索润湿性对可动性的控制机制。研究发现,微观接触角虽系统性大于宏观值,但两种方法测量趋势高度一致,验证了跨尺度表征的可靠性。与以往单一尺度认知不同,揭示了孔隙结构与可动性需要协同评价:最优储层可能并非大孔占比最高者,而是孔隙结构均衡(大孔占比60%~80%)且各级孔隙可动性均较高的储层;同时发现矿物组分对多尺度孔隙系统采收率具有差异化控制作用,石英含量与大、小孔隙采收率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不同类型黏土矿物表现出尺度依赖的复杂影响。通过关联分析,建立了润湿性与可动性的定性关系以及矿物组分与可动性的定量评价模型。该研究为页岩油储层甜点识别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强调需要综合考虑孔隙结构、润湿性和可动性的协同效应。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5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7-04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11-03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