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Yuan Yanbin, Wu Chonglong, Li Weizhong, 2001. OBJECT STYLES OF SPATIAL ENTITY FOR FIELD GEOLOGICAL MAPPING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METHOD. Earth Science, 26(2): 192-196. |
[1] |
姜作勤, 俞全宏. 美国地质调查所数字制图、GIS应用与地学信息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 地质信息技术, 1992, 8 (3): 1043.
|
[2] |
Schetselaar E M. Computerized field-data capture and GIS analysis for generation of cross sections in 3-D perspective views[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1995, 21(5): 687-710.
|
[3] |
姜义, 赵洪伟. GIS在区调工作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区域地质, 1997, 16(1): 6974.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QYD701.012.htm
|
[4] |
李裕伟.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J]. 地学前缘, 1998, 5(12): 33524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QY802.027.htm
|
[5] |
殷人昆, 田金兰, 马晓勤. 实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学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 652.
|
[6] |
吴冲龙, 汪新庆, 刘刚, 等. 地质矿产点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与应用[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6.
|
[7] |
魏家庸, 卢重明, 徐怀艾, 等. 沉积岩区1∶ 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2.
|
[8] |
房立民, 杨振升, 李勤, 等. 变质岩区1∶ 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2.
|
[9] |
高秉璋, 洪大卫, 郑基俭, 等. 花岗岩区1∶ 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M].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2.
|
[10] |
袁艳斌, 韩志军, 刘刚. 基于GIS的1∶ 5万区调野外空间数据快速采集技术[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15(3): 31932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XJZ20000301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