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清海, 刘明亮, 李洁祥.
腾冲热海地热田高温热泉中的硫代砷化物及其地球化学成因
. 地球科学,
2017, 42(2): 286-297.
doi: 10.3799/dqkx.2017.021
|
[2] |
邓国庆, 姚爱国, 龚正, 邱敏.
基于地面磁信标的水平定向钻进实时定位方法
. 地球科学,
2017, 42(12): 2336-2344.
doi: 10.3799/dqkx.2017.567
|
[3] |
施彬, 朱云海, 钟增球, 菅坤坤.
东昆仑黑海地区加里东期过铝质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地球科学,
2016, 41(1): 35-54.
doi: 10.3799/dqkx.2016.003
|
[4] |
刘勇, 李培英, 丰爱平, 黄海军.
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其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 地球科学,
2014, 23(11): 1555-1565.
doi: 10.3799/dqkx.2014.148
|
[5] |
金玮泽, 骆祖江, 陈兴贤, 谈金忠.
地下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拟
. 地球科学,
2014, 23(5): 611-619.
doi: 10.3799/dqkx.2014.058
|
[6] |
周蒂, 廖杰, 赵忠贤.
张性盆地裂后异常沉降的正反演数值模拟方法
. 地球科学,
2011, 20(2): 227-235.
doi: 10.3799/dqkx.2011.023
|
[7] |
张云帆, 廖杰, 孙珍, 李付成, 夏斌.
南沙海域构造沉降特征
. 地球科学,
2011, 20(5): -.
doi: 10.3799/dqkx.2011.100
|
[8] |
于正军, 许淑梅, 王金铎.
桩海地区下古生界潜山内新一类储层:硅化岩储层的发现及特征
. 地球科学,
2010, 19(1): -.
doi: 10.3799/dqkx.2010.009
|
[9] |
崔涛, 解习农, 任建业, 张成.
莺歌海盆地异常裂后沉降的动力学机制
. 地球科学,
2008, 17(3): -.
|
[10] |
孙珍, 钟志洪, 周蒂.
莺歌海盆地构造演化与强烈沉降 机制的分析和模拟
. 地球科学,
2007, 16(3): -.
|
[11] |
唐俊, 郑永飞, 吴元保, 龚冰.
威海地区超高压变质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定年和氧同位素研究
. 地球科学,
2005, 14(6): -.
|
[12] |
李海龙, 焦赳赳.
海潮引起的滨海地区包气带气压周期性变化的数值模拟
. 地球科学,
2003, 12(5): -.
|
[13] |
郑先昌, 唐辉明, 覃祖淼.
武汉市软基和地面沉降危害研究
. 地球科学,
2003, 12(2): -.
|
[14] |
邢廷炎, 袁国斌, 苏红.
面向WEB的上海石化管网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
. 地球科学,
2002, 11(3): -.
|
[15] |
安关峰, 李红, 施建华.
软土地基上填土桥坡工后沉降三维有限元研究
. 地球科学,
2001, 10(6): -.
|
[16] |
张发勇.
等值线多剖面插值法生成规则数字地面模型
. 地球科学,
1998, 7(4): -.
|
[17] |
李智毅.
忠县地面石质文物的风化病害研究
. 地球科学,
1995, 4(4): -.
|
[18] |
郭永海.
从地面沉降论河北平原深层地下水资源属性及合理评价
. 地球科学,
1995, 4(4): -.
|
[19] |
杨遵仪.
袁复礼教授对中国地质教育的贡献及主要学术成就
. 地球科学,
1993, 2(6): -.
|
[20] |
王鸿赖.
敬怀袁希渊老师
. 地球科学,
1993, 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