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陈建渝 牛瑞卿

    陈建渝, 牛瑞卿, 2000.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科学, 25(3): 253-259.
    引用本文: 陈建渝, 牛瑞卿, 2000.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科学, 25(3): 253-259.
    CHEN Jian-yu, NIU Rui-qing, 2000. ORGANIC GEOCHEMISTRY RESEARCH INTO MULTI-PHASE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RIFT-SUBSIDENCE BASIN. Earth Science, 25(3): 253-259.
    Citation: CHEN Jian-yu, NIU Rui-qing, 2000. ORGANIC GEOCHEMISTRY RESEARCH INTO MULTI-PHASE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RIFT-SUBSIDENCE BASIN. Earth Science, 25(3): 253-259.

    断陷盆地多次运移成藏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97320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陈建渝, 女, 教授, 1944年出生, 196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 长期从事石油地质、有机地球化学及油藏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ORGANIC GEOCHEMISTRY RESEARCH INTO MULTI-PHASE PETROLEUM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RIFT-SUBSIDENCE BASIN

    • 摘要: 油气运移一直是石油地质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 也是该领域中的难题.以济阳拗陷东北部沾化凹陷中的几个油田为例, 根据原油及烃源岩有机地化分析结果, 特别是生物标志物的组成, 划分原油类型, 进行油源对比, 以探讨断陷盆地中油气多次运移和成藏的特征.研究证明: 沾化凹陷中渤南油田的形成与三次油气运移和成藏过程有关; 位于边缘断裂带的垦西油田是油气交替通过输导层作侧向运移和通过断层作纵向运移聚集的结果; 孤岛类型的古潜山油田的形成主要与油气从老第三纪油藏向上进行第三次运移有关.在断陷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和充注为主多形成单源油藏, 在断裂带以垂向充注为主常形成混源油藏.油气的多次运移与盆地中断裂活动的长期性和多期性有关.

       

    • 图  1  渤南、垦西和孤岛油田的分布位置

      图  2  渤南油田三种类型原油的代表性甾烷萜烷质量色谱

      4MS.C304-甲基甾烷; DS.甲藻甾烷; γ.伽玛腊烷; R.重排甾烷; Tm.17α (H) 三降藿烷; Ts.18α (H) 三降藿烷; Es1, Es3, Es4分别为沙河街组第一、三、四段; M/Z217为甾烷的特征离子质量数; M/Z191为萜烷的特征离子质量数; C27-C35为质量色谱图中化合物的碳数

      图  3  垦西油田和孤岛油田中的两类稠油

      1.渤南油田; 2.孤岛油田; 3.垦西油田

      图  4  垦西油田两种成因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特征

      Fig.  4.  Biomarker feature of two genetic kinds of oils in the Kenxi oilfield

      图  5  垦西油田原油性质随深度变化

      Fig.  5.  Change of oil properties with the depth in the Kenxi oilfield

      图  6  渤南洼陷油气多次运移示意

      Fig.  6.  Illustration of multiple migration of petroleum in the Bonan sag

    • [1] 王捷. 关于复式油气田[J]. 复式油气田, 1996, (1): 1-3.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DQ198801007.htm
      [2] 王秉海, 钱凯. 胜利油区地质研究与勘探实践[M]. 东营: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2. 357.
      [3] 陈建渝, 李水福, 毕研鹏, 等. 渤海湾盆地的复式油气系统——以济阳坳陷为例[A]. 见: 费琦, 戴世昭, 朱水安编. 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论文集[C].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9. 95~100.
      [4] 张春荣. 孤南盆地中原油的生成及生油岩[J]. 陆相石油地质, 1990, 34: 14~18.
      [5] 周光甲. 陆相块断湖盆油气生成的地球化学模式[J]. 陆相石油地质, 1992, (1): 2~1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T199204000.htm
      [6] 洪志华.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J]. 地球化学, 1983, (1): 41~51.
      [7] 陈建渝, 李水福, 毕研鹏, 等. 垦西地区稠油分布及成因浅析[J]. 复式油气田, 1998, (2): 28~33.
      [8] 胡见义, 徐树宝, 程克明. 中国重质油藏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成因[J]. 中国地球化学, 1989, 15: 26~3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XB198901000.htm
      [9] 张树林, 叶加仁, 杨香华, 等. 裂陷盆地的断裂构造与成藏动力系统.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10] 童亨茂. 断层开启与封闭的定量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3): 215~220.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YYT803.007.htm
    • 加载中
    图(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74
    • HTML全文浏览量:  1157
    • PDF下载量:  1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999-04-23
    • 刊出日期:  2000-05-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