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何川, 刘文斌, 胡文洁, 陈露, 李海立, 孙建东, 王运, 田世洪, 2025. 南岭半坑高分异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4.158
    引用本文: 何川, 刘文斌, 胡文洁, 陈露, 李海立, 孙建东, 王运, 田世洪, 2025. 南岭半坑高分异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4.158
    He Chuan, Liu Wenbin, Hu Wenjie, Chen Lu, Li Haili, Sun Jiandong, Wang Yun, Tian Shihong, 2025. The petrogenesi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ly differentiated A-type granites in Bankeng pluton, Nanling region, South China.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4.158
    Citation: He Chuan, Liu Wenbin, Hu Wenjie, Chen Lu, Li Haili, Sun Jiandong, Wang Yun, Tian Shihong, 2025. The petrogenesi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ly differentiated A-type granites in Bankeng pluton, Nanling region, South China.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4.158

    南岭半坑高分异A型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doi: 10.3799/dqkx.2024.158
    基金项目: 

    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2IRERE102)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40066)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开放课题(Sino Probe Lab 202217)

    江西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长期项目(2020101003)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4ACB203011)

    东华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配套经费(141000087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何川(1990—),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花岗岩成因及相关的稀有、稀土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E-mail:hechuankd@163.com

      通讯作者:

      田世洪(1973-),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床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s.h.tian@163.com

    The petrogenesi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highly differentiated A-type granites in Bankeng pluton, Nanling region, South China

    • 摘要: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其中华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独具特色,其时空分布特征显示其形成与华南中生代花岗岩密切有关,但内在成因联系仍缺乏深刻认识。本文对南岭半坑花岗岩(半坑稀土矿床的成矿母岩)开展了岩相学、锆石和磷灰石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和全岩Sr−Nd−Li同位素等综合研究。半坑花岗岩中岩浆锆石、岩浆磷灰石的U−Pb年代学分析结果分别为185.5~194.0 Ma和~189.2 Ma,表明其侵位形成于早侏罗世。矿物组成主要由长英质矿物(Q + Ab + Or ≥ 95 %)组成,镁铁质暗色矿物仅有少量黑云母(<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呈现高SiO2(75.93%~77.48%)、富K2O(5.27%~5.55%)、低MgO(0.09%~0.14%)、贫MnO(0.02%~0.03%),较高的锆饱和温度(801~847 ℃)和高Zr + Nb + Ce + Y含量(360×10-6~534×10-6)和10000*Ga/Al比值(3.2~4.2)等,表明其具有高分异A型花岗岩的属性。Sr−Nd−Hf−Li同位素特征(87Sr/86Sr(t)=0.704477~0.712715,εNd(t)=-5.0~-5.2,εHf(t)=-6.8~+1.4,δ7Li=-0.88~6.65)表明其岩浆源区可能为中元古代古老地壳物质熔融并侵位于地壳浅部的富集轻稀土的火成岩。半坑花岗岩呈现A2型花岗岩属性(Y/Nb=1.21~2.09),结合区域同期的双峰式侵入岩、火山岩组合和A型花岗岩共同指示其形成于早侏罗世伸展构造背景。结合与半坑花岗岩同期的南岭地区A型花岗岩的成因认识,本文认为早侏罗世深部软流圈上涌产生的热异常,引起壳−幔岩浆源区富稀土岩石的部分熔融形成更加富集稀土的A型花岗质熔体,可能是华南离子吸附型轻稀土矿床成矿母岩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富轻稀土的半坑花岗岩与富重稀土的足洞花岗岩的成因对比表明轻稀土型成矿母岩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岩浆源区与伸展构造背景,而岩浆结晶分异程度和外部流体交代作用对重稀土型成矿母岩的形成更为关键。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3
    • HTML全文浏览量:  2
    • PDF下载量:  5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7-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