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克信, 何卫红, JinJ.S., 王嘉轩, 徐亚东, 张雄华, 于洋, 林启祥, 骆满生, 季军良, 宋博文, 寇晓虎, 韩风禄.
洋板块地层在造山带构造-地层区划中的应用
. 地球科学,
2020, 45(7): 2305-2325.
doi: 10.3799/dqkx.2020.120
|
[2] |
张渝金, 张超, 谭红艳, 李伟, 杨晓平, 杨涛, 马永非, 刘淼, 司秋亮, 汪岩.
大兴安岭南段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序列及其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生物地层学的证据
. 地球科学,
2019, 44(10): 3314-3332.
doi: 10.3799/dqkx.2019.111
|
[3] |
舒良树, 邓兴梁, 马绪宣.
中天山基底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构造亲缘性
. 地球科学,
2019, 44(5): 1584-1601.
doi: 10.3799/dqkx.2019.977
|
[4] |
赵刚, 谭秀成, 肖劲东, 连承波.
柳江盆地亮甲山组岩石地层组成及一维数字描述
. 地球科学,
2016, 41(5): 873-885.
doi: 10.3799/dqkx.2016.074
|
[5] |
邓宝柱, 余黎雪, 王永标, 李国山, 孟亚飞.
湖北赤壁二叠纪一三叠纪之交古海洋沉积环境演化
. 地球科学,
2015, 24(2): 317-326.
doi: 10.3799/dqkx.2015.024
|
[6] |
刘浩冉, 朱红涛, 施和生, 刘依梦, .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迁移型层序特征及其意义
. 地球科学,
2015, 24(5): 840-850.
doi: 10.3799/dqkx.2015.068
|
[7] |
王振峰, 崔宇驰, 张道军, 董茜茜, 刘新宇, 张传伦, 肖安涛, .
西沙地区碳酸盐台地发育过程与海平面变化: 基于西科1井BIT 指标分析数据
. 地球科学,
2015, 24(5): 900-908.
doi: 10.3799/dqkx.2015.074
|
[8] |
王国灿, 贺新星, .
西准噶尔别鲁阿嘎希花岗闪长岩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 地球科学,
2015, 24(5): 810-823.
doi: 10.3799/dqkx.2015.066
|
[9] |
童金南, 殷鸿福.
三叠纪年代地层与中国建阶
. 地球科学,
2015, 24(2): 189-197.
doi: 10.3799/dqkx.2015.014
|
[10] |
安志辉, 童金南, 叶琴, 田力, 宋虎跃, 赵小明.
峡东青林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变
. 地球科学,
2014, 23(7): 795-806.
doi: 10.3799/dqkx.2014.075
|
[11] |
张克信, 何卫红, 徐亚东, 骆满生, 宋博文, 张智勇, 潘桂棠, 王永和, 赵小明, 邢光福.
沉积大地构造相划分与鉴别
. 地球科学,
2014, 23(8): 915-928.
doi: 10.3799/dqkx.2014.086
|
[12] |
段瑞春, 凌文黎, 胡明安, 张军波.
桂东早古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对华夏陆块加里东期构造事件性质的约束(附表1)
. 地球科学,
2009, 18(1): -.
|
[13] |
段瑞春, 凌文黎, 胡明安, 张军波.
桂东早古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及其对华夏陆块加里东期构造事件性质的约束
. 地球科学,
2009, 18(1): -.
|
[14] |
张克信, 王国灿, 陈奋宁, 徐亚东, 骆满生, 向树元, 寇晓虎, 赵来时.
青藏高原古近纪 —新近纪隆升 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
. 地球科学,
2007, 16(5): -.
|
[15] |
江来利, 吴维平, 储东如.
大别造山带东段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间缝合带的位置
. 地球科学,
2005, 14(3): -.
|
[16] |
王传尚, 汪啸风, 陈孝红, 李志宏.
奥陶纪末期层序地层学研究
. 地球科学,
2003, 12(1): -.
|
[17] |
张传恒, 孙玉建, 汪剑, 马郡, 李春燕.
标定碰撞构造的地层学线索 ——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结构与充填序列
. 地球科学,
2003, 12(1): -.
|
[18] |
张传恒, 孙玉建, 汪剑, 马郡, 李春燕.
欠补偿周缘前陆盆地结构-充填序列及 标定碰撞构造的地层学线索
. 地球科学,
2002, 11(4): -.
|
[19] |
贾振远.
成岩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
. 地球科学,
1997, 6(5): -.
|
[20] |
张克信.
东昆仑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序列重建方法初探
. 地球科学,
1997, 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