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甘圣添, 孙茂妤, 董磊磊, 2025.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剥蚀历史与保存程度—热年代学约束.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4.151
    引用本文: 甘圣添, 孙茂妤, 董磊磊, 2025.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剥蚀历史与保存程度—热年代学约束. 地球科学. doi: 10.3799/dqkx.2024.151
    Gan Shengtian, Sun Maoyu, Dong Leilei, 2025. Exhumation History and Preservation Degree of Yulo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Eastern Xizang: Constrained By Thermochronology.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4.151
    Citation: Gan Shengtian, Sun Maoyu, Dong Leilei, 2025. Exhumation History and Preservation Degree of Yulo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Eastern Xizang: Constrained By Thermochronology. Earth Science. doi: 10.3799/dqkx.2024.151

    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剥蚀历史与保存程度—热年代学约束

    doi: 10.3799/dqkx.2024.151
    基金项目: 

    西部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找矿模型(2022YFC2903304);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243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2302113)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甘圣添(1998-),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矿床学研究.E-mail:gst1940208241@163.com

      通讯作者:

      孙茂妤,讲师,主要从事斑岩铜矿研究.E-mail:maoyu.sun@hotmail.com

    • 中图分类号: P597;P612

    Exhumation History and Preservation Degree of Yulo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in Eastern Xizang: Constrained By Thermochronology

    • 摘要: 玉龙斑岩铜矿是玉龙斑岩铜矿带内唯一的超大型斑岩矿床,以往对该矿床的研究多与成因有关,未突出成矿后改造对制定找矿策略的重要意义。运用锆石U-Pb、磷灰石裂变径迹、磷灰石和锆石(U-Th)/He等热年代学方法进行了定年及相关热历史反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玉龙矿床含矿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U-Pb谐和年龄为41.7±0.5 Ma,锆石(U-Th)/He年龄在34.9~39.3 Ma之间,说明玉龙矿床的岩浆-热液演化过程可能至少持续了5 Ma。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34.7~19.7 Ma之间,磷灰石(U-Th)/He年龄在20.7~18.4 Ma之间。这几个年龄大致依次降低,能代表冷却和剥蚀事件发生的时间。热历史反演模拟结果显示玉龙矿床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的冷却过程,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资料,34~30 Ma经历的相对快速冷却可能与同期印度大陆与亚欧大陆持续碰撞引起的青藏高原快速隆升有关;30~21 Ma相对缓慢的冷却可能是与碰撞活动的减弱有关;21~14 Ma相对快速冷却可能是与同期由构造缩短或者岩浆底垫造成的北羌塘地体地壳加厚事件有关。热历史模拟法计算得到的玉龙矿床剥蚀量为3.45 km, 考虑到玉龙矿床4~5 km的成矿深度,矿床深部还有0.5~1.5 km的找矿空间。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1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8-0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2-22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