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渗透力重塑地球科学研究的范式,并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我国学者开展了人工智能与地震科学的交叉研究,在人工智能地震学、实时地震学、地震预警、大地测量、震害防御,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地震科学发现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为充分展示人工智能在地震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深化科学认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发展,《地球科学》(中文版)计划于2025年组织出版“人工智能与实时地震学”专辑。
一、专辑拟征集的主要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防震减灾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地震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促进地震科技发展,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和预测预报水平,减轻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刊围绕“人工智能与实时地震学”主题开展征稿,具体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研究方向:
(1) 地震学高质量数据集的制作与共享;
(2) 地震智能处理关键技术方法;
(3) 地震实时处理系统研发及其应用;
(4) 多模态地震大模型研发;
(5) 人工智能在地震监测、预警、速报和编目中的应用;
(6) 人工智能在震害分析和地震链生灾害中的应用;
(7) 人工智能在灾情获取和地震烈度评估中的应用;
(8) 人工智能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探索;
(9) 地震实时减灾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
二、征稿要求
(1) 投稿题目及摘要汇总:2025年4月15日前,通过邮箱发给专辑召集人。
(2)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6月30日。
(3) 投稿方式:通过《地球科学》编辑部投稿系统:
http://mc03.manuscriptcentral.com/es进行投稿,选择“人工智能与实时地震学专辑”。
(4) 论文格式:按照《地球科学》中文版最新的投稿要求,请参考投稿指南中文版: http://www.earth-science.net/news/tougaozhinan.htm
(5) 录用稿件版面费,作者自理。
(6) 本专辑为正刊出版发行,所有稿件编辑部严格按程序执行,不符合送审要求的稿件将在初审时退回。接收后的文章会优先在线出版。
(7) 专辑拟出版时间:2025年12月1日。
三、专辑召集人
储日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Email: chur@apm.ac.cn
房立华, 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Email: fanglihua@ief.ac.cn
王 墩,教 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Email: wangdun@cug.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