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25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非均质介质中地下水流动与溶质运移模拟——问题与挑战
    TsangChin-Fu
    2000, 25(5): 443-450.
    摘要:
    对大空间尺度和长时间跨度的地下水流动及污染物质运移进行预测的需求, 使水文地质研究面临异乎寻常的挑战.这些需求来自于对核废料地质储放方法的安全性评价、地下水污染状况评价及其治理方案的选择.流动系统的非均质性是地下水流动及物质运移模拟中最主要的困难之一, 这种困难来自对非均质系统进行特征描述(通过原位观测实现)、概念化及模拟.评述了非均质介质中流动运移模拟的一些重要问题与挑战, 讨论了解决的途径.讨论的主题包括: 动力流动的沟道化, 示踪剂穿透曲线, 裂隙岩石中流体流动的多尺度, 观测的不同尺度, 模拟、预测与非均质性以及系统特征描述和预测性模拟的分析.
    地下水中铀的反应运移模拟
    MerkelB.
    2000, 25(5): 451-455.
    摘要:
    地下水中铀的反应运移模拟对地下水保护和铀矿区的恢复都很重要, 因为铀是一种化学毒害性很高的放射性元素.在地下水及水与固体之间都应考虑对流、弥散、稀释、吸附等化学相互作用.介绍了德国德累斯顿市附近的Koenigstein矿区淋滤条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由于反应运移模拟需占用大量的CPU时间, 所有的运行在一天内完成, 但用简单的混合法进行了稀释.对于这种研究, PHREEQC 2.2证明是一个功能很强的工具.与PHREEQC相对应的数据库WATEQ4F涉及到48种元素、400多种物质、300多种矿物.根据铀和镭的特性, 对其作了一定的修改, 以使它更具相容性和可靠性.
    U(Ⅵ)在浅层地下水系统中迁移的反应-输运耦合模拟——以我国南方核工业某尾矿库为例
    马腾, 王焰新
    2000, 25(5): 456-461.
    摘要:
    在对我国南方某大型尾矿库库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化的基础上, 运用国际最新版本的三维地下水流动与污染物运移的模拟软件VisualMODFLOW建立了研究区U (Ⅵ) 在浅层地下水系统中迁移的反应-输运耦合模型, 讨论了不同条件下U (Ⅵ) 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情况.模拟结果指示, 在不治理的条件下, U (Ⅵ) 对库区地下水污染严重; 而在尾矿库治理条件下, 由于地下水系统的自净作用, 对于尾矿库在运营期间下渗的U (Ⅵ), 地下水系统完全可以“消化”.
    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恢复方案的数值模拟
    郑西来, 邱汉学, 荆静, 刘贯群, 陈友媛
    2000, 25(5): 462-466.
    摘要:
    在沈抚灌区野外调查和室内外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水分-反应性石油污染物运移的耦合数学模型,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可溶性油(有效油) 的分布规律, 并定量分析了石油污染土壤不同恢复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中的化学作用使可溶性油运移速度远远小于土壤水的入渗速度, 所以可溶性油主要分布在土壤耕作层之内, 难以通过灌溉污水的入渗直接污染地下水; 另外, 清污混合灌溉和改变作物结构的控制方案虽然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可溶性油的含量, 但石油污染土壤的彻底恢复还必须依靠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合理灌溉
    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硫酸盐污染的地球化学模拟分析
    李义连, 王焰新, 张江华, 高红波
    2000, 25(5): 467-471.
    摘要:
    通过分析娘子关泉域岩溶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发现沿流动路径上硫酸根质量浓度逐渐降低, 矿化度逐渐降低, Ca2+, Mg2+与SO42-比值逐渐升高等特征.运用水岩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软件模拟得出, 广泛出露分布的中陶统灰岩因含石膏而使地下水在补给—径流区和地下浅部即含有高硫酸根, 沿流动路径上在汇流区—排泄区地下水不断有侧向补给及与深部水的混合, 而表现出硫酸根质量浓度逐渐降低; 同时个别特高硫酸根的井水为石炭—二叠系中水污染中奥陶统含水层造成的.相对而言, 深部下奥陶统含水层的水质较好.
    泰安市第四系水文地质结构对浅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控制作用研究
    马振民, 陈鸿汉, 刘立才
    2000, 25(5): 472-476.
    摘要:
    通过对泰安市第四系水文地质结构研究发现, 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受地层结构的控制, 在包气带岩性及含水层岩性相同的条件下, 包气带的厚度越大, 其防污性能越高, 含水层遭受污染的程度越小; 在地面环境质量及包气带岩性和厚度相近的条件下, 粗砂含水层较粉质粘土含水层更易遭受污染
    运城解州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形成原因及防治
    王增银, 辛选民, 常永生, 忽守苗, 崔银祥, 曹李靖
    2000, 25(5): 477-481.
    摘要:
    运城解州地区近年来出现地下水水质明显恶化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通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和水质分析对比, 认为是洪积倾斜平原中上部大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下降, 水力坡度变缓, 在这种条件下, 又在咸淡水过渡带附近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低于硝池水位, 引起咸水入侵, 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研究认为必须控制开采量和抽水地段才能防止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和扩展.
    城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
    付素蓉, 王焰新, 蔡鹤生, 李义连
    2000, 25(5): 482-486.
    摘要:
    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与制图是目前国际上水文地质工作的热点.总结了过去所用的评价方法, 在GIS平台上根据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 对原有的DRASTIC模型加以开发改进, 提出了DRAMIC模型并加以解释, 以作为我国统一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析的通用指标.最后介绍了如何用GIS来作地下水污染敏感性分区图.
    汉江上游重点保护水源污染控制方案研究
    刘大银, 汪瀚, 蒋艳, 王大定, 戴军发
    2000, 25(5): 487-491.
    摘要:
    汉江上游是我国“十五”水环境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丹江口水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保护水源.汉江干流和丹江库区现状水质已达Ⅱ类标准, 但因为支流污染严重而形成巨大威胁, 主要污染物COD在“十五”有超标趋势.COD来源以生活源为主, 占77.2%;工业源中制浆造纸业为主要污染行业, COD排量占38.29%.列出了以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主体的含A, B, C三种工程项目类型的污染控制方案.实施A类项目需投资27 500万元, 可使汉江上游COD在2005年降至32 682.25 t, 低于基准年1998年的排放水平, 落在省下达的目标总量控制范围内, 保证干流和丹江库区保持Ⅱ类水质; 接踵实施B, C类项目, 可保证其水质稳定达标, 并使支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地表水中NO3--N在武汉东湖水质综合评价中的意义
    韩庆之, 马盛元, 曹李靖, 赵冬莉
    2000, 25(5).
    摘要:
    反硝化条件下苯生物降解的微环境研究
    李东艳, 钟佐燊, 孔惠, 刘菲, 王艳玲
    2000, 25(5): 493-497.
    摘要:
    探讨了厌氧微环境中苯的生物降解.接种物来自北京郊区的稻田土.结果表明, 在富集培养和转移培养微环境中, 苯和甲苯的降解与硝酸盐还原作用同时发生.甲苯比苯更易降解, 甲苯的存在促进了苯的降解.这是一例反硝化条件下苯能被生物降解的研究
    甘肃永靖县盐锅峡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的新发现
    李大庆, 杜远生, 龚淑云
    2000, 25(5): 498-525.
    摘要:
    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及水盐失衡的生态环境效应
    徐恒力, 周爱国, 肖国强, 支兵发, 叶含春
    2000, 25(5): 499-504.
    摘要:
    基于对西北地区干旱化趋势的讨论, 研究了西北内陆封闭盆地水盐迁移聚集的系统动力学模式, 阐明了盆地浅表积盐与水盐失衡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水盐分布与生态适宜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水循环节律的变化对土壤生态指数时空分布的影响, 提出建立西北地区各物种的生存域及土壤生态指数对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还讨论了内陆盆地水库工程兴建与灌溉技术选择问题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的高分辨率碳氧同位素及古气候研究
    黄俊华, 胡超涌, 周群峰
    2000, 25(5): 505-509.
    摘要:
    通过对湖北清江和尚洞HS - 2号石笋的沉积特征及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利用U系法定年, 获取了湖北地区19.0~6.9ka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平均分辨率为17a, 局部分辨率达到7a).得出如下结论: (1) 19.0~16.6ka, C, O同位素偏轻, 气候冷湿; (2) 16.6~11.1ka, C, O同位素偏重, 气候干热; (3) 11.1~10.3ka干热时期中的突然回冷事件对应于新仙女木事件; (4) 10.3~6.9ka气候温和, 雨量较丰, 后期逐渐变冷.反映了历史时期湿冷、干热、温暖交替变化的气候趋势, 得出了千年级和百年级的一些气候变化趋势
    北方地区地下水系统退化的气候干旱化效应
    周爱国, 徐恒力, 陈刚
    2000, 25(5): 510-513.
    摘要:
    北方气候干旱化趋势越来越强烈, 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分析气候干旱化研究现状基础上, 讨论了地下水系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北方干旱化趋势研究的意义, 分析了地下水系统的退化对北方气候干旱化的作用.研究表明其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环境效应, 具体表现在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区域地下水系统退化, 导致地球浅表水、热、CO2转换模式的改变, 造成水热失调, 加快局域气候干旱化.认为应该研究地下水系统演化规律, 揭示其时相变化对干旱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机理, 评估、预测未来地下水开发的相关环境效应, 提出防止干旱化的地下水开发调控模式, 从而为北方干旱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场近场剂量场-温度场-水势场-应力场的耦合计算
    沈珍瑶, 杨志峰, 李国鼎, 李书绅
    2000, 25(5): 514-517.
    摘要:
    回顾了高放废物处置概况, 给出了剂量场-温度场-水势场-应力场耦合研究的意义, 探讨了剂量场计算公式与热-湿-力耦合方程及其求解, 最后指出了这一领域的若干优先研究方向.
    废物地质处置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郭永龙, 桂承新, 孙小静
    2000, 25(5): 518-521.
    摘要:
    废物地质处置中废液的泄漏或固体废物渗滤液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是选址中一个必须考虑且不可忽视的基本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了地下水污染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 并就废物地质处置选址和设计中如何注意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对策.
    丙丁废醪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结晶物资源化途径
    蔡鹤生, 周爱国, 叶敏
    2000, 25(5): 522-525.
    摘要:
    经深入研究, 确定华北制药厂丙丁废醪厌氧-好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白色结晶物为磷酸铵镁, 其堵塞管道, 影响生产.从理论和工艺技术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种解决途径, 由此, 不仅可以克服堵塞管道的弊端, 而且可以使其得到有效利用, 变废为宝.
    一种能大量消耗粉煤灰的多孔材料的初步研究
    何涌, 李超
    2000, 25(5): 526-528.
    摘要:
    以武汉青山热电厂的粉煤灰为原料制作多孔材料.其中的两种样品的孔隙率分别为45.8%和61%.该材料可作为一种消音和隔热材料用于高速公路和城乡建设, 从而大量消耗粉煤灰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矿坑水中的苯系物
    刘菲, 王艳玲
    2000, 25(5): 529-531.
    摘要:
    以国家标准方法和EPA方法为基础, 进行了矿坑排水中苯系物的测定.在测定过程中进行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实验, 用外标法定量.在水样测定的同时对用自动顶空进样器和吹扫捕集浓缩仪两种进样方式测定矿坑排水中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对进样方式和影响测定的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自动顶空进样器的回收率为108.5 8%~116.38%, 方法检出限为5.00~10.00 μg/L; 吹扫捕集浓缩仪的回收率为94.87%~105.6 3%, 方法检出限为0.25~0.50 μg/L.
    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铅
    刘汉东, 刘国珍, 黄兵, 田勇强, 汤志勇, 金泽祥
    2000, 25(5): 532-535.
    摘要:
    提出了悬浮液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铅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悬浮颗粒粒径、悬浮液浓度、悬浮稳定剂、基体改进剂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样品粒径 < 38μm, 以0.2g/L的Triton - 100为悬浮剂, 3g/L的(NH4)2HPO4为基体改进剂, 电磁搅拌进样可简便快速地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铅, 方法的检出限为0.10ng/g, 精密度为3.31% (n =10).43GSD标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罗菊仙, 赵中一
    2000, 25(5): 536-541.
    摘要:
    简单介绍了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氧化的原理及其在降解污染物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一些新型反应装置, 提出了提高光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方法, 讨论了影响光催化氧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和提高光催化氧化反应速率的方法, 同时对光催化氧化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出了一些设想
    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三纪沉积环境与古地下水流模式
    梁杏, 王旭升, 张人权, 支兵发
    2000, 25(5): 542-546.
    摘要: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三纪沉积环境的分析, 认为构造运动控制的海平面升降既影响着同期沉积物的沉积特征, 也决定了古地下水流的运动模式.珠江口盆地东部海陆交互式的环境演变, 使入渗势与压实势此消彼涨, 它们共同影响着第三纪古地下水流模式的变化.
    宜黄高速公路噪声污染规律研究
    程胜高, 吴登定
    2000, 25(5): 547-552.
    摘要:
    高速公路的噪声污染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以宜黄高速公路为例, 对全线不同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噪声监测、评价、分析与预测, 研究了高速公路噪声污染规律, 并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高速公路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