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32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青藏高原古近纪—新近纪隆升与沉积盆地分布耦合
    张克信, 王国灿, 陈奋宁, 徐亚东, 骆满生, 向树元, 寇晓虎, 赵来时
    2007, 32(5): 583-597.
    摘要:
    根据在高原及邻区近7年完成的1∶250000地质填图资料, 划分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古近系-新近系残留盆地共92个.沉积范围大且序列完整的盆地分布在高原周缘和腹地.在高原的南、北和东缘, 沿区域性大断裂带分布许多走滑拉分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海相地层仅分布在藏南和新疆叶城地区.藏南半深海-深海沉积沿江孜-萨嘎-郭雅拉-桑麦一线分布, 其海水东浅西深, 西部为活动型, 反映新特提斯洋闭合的时间从东向西变新, 地壳抬升首先开始于东侧.晚白垩世隆起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 高原总体地貌格局为东北高, 西南低.古新世—始新世出现了腾冲-班戈、库牙克-格尔木新的隆起带, 西昆仑隆起带向东拓展, 祁连隆起带加宽, 松潘-甘孜隆起区范围向东有所萎缩.渐新世期间, 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带掘起, 昆仑-阿尔金-祁连的进一步隆起, 造成了整个高原的周缘为山系、而腹地为盆的宏观地貌格局.中-上新世期间, 冈底斯和喜马拉雅带、喀喇昆仑-西昆仑地区进一步较大幅度隆起;高原从渐新世及其以前的东高西低格局, 经历了中新世—上新世全区的不均衡隆升和拗陷, 最终在上新世末铸就了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青藏做为一个统一的高原发生了重大的地貌反转事件.青藏高原新生代的隆升过程以多阶段、不均匀、非等速为特征, 具有强烈的时空差异性.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发现及其环境气候意义
    洪汉烈, 薛惠娟, 张克信, 朱云海, 向树元, 方杰
    2007, 32(5): 598-604.
    摘要:
    为揭示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对环境气候的指示意义, 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方法, 对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的矿物组成以及坡缕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的坡缕石主要为自生成因, 极少量具有碎屑成因.自生成因的坡缕石呈细长丝状的形态特征, 往往沿片状的伊/蒙混层粘土矿物颗粒的边缘交代、生长;碎屑成因的坡缕石呈平直细纤维状的, 以单颗粒形式产出, 与细小的粘土矿物颗粒混杂, 或叠合在片状粘土矿物颗粒的表面.在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 下段岩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中段岩层的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而上段岩层则为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绿泥石, 反映在盆地形成之后, 气候演化经历从湿润→冷干的变化过程.而沉积物中坡缕石的含量自下而上逐渐增多, 其分布特征与粘土矿物组合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相吻合.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粘土普遍存在于临夏盆地晚渐新世沉积物中, 伊利石、伊/蒙混层粘土和高岭石的共存表明这些粘土矿物具有不同的来源.坡缕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泥灰岩风化以及风成沙漠尘土沉积物的特征矿物, 临夏盆地晚渐新世的沉积物中碎屑成因坡缕石的发现, 表明自~9Ma以来便出现风成黄土的沉积.
    东昆仑及相邻地区中生代—新生代早期构造过程的热年代学记录
    王国灿, 向树元, 王岸, GarverJohn I., WintschRobert P., 张克信
    2007, 32(5): 605-614.
    摘要:
    针对东昆仑及相邻地区研究较薄弱的中生代—新生代早期时段的构造过程提供了系列新的热年代学资料.不同热年代学方法综合揭示了东昆仑及相邻地区在中生代—新生代早期至少存在3次明显的热事件记录.第一次大约启动于200Ma的晚三叠世晚期, 并可能一直延续到早中侏罗世之交, 是一次具有广泛影响并奠定造山带区域构造格架的构造热事件.区域动力背景可能和南部羌塘地块与昆仑地块的碰撞、松潘—甘孜—巴颜喀拉浊积盆地闭合相关.第二次发生在大约130~150Ma的早白垩世, 并可能延续到早白垩世末, 主要表现为系列区域性NWW-SEE向的挤压性断裂活动, 可对应于白垩纪时期拉萨地块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欧亚大陆的增生拼贴事件.第三次为大约56~45Ma的古新世, 表现为一期伸展抬升.热年代学记录与零星保存的地质记录具有良好的匹配性, 并对构造过程提供了更确切的时间限定.
    嘉黎断裂带两侧晚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纪录
    向树元民, 马新民, 泽仁扎西, 巴桑次仁
    2007, 32(5): 615-621.
    摘要:
    对嘉黎断裂带两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测试表明, 断裂带北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5.6~1.7Ma之间, 属中新世晚期;断裂带南侧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明显较小, 6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4.0~.9Ma之间, 属上新世早期.嘉黎断裂带北侧5.6~1.7Ma期间的隆升速率为0.07~.09mm/a.5.8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0.50mm/a, 平均隆升速率1.33mm/a.断裂带南侧4.7Ma以来平均剥露速率为0.62mm/a, 平均隆升速率1.68mm/a.两侧样品都反映上新世以来有较强烈的隆升作用, 并且南侧比北侧隆升作用更强烈.
    西藏米林地区湖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朱宗敏, 寸金鸿, 庞龙飞, 向树元, 陈奋宁, 江尚松
    2007, 32(5): 622-628.
    摘要:
    米林地区雅鲁藏布江三级河流阶地上发育厚达52.2m的晚更新世晚期深-浅湖相和滨-浅湖相沉积物, 显示当时米林地区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古堰塞湖.为了探讨该套湖积物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 在米林机场剖面采集了259块定向样品进行环境磁学测试和分析.其中, 磁组构分析表明86%的样品具有原生磁组构, 它们的最大磁化率主轴κ1指示米林古堰塞湖的物源经历了由南、北方向到西、北东再至西向这一大致顺时针方向变化的趋势, 可能与该区的差异隆升作用有关.研究剖面的天然剩余磁化强度 (NRM) 和体积磁化率 (κ) 变化曲线与沉积物的粒度、沉积相关系密切, 反映该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少经历了4次显著的气候波动;同时, NRM、κ波动曲线能够很好地对应于格陵兰冰心GISP2的δ18O曲线IS1-IS6和IS8, 并记录了新仙女木事件 (YD) 和3次Heinrich事件 (H1, H2, H3) , 表明米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系统影响.
    藏北唐古拉山地区沱沱河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段其发, 张克信, 王建雄, 姚华舟, 卜建军
    2007, 32(5): 629-637.
    摘要:
    唐古拉山地区广泛出露早新生代陆相红层, 确定这些红层的时代对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沱沱河组上部的孢粉化石组合以被子植物花粉为主, 且主要为三沟和三孔沟类, 包括栎粉属 (尤其是小栎粉和小亨氏栎粉) 、楝粉属、坡氏粉属和三孔沟粉属等, 具孔类花粉很少, 大部分属种为古近纪常见分子;组合中出现少量鸡爪勒粉属、唇形三沟粉属、山萝卜粉属、管花菊粉属等草本植物花粉;并含有零星古老类型的成分, 如克拉梭粉属、五边粉属和江汉粉属;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低, 蕨类植物孢子零星.基于孢粉组合特征分析, 认为沱沱河组上部的地质时代为始新世中晚期, 为进一步完善了该区新生代地层系统提供了新的依据.
    青海省同仁县古浪堤中上三叠统古浪堤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徐亚东, 喻建新, 罗根明, 寇晓虎, 陈奋宁
    2007, 32(5): 638-650.
    摘要:
    经过对青海同仁县古浪堤组实测剖面的17块样品做孢粉分析, 在6个层位样品中见有孢粉化石30属41种, 据此在该剖面自下而上划分2个孢粉组合:Dictyophyllidites-Di-saccus组合和Verrucosisporites-Di-saccus组合.上述孢粉组合中的孢粉的优势属为Dictyophyllidites, Cyathidites, VerrucosisporitesChasmatosporites, Protopicea, Pinuspollenites.其中, Dictyophyllidites频繁出现于欧亚、北美、大洋州的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组合, Aratrisporites在南半球大量发育于中三叠世, Asseretospora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时期是中三叠世-早侏罗世.前人于黄南的阿龙江上游及柴陇沟北, 古浪堤组产卡尼期的菊石Protrachycerassp.及双壳类Eumorphotis (Asoella) cf.illyrica.综合而言, 该地区古浪堤组时代厘定为中-晚三叠世, 古植物群生长于暖温带-亚热带河控三角洲环境.
    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古近纪火山岩中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赵振明, 李荣社, 计文化, 伊海生, 林金辉, 朱同兴
    2007, 32(5): 651-661.
    摘要: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北羌塘地区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岩形成的时代、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 通过各种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测试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火山岩主要形成时代为古近纪, 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该区发育一定比例的标准埃达克岩(adakite), 代表地区的12件埃达克岩样品, 其SiO2含量≥56%(59.05%~67.80%), Al2O3≥15%(15.43%~16.63%), MgO < 3%(0.47%~2.98%, 1件样品3.21%), Mg#>20(21.2~56.5), Na2O/K2O>1(1.03~1.76), Sr>400×10-4(609.6×10-6~3008.0×10-6), Y≤18×10-6(4.53×10-6~13.76×10-6), Yb≤1.9×10-6(0.44×10-6~1.35×10-6), Sr/Y≥40(44.3-314.68), La/Yb≥20(20.11-69.26), δSr正异常(1.02~7.66, 3件样品0.82、0.93、0.97), δEu正异常或微弱的负异常(0.77~1.36), LREE富集, HREE亏损, 高场强元素HFSEs(Nb、Ta、Ti)明显亏损87Sr/86Sr>0.704(0.707101-0.707923), 143Nd/144Nd < 0.5126(0.512382-0.512448)40K-40Ar、40Ar-39Ar测定时代分别为28.2~32.2Ma, 38.1~46.8Ma.上述特征除表明该套古近系埃达克岩岩浆源处于加厚的下地壳环境外, 可能还代表了在高原演化过程中, 北羌塘地区滞留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洋壳残片”部分熔融并在地表喷发的构造过程.
    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的归属性
    伍跃中, 李荣社, 王战, 雷学武, 张转, 谢丛瑞
    2007, 32(5): 662-670.
    摘要:
    系统研究阿尔金山南缘断裂、西北缘断裂、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断裂的构造属性, 对重新认识中国大陆西部构造格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卫星遥感图像宏观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 充分参考了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 分析了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特征, 结果表明南缘断裂形成于元古宙, 早古生代中晚期是一条具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巨型陆内转换断层, 中新生代分段差异复活; 西北缘断裂系形成较晚, 中新生代以来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 应属于亚洲共轭滑移系的组成部分; 红柳沟-拉配泉断裂属于塔里木地块中央构造带系统, 是一条蛇绿构造混杂带, 早古生代属于陆缘或陆间裂谷.它们三者分属于不同的断裂系统, 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史, 其活动形式和构造意义各有不同, 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西昆仑新藏公路北段古-中生代多期次构造-热事件年龄确定
    计文化, 周辉, 李荣社, 陈守建, 赵振明
    2007, 32(5): 671-680.
    摘要:
    为了建立西昆仑地区构造-热事件序列, 利用40Ar/39Ar同位素分析法对西昆仑新藏公路康西瓦断裂带以北具有代表性的同构造新生变质矿物角闪石、黑云母、绢云母单矿物进行了年龄测定, 得到几个多次出现的年龄值.结合早期该区发育的各类岩脉的侵位年龄综合分析, 认为片麻岩中单矿物黑云母440Ma和(403±6) Ma40Ar/39Ar年龄, 可代表早古生代俯冲变质年龄以及增生过程所持续的时间; 片岩、片麻岩中黑云母, 斜长角闪片岩(基性岩脉) 中单矿物角闪石的40Ar/39Ar年龄为382Ma~84Ma, 代表着该区从早古生代晚期的挤压构造环境转化为引张环境及其所持续的时间; 晚期脆性断裂中云母类矿物178Ma~65Ma的40Ar/39Ar年龄, 代表着该区在挤压走滑构造背景中断裂构造的脉冲式活动及其持续时间.
    秦祁昆接合部二叠纪沉积建造时空分布
    寇晓虎, 张克信, 林启祥, 朱云海, 陈奋宁, 罗根明, 徐亚东
    2007, 32(5): 681-690.
    摘要:
    研究区位于秦祁昆结合部及邻区.二叠纪时, 研究区以南祁连构造地层带为界, 呈现北陆南海对峙格局: 北部的中祁连、北祁连和阿拉善主要为一套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河湖相沉积; 南祁连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灰岩沉积; 南部西秦岭和东昆仑主要是以半深海-深海浊积岩、玄武岩和海山碳酸岩盐为主的多岛洋沉积.本次1∶25万临夏市幅和定西市幅地质填图中, 笔者在西秦岭与南祁连结合部位的甘肃夏河县甘加一带, 发现一套早-中二叠世小洋盆玄武岩和碳酸盐岩海山建造, 与秦昆结合部布青山-花石峡-兴海一带的早-中二叠世多岛洋沉积建造可以对比.晚二叠世, 北部的秦祁结合部仍为半深海-深海浊积岩沉积, 而南部秦昆结合部则转换为前陆-磨拉石沉积建造.
    甘肃夏河-青海同仁一带二叠系大关山组有孔虫动物群
    陈奋宁, 张克信, 寇晓虎, 林启祥, 郑志敏, 徐亚东
    2007, 32(5): 691-702.
    摘要:
    甘肃夏河-青海同仁一带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西段, 区内中二叠世大关山组发育, 经本次研究为生物礁灰岩.大关山组产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 主要种类为串管海绵, 纤维海绵, 苔藓虫, 钙质藻类, 复体珊瑚, , 非有孔虫, 腕足, 腹足, 棘皮和双壳等.本次在大关山组中共发现11属16种, 其中包括10个未定种, 非有孔虫共16属23种, 其中包括11个未定种.根据和非有孔虫属种在大关山组中的逐层分布, 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组合和一个带: Pseudofusulina-Parafusulina组合, Cancellina cf.houchangensis带和Afghanella-Sphaerulina组合; 2个小有孔虫组合: Pachyphloia-Cribrogenerina-Nodosaria组合和Cribrogenerina-Hemigordius组合.通过将研究区的化石组合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带对比, 将西秦岭大关山组的时代厘定为中二叠世罗甸期—冷坞期.
    甘肃临洮晚更新世黄土环境变迁
    曾方明, 向树元, 路玉林, 马新民, 路晶芳
    2007, 32(5): 703-712.
    摘要:
    对甘肃临洮县塔湾乡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粒度、磁化率两个环境代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可划分出以下7个气候阶段: (1) 距底18.5m (92.478.8ka), 平均粒径24.42μm, 平均磁化率716.8×10-6SI, 年均温度7.8℃, 年均降水量500mm, 气候温暖较湿; (2) 距底8.514.8m (78.865.3ka), 平均粒径26.83μm, 平均磁化率为442.3×10-6SI, 年均温度5.2℃, 年均降水量370mm, 气候温干; (3) 距底14.820.3m (65.357.3ka), 平均粒径25.94μm, 平均磁化率320.7×10-6SI, 年均温度3.5℃, 年均降水量280mm, 气候温干偏凉; (4) 距底20.324.9m (57.347.7ka), 平均粒径25.23μm, 平均磁化率516.4×10-6SI, 年均温度6.0℃, 年均降水量410mm, 气候温干偏湿; (5) 距底24.929.4m (47.740.9ka), 平均粒径25.46μm, 平均磁化率299.4×10-6SI, 年均温度在3.1℃, 年均降水量270mm, 气候温干偏凉; (6) 距底29.434.2m (40.932.4ka), 平均粒径21.46μm, 平均磁化率405.5×10-6SI, 年均温度4.7℃, 年均降水量350mm, 气候温干偏湿; (7) 距底34.239m (32.4ka以后), 平均粒径188.89μm, 平均磁化率381.1×10-6SI, 年均温度4.4℃, 年均降水量330mm, 气候温干.这些环境变迁阶段与区域环境变迁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 其中Ⅰ阶段相当于MIS5温暖期; Ⅱ阶段和Ⅲ阶段相当于MIS4降温期; Ⅳ阶段、Ⅴ阶段和Ⅵ阶段相当于MIS3的气候温暖期; Ⅶ阶段相当于MIS2降温期.但与邻区兰州九洲台和若尔盖RM孔相比, 同时期临夏地区气候明显偏温偏湿.
    东昆仑山昆仑河纵剖面形貌分析及构造涵义
    曹凯, 王国灿, 王岸
    2007, 32(5): 713-721.
    摘要:
    青藏高原东昆仑北部地区新构造活动强烈, 存在一系列活动断层, 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貌格局和水系的发育.其中大部分活动断层是已经确定下来的, 还有一些活动断层还处在定性推测阶段.引进河流长度-坡度参数(以下简称“SL参数”) 和Hack剖面2个能够有效反映区域新构造活动的地质参数, 对昆仑河纵剖面坡度变化进行详细刻画和研究, 并对昆仑河河流阶地进行空间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昆仑河河流的Hack剖面与SL参数存在形貌上的对应关系, SL参数的突变主要是受断裂构造活动控制; 证实了昆仑河-野牛沟断裂和东昆中断裂第四纪以来存在构造活动性; 第四纪以来强烈的构造差异隆升作用控制了东昆仑地区的地貌水系发育格局, 并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层间滑动褶皱新见
    易顺华, 张先进, 朱章显, 余君鹏, 李华亮
    2007, 32(5): 722-726.
    摘要:
    本文报道的是出现在许多沉积岩区, 发育在厚薄相间岩层之中, 并由于层间滑动作用形成的AB复合或过度型褶皱.它具有不止一个方位褶皱枢纽, 表征非共轴叠加褶皱形态, 经历了早期B形和晚期A形褶皱演化过程, 最终形成迄今鲜有报道, 但却实际广泛存在.文中首先介绍了这一褶皱在西藏、湖北黄石、湖北秭归, 四川西昌等地区的野外产出状态, 继而从横剖面、纵剖面、平面以及立体空间角度描叙了它的全方位几何形态特征, 进而从变形介质结构和剪应变值(γ) 的物性特征方面分析了它的变形控制条件, 最后以“滑移褶皱极限”理论并部分借鉴鞘褶皱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它的形成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