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41卷 第8期
2016, 41(8): 1259-1274.
doi: 10.3799/dqkx.2016.104
摘要:
海拉尔盆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盆内存在多套火山-沉积岩组合.通过对海拉尔盆地Chu8井等4处火山岩样品进行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海拉尔盆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为盆内和邻区地层对比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研究区4个火山岩样品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结合其高的Th/U比值(0.22~1.50),说明其属于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确实存在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14.4±4.3 Ma)的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可将盆内火山作用划分为4期:分别为中-晚石炭世基底岩浆岩(320~290 Ma);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布特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组(224~197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塔木兰沟组(152~138 Ma);早白垩世晚期铜钵庙组(128~117 Ma).大兴安岭地区各期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盆地地震剖面特征表明,中-晚石炭世基底岩浆岩(320~290 Ma)是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下形成的;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火山岩(224~197 Ma)是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该期火山岩的发现说明古亚洲洋构造域对大兴安岭地区的影响至少延续到早侏罗世早期(197 Ma),而该区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碰撞最早可能开始于早侏罗世以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52~138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28~117 Ma)火山岩的形成均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碰撞闭合后的伸展作用有关.盆内部分火山岩样品中存在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捕获的锆石,这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很可能存在着元古代结晶基底.
海拉尔盆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盆内存在多套火山-沉积岩组合.通过对海拉尔盆地Chu8井等4处火山岩样品进行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海拉尔盆地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为盆内和邻区地层对比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构造演化提供了依据.研究区4个火山岩样品的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结合其高的Th/U比值(0.22~1.50),说明其属于岩浆成因.测年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确实存在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214.4±4.3 Ma)的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可将盆内火山作用划分为4期:分别为中-晚石炭世基底岩浆岩(320~290 Ma);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布特达特群火山碎屑岩组(224~197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塔木兰沟组(152~138 Ma);早白垩世晚期铜钵庙组(128~117 Ma).大兴安岭地区各期岩浆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盆地地震剖面特征表明,中-晚石炭世基底岩浆岩(320~290 Ma)是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下形成的;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火山岩(224~197 Ma)是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该期火山岩的发现说明古亚洲洋构造域对大兴安岭地区的影响至少延续到早侏罗世早期(197 Ma),而该区域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碰撞最早可能开始于早侏罗世以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52~138 Ma)和早白垩世晚期(128~117 Ma)火山岩的形成均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碰撞闭合后的伸展作用有关.盆内部分火山岩样品中存在古元古代-新元古代捕获的锆石,这表明额尔古纳地块和兴安地块很可能存在着元古代结晶基底.
2016, 41(8): 1275-1294.
doi: 10.3799/dqkx.2016.507
摘要:
新县岩体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探讨有助于加深对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为74.94%~78.16%,K2O含量为3.87%~5.86%,Na2O含量为3.82%~4.24%,Al2O3含量为12.38%~13.57%,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A/CNK=1.05~1.11) 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42.67×10-6~110.45×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有Eu的负异常,岩体富集Rb、U、Hf和Y,亏损Ba、Nb、Ta和Ti,显示出Ⅰ型高分异花岗岩的特点.3个期次岩石的U-Pb年龄分别为153.4±1.1 Ma、146.4±1.6 Ma和131.6±1.8 Ma.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岩体的εHf(t)值为-24.5~-20.3,位于地幔演化线之下,tDM2值为2.68~2.93 Ga,指示其源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古老地壳,其组成类似于扬子板块北缘TTG型岩浆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新县岩体形成于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后的陆内伸展环境,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壳从挤压收缩向区域性伸展的构造体制大转换过程和大规模的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时期.
新县岩体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上,对其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探讨有助于加深对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SiO2含量为74.94%~78.16%,K2O含量为3.87%~5.86%,Na2O含量为3.82%~4.24%,Al2O3含量为12.38%~13.57%,具有高钾钙碱性和过铝质(A/CNK=1.05~1.11) 特征.岩石稀土总量较低(42.67×10-6~110.45×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具有Eu的负异常,岩体富集Rb、U、Hf和Y,亏损Ba、Nb、Ta和Ti,显示出Ⅰ型高分异花岗岩的特点.3个期次岩石的U-Pb年龄分别为153.4±1.1 Ma、146.4±1.6 Ma和131.6±1.8 Ma.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岩体的εHf(t)值为-24.5~-20.3,位于地幔演化线之下,tDM2值为2.68~2.93 Ga,指示其源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古老地壳,其组成类似于扬子板块北缘TTG型岩浆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新县岩体形成于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碰撞造山后的陆内伸展环境,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壳从挤压收缩向区域性伸展的构造体制大转换过程和大规模的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时期.
2016, 41(8): 1295-1308, 1321.
doi: 10.3799/dqkx.2016.105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及邻区沉积了一套以黄旗口组为代表的巨厚的中元古界碎屑岩系,该套地层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目前人们对该套地层的勘探认识尚不够深入,利用碎屑组分、主微量、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手段,结合区域及深部背景特征,探讨了该套地层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结果显示,黄旗口组整体形成于气候干燥的淡水氧化或富氧的过渡环境,沉积期古海水温度较高(平均为32 ℃);黄旗口组碎屑组分及其主微量元素特征与东非裂谷区相似,加之其沉积于淡水环境,并具有自下段至上段石英砂岩含量逐渐增加的特征,表明研究区黄旗口组应处于陆内裂谷构造背景,自早至晚构造沉积环境日趋稳定,其中早期应为陆内裂谷环境,晚期可能变为坳陷环境,该构造背景的形成可能与华北克拉通逆时针旋转有关.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及邻区沉积了一套以黄旗口组为代表的巨厚的中元古界碎屑岩系,该套地层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目前人们对该套地层的勘探认识尚不够深入,利用碎屑组分、主微量、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手段,结合区域及深部背景特征,探讨了该套地层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结果显示,黄旗口组整体形成于气候干燥的淡水氧化或富氧的过渡环境,沉积期古海水温度较高(平均为32 ℃);黄旗口组碎屑组分及其主微量元素特征与东非裂谷区相似,加之其沉积于淡水环境,并具有自下段至上段石英砂岩含量逐渐增加的特征,表明研究区黄旗口组应处于陆内裂谷构造背景,自早至晚构造沉积环境日趋稳定,其中早期应为陆内裂谷环境,晚期可能变为坳陷环境,该构造背景的形成可能与华北克拉通逆时针旋转有关.
2016, 41(8): 1309-1321.
doi: 10.3799/dqkx.2016.106
摘要:
晚古生代末期至早中生代期间,上扬子西部边缘地区经历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构造岩浆热事件和与古特提斯洋闭合相关的三江造山带形成事件,导致康滇古陆两侧形成了独特的盆山格局和沉积模式.由于目前人们对盐源盆地早三叠世青天堡组的物源与构造背景了解不多,故以盐源、盐塘剖面为代表,对青天堡组碎屑岩进行了砂岩组分、全岩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盐源盆地下三叠统青天堡组物源来自于近源搬运的火山岩,青天堡组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高钛玄武岩具有一致的元素组合配分模式,青天堡组锆石谐和加权平均年龄为261±16 Ma,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的地幔柱活动时期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早三叠世盐源盆地青天堡组物源为其东侧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扬子西部三江造山带可能并没有为盐源盆地提供物源,上扬子西南边缘地区早三叠世时期仍然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
晚古生代末期至早中生代期间,上扬子西部边缘地区经历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构造岩浆热事件和与古特提斯洋闭合相关的三江造山带形成事件,导致康滇古陆两侧形成了独特的盆山格局和沉积模式.由于目前人们对盐源盆地早三叠世青天堡组的物源与构造背景了解不多,故以盐源、盐塘剖面为代表,对青天堡组碎屑岩进行了砂岩组分、全岩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盐源盆地下三叠统青天堡组物源来自于近源搬运的火山岩,青天堡组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高钛玄武岩具有一致的元素组合配分模式,青天堡组锆石谐和加权平均年龄为261±16 Ma,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形成的地幔柱活动时期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早三叠世盐源盆地青天堡组物源为其东侧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扬子西部三江造山带可能并没有为盐源盆地提供物源,上扬子西南边缘地区早三叠世时期仍然为被动大陆边缘沉积.
2016, 41(8): 1322-1333.
doi: 10.3799/dqkx.2016.517
摘要:
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龙游地区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其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但目前人们对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了解不多.通过对其中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将这些岩石可以分为3种类型:“N-MORB”型、“T-MORB”型和“E-MORB”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岩石成岩环境的多样性表明龙游地区的变质岩实属一套构造混杂岩,形成过程与古大洋地壳的俯冲、消减有关,这也为龙游榴闪岩的产出、定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夏地块之间的龙游地区出露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其对华南前泥盆纪地质构造格局问题的解释至关重要,但目前人们对其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了解不多.通过对其中的基性及镁质变质岩进行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可将这些岩石可以分为3种类型:“N-MORB”型、“T-MORB”型和“E-MORB”型.其中“N-MORB”型岩石原岩可能主要形成于洋内弧环境,“T-MORB”型岩石原岩主要形成于过渡型大洋中脊及火山弧环境,而“E-MORB”型岩石的原岩则主要形成于富集型大洋中脊、陆缘弧和板内环境.岩石成岩环境的多样性表明龙游地区的变质岩实属一套构造混杂岩,形成过程与古大洋地壳的俯冲、消减有关,这也为龙游榴闪岩的产出、定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2016, 41(8): 1334-1348.
doi: 10.3799/dqkx.2016.520
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在三叠纪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构造-岩浆带,也是一个对于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在三叠纪形成了大量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在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花岗斑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东昆仑地区三叠纪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它们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 东昆仑与成矿有关的三叠纪花岗岩年龄为250~200 Ma,具有一个由低K系列-中K钙碱性系列向高K系列-钾玄岩系列过渡的明显趋势,240~200 Ma,A/NK比值由2.00降到1.00;(2)(87Sr/86Sr)i为0.710~0.715,εNd(t)值为-0.6~0.0,εHf(t)主要集中在-5~1,峰值为-2~-1,表明东昆仑与成矿有关三叠纪花岗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地壳物质,同时有少量的幔源物质加入;(3) 东昆仑地区在240 Ma进入后造山阶段,出现大规模的钙碱性花岗岩,220 Ma之后花岗岩大量减少,210~204 Ma出现的花岗岩以碱性A型花岗岩为主,标志着碰撞造山结束进入到板内裂解阶段.
东昆仑造山带在三叠纪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构造-岩浆带,也是一个对于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在三叠纪形成了大量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域构造运动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在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花岗斑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东昆仑地区三叠纪与成矿有关花岗岩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它们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 东昆仑与成矿有关的三叠纪花岗岩年龄为250~200 Ma,具有一个由低K系列-中K钙碱性系列向高K系列-钾玄岩系列过渡的明显趋势,240~200 Ma,A/NK比值由2.00降到1.00;(2)(87Sr/86Sr)i为0.710~0.715,εNd(t)值为-0.6~0.0,εHf(t)主要集中在-5~1,峰值为-2~-1,表明东昆仑与成矿有关三叠纪花岗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古老的地壳物质,同时有少量的幔源物质加入;(3) 东昆仑地区在240 Ma进入后造山阶段,出现大规模的钙碱性花岗岩,220 Ma之后花岗岩大量减少,210~204 Ma出现的花岗岩以碱性A型花岗岩为主,标志着碰撞造山结束进入到板内裂解阶段.
2016, 41(8): 1349-1360.
doi: 10.3799/dqkx.2016.107
摘要:
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但目前对万安盆地生物礁的识别及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带的划分尚不够深入.基于钻井和地震数据对该区的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进行了精细刻画,万安盆地中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可分为4个演化阶段:早中新世时期,碳酸盐台地初始发育,台地规模小、数量少,零星分布于盆地中部;中中新世台地发育进入繁盛阶段,主要分布于北部隆起、中部隆起及隆起周缘的斜坡之上,横向上呈东、西带状展布,此时期的生物礁以台地边缘礁和块状礁为主;至晚中新世时期,碳酸盐台地开始衰退,而生物礁类型全、数量多,包括台地边缘礁、块状礁、塔礁、点礁等;上新世以来,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全面被淹没,盆地内部不再有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演化过程,古近纪基底断裂产生的地形控制了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初始发育位置及后期发育的空间分布,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台地的衰退及淹没过程.
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油气储层之一,但目前对万安盆地生物礁的识别及碳酸盐台地沉积相带的划分尚不够深入.基于钻井和地震数据对该区的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进行了精细刻画,万安盆地中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可分为4个演化阶段:早中新世时期,碳酸盐台地初始发育,台地规模小、数量少,零星分布于盆地中部;中中新世台地发育进入繁盛阶段,主要分布于北部隆起、中部隆起及隆起周缘的斜坡之上,横向上呈东、西带状展布,此时期的生物礁以台地边缘礁和块状礁为主;至晚中新世时期,碳酸盐台地开始衰退,而生物礁类型全、数量多,包括台地边缘礁、块状礁、塔礁、点礁等;上新世以来,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全面被淹没,盆地内部不再有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碳酸盐台地的发育演化过程,古近纪基底断裂产生的地形控制了生物礁及碳酸盐台地初始发育位置及后期发育的空间分布,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沉降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了台地的衰退及淹没过程.
2016, 41(8): 1361-1375.
doi: 10.3799/dqkx.2016.108
摘要:
海南岛地处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的交界地带,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其拼合机制及精细时代一直备受争议.在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以北的晨星地区识别出一套具高εNd(t)值的火山岩,对其进行了全岩40Ar-39Ar年代学及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的全岩40Ar-39Ar坪年龄为328.1±2.6 Ma,代表了其喷发年龄;该变基性岩SiO2含量为46.92%~52.58%,具有低TiO2、低K2O、高Al2O3的特征;稀土元素丰度为15.1×10-6~28.7×10-6, 呈现N-MORB型微量元素配分曲线, εNd(t)高至9.02~9.85,显示出高度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被解释为源于受流体交代作用改造的MORB型地幔源区.综合分析表明晨星地区变基性岩的形成可能与古特提斯洋陆俯冲格局下华南与印支陆块间的弧后盆地或有限洋演变有关.
海南岛地处印支陆块和华南陆块的交界地带,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其拼合机制及精细时代一直备受争议.在海南岛昌江-琼海断裂以北的晨星地区识别出一套具高εNd(t)值的火山岩,对其进行了全岩40Ar-39Ar年代学及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的全岩40Ar-39Ar坪年龄为328.1±2.6 Ma,代表了其喷发年龄;该变基性岩SiO2含量为46.92%~52.58%,具有低TiO2、低K2O、高Al2O3的特征;稀土元素丰度为15.1×10-6~28.7×10-6, 呈现N-MORB型微量元素配分曲线, εNd(t)高至9.02~9.85,显示出高度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成因被解释为源于受流体交代作用改造的MORB型地幔源区.综合分析表明晨星地区变基性岩的形成可能与古特提斯洋陆俯冲格局下华南与印支陆块间的弧后盆地或有限洋演变有关.
2016, 41(8): 1376-1383.
doi: 10.3799/dqkx.2016.522
摘要:
页岩压裂改造过程中渗透率变化和压裂缝扩展的机理对页岩气开发压裂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页岩岩心首次加载-卸载-二次加载流-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和二次加载实验后岩心微米CT成像分析,揭示出两个重要现象:(1) 首次加载-卸载-二次加载过程,有助于提高岩心的渗透率;(2) 在二次加载过程中,岩心渗透率随轴压增加出现增加或降低不同的现象,分别对应压裂缝的有序化和方向性扩展或无序化和局部糜棱化扩展.实验获得的认识对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有两条启示:(1) 泵入-停泵-再泵入循环压裂有助于改善页岩气储层的渗透率;(2) 对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储层,压裂规模的针对性设计十分关键.
页岩压裂改造过程中渗透率变化和压裂缝扩展的机理对页岩气开发压裂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页岩岩心首次加载-卸载-二次加载流-固耦合物理模拟实验和二次加载实验后岩心微米CT成像分析,揭示出两个重要现象:(1) 首次加载-卸载-二次加载过程,有助于提高岩心的渗透率;(2) 在二次加载过程中,岩心渗透率随轴压增加出现增加或降低不同的现象,分别对应压裂缝的有序化和方向性扩展或无序化和局部糜棱化扩展.实验获得的认识对页岩储层压裂改造有两条启示:(1) 泵入-停泵-再泵入循环压裂有助于改善页岩气储层的渗透率;(2) 对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储层,压裂规模的针对性设计十分关键.
2016, 41(8): 1384-1394.
doi: 10.3799/dqkx.2016.109
摘要:
渤南洼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过程复杂,但其油气成藏时期的动力条件尚不明确.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和冰点测试技术,恢复了渤南洼陷主力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对应的地层压力.研究区沙三段烃类包裹体发黄白色和黄绿色荧光,均一温度为80~130 ℃,为明化镇中后期至今一期成藏;沙四段烃类包裹体灰黄色、黄绿、蓝绿色3种荧光,存在70~80 ℃和90~130 ℃两个温度区间,对应着东营期、明化镇初期至今两期油气充注,且以晚期充注为主.油气运聚时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第一期成藏时压力系数相对较低;第二期随着烃源岩生烃量的增加,异常压力持续增大、超压范围不断扩展,压力系数高达1.80,为大规模的油气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并控制了洼陷区油气的聚集与宏观分布.
渤南洼陷油气资源丰富,成藏过程复杂,但其油气成藏时期的动力条件尚不明确.利用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均一温度和冰点测试技术,恢复了渤南洼陷主力储层油气成藏期次及其对应的地层压力.研究区沙三段烃类包裹体发黄白色和黄绿色荧光,均一温度为80~130 ℃,为明化镇中后期至今一期成藏;沙四段烃类包裹体灰黄色、黄绿、蓝绿色3种荧光,存在70~80 ℃和90~130 ℃两个温度区间,对应着东营期、明化镇初期至今两期油气充注,且以晚期充注为主.油气运聚时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第一期成藏时压力系数相对较低;第二期随着烃源岩生烃量的增加,异常压力持续增大、超压范围不断扩展,压力系数高达1.80,为大规模的油气运移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并控制了洼陷区油气的聚集与宏观分布.
2016, 41(8): 1395-1401.
doi: 10.3799/dqkx.2016.110
摘要:
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位于水深数千米的大洋洋底,其形态、规模及电性参数难为人知,迄今尚未有由实测数据推导其电性结构的研究.依托于“大洋一号”,在大西洋洋中脊、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实施了多次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探测试验,实地采集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瞬变电磁响应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分析表明:大西洋TAG(trans-Atlantic geotraverse)热液区及西南印度洋49°4′E,37°5′S热液区内,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形似生长于洋壳内的“蘑菇”,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结构,分布于热液喷口的卤水池内,电阻率约为0.1 Ω·m,规模为50~250 m,厚度范围为20~50 m;热液烟囱直径为10~50 m,周围岩石发生热液蚀变,蚀变岩石电阻率在0.2~0.5 Ω·m,以热液通道为中心呈圈层状变化.依据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的形态特征及电性参数,矿体的电性结构模型可简化为T型异常体.
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位于水深数千米的大洋洋底,其形态、规模及电性参数难为人知,迄今尚未有由实测数据推导其电性结构的研究.依托于“大洋一号”,在大西洋洋中脊、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实施了多次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探测试验,实地采集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瞬变电磁响应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分析表明:大西洋TAG(trans-Atlantic geotraverse)热液区及西南印度洋49°4′E,37°5′S热液区内,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形似生长于洋壳内的“蘑菇”,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结构,分布于热液喷口的卤水池内,电阻率约为0.1 Ω·m,规模为50~250 m,厚度范围为20~50 m;热液烟囱直径为10~50 m,周围岩石发生热液蚀变,蚀变岩石电阻率在0.2~0.5 Ω·m,以热液通道为中心呈圈层状变化.依据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的形态特征及电性参数,矿体的电性结构模型可简化为T型异常体.
2016, 41(8): 1402-1412.
doi: 10.3799/dqkx.2016.111
摘要:
台风是短期改变海洋环境的重要动力因素,会对近岸河口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0608号台风“桑美”过境前后长江口外海域多个站位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台风过境前后长江口外海域温度、盐度、浊度等环境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台风引起的水体平流输运和垂向混合作用下,长江口外海域的温度、盐度、浊度等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表层水体的温度降低,盐度增大;底层水体温度升高,盐度降低;温跃层厚度增大,层结构强度减弱;东部海域的盐跃层基本消失,温盐跃层对营养盐垂向输运的限制减弱,导致叶绿素a浓度值升高;台湾暖流底层冷水明显向近岸涌升,近岸上升流特征更为显著,同时台湾暖流底层冷水的中心位置向东偏移;水体浊度减小,尤其是近岸水深较浅海域,细颗粒沉积物被强平流作用输运.
台风是短期改变海洋环境的重要动力因素,会对近岸河口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基于0608号台风“桑美”过境前后长江口外海域多个站位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台风过境前后长江口外海域温度、盐度、浊度等环境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台风引起的水体平流输运和垂向混合作用下,长江口外海域的温度、盐度、浊度等结构发生了较大改变.表层水体的温度降低,盐度增大;底层水体温度升高,盐度降低;温跃层厚度增大,层结构强度减弱;东部海域的盐跃层基本消失,温盐跃层对营养盐垂向输运的限制减弱,导致叶绿素a浓度值升高;台湾暖流底层冷水明显向近岸涌升,近岸上升流特征更为显著,同时台湾暖流底层冷水的中心位置向东偏移;水体浊度减小,尤其是近岸水深较浅海域,细颗粒沉积物被强平流作用输运.
2016, 41(8): 1413-1423.
doi: 10.3799/dqkx.2016.112
摘要:
自2002年7月温州珊溪水库首次发生地震后,其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但目前人们对水库地震成因了解较少.基于对库区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库区地形地貌、岩性及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分析,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库区主要断层的地质特征,并评价了其渗透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活动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库地震时间序列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珊溪水库地震活动与库区岩性、断层(尤其是库区内的双溪-焦溪垟断层)及库水特征关系密切.水库地震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凝灰岩夹砂岩、泥岩等隔水性好的层状岩层中,而渗透性较好的双溪-焦溪垟断层结构面则更利于库水下渗,这种岩体结构面组合方式一方面使库水容易沿断层结构面向深部渗透,另一方面断层结构面上的孔隙压力容易升高,因此降低了断层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应力平衡被打破,进而诱发地震.在水的渗透和地震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水库地震沿双溪-焦溪垟断层(尤其是第三分支断层)从SE向NW持续发生.
自2002年7月温州珊溪水库首次发生地震后,其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但目前人们对水库地震成因了解较少.基于对库区所处的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库区地形地貌、岩性及新构造运动特征的分析,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的方法,获得了库区主要断层的地质特征,并评价了其渗透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活动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水库地震时间序列及发震机理.结果表明珊溪水库地震活动与库区岩性、断层(尤其是库区内的双溪-焦溪垟断层)及库水特征关系密切.水库地震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凝灰岩夹砂岩、泥岩等隔水性好的层状岩层中,而渗透性较好的双溪-焦溪垟断层结构面则更利于库水下渗,这种岩体结构面组合方式一方面使库水容易沿断层结构面向深部渗透,另一方面断层结构面上的孔隙压力容易升高,因此降低了断层结构面上的正应力,应力平衡被打破,进而诱发地震.在水的渗透和地震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水库地震沿双溪-焦溪垟断层(尤其是第三分支断层)从SE向NW持续发生.
2016, 41(8): 1424-1434.
doi: 10.3799/dqkx.2016.113
摘要:
重庆雪玉洞洞内CO2浓度之高,在国内外皆罕见,但此洞穴系统碳循环特征及控制因素仍不清楚.利用土壤二氧化碳分压(PCO2-soil)、洞内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cave)、地下河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eq)、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地下河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等指标来研究雪玉洞洞内CO2浓度变化、控制因素以及地下河对洞内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雪玉洞上覆PCO2-soil雨季高,旱季低;降雨量是控制上覆PCO2-soil的重要因子.雪玉洞PCO2-cave变化规律明显,暖季高,冷季低;温度变化导致洞内外气流频繁交换是PCO2-cave突变的重要原因,地下河水CO2脱气能够在短时间内让PCO2-cave上升到较高值.雨季由于土壤CO2效应,地下河水具有低SIc、高PCO2-eq特性,矿化度较高,并且部分月份地下河水具有溶蚀性;旱季由于土壤CO2效应及降雨较少,地下河水呈现高SIc、低PCO2-eq特性,矿化度较低,以沉积为主.
重庆雪玉洞洞内CO2浓度之高,在国内外皆罕见,但此洞穴系统碳循环特征及控制因素仍不清楚.利用土壤二氧化碳分压(PCO2-soil)、洞内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cave)、地下河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eq)、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地下河水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等指标来研究雪玉洞洞内CO2浓度变化、控制因素以及地下河对洞内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雪玉洞上覆PCO2-soil雨季高,旱季低;降雨量是控制上覆PCO2-soil的重要因子.雪玉洞PCO2-cave变化规律明显,暖季高,冷季低;温度变化导致洞内外气流频繁交换是PCO2-cave突变的重要原因,地下河水CO2脱气能够在短时间内让PCO2-cave上升到较高值.雨季由于土壤CO2效应,地下河水具有低SIc、高PCO2-eq特性,矿化度较高,并且部分月份地下河水具有溶蚀性;旱季由于土壤CO2效应及降雨较少,地下河水呈现高SIc、低PCO2-eq特性,矿化度较低,以沉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