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3年  28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内蒙古多伦史前人类遗存的发现及环境意义
    田明中, 谭征兵, 吴文祥, 孙洪艳, 李志祥
    2003, 28(1): 1-5.
    摘要:
    内蒙古多伦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东南部, 10处史前人类遗存点的发现填补了该地区史前人类研究的空白.对发掘出的2 892件石器进行了较系统的统计与分析, 探讨了石器的组合特点及其演化序列, 确定其文化期为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 距今约10~ 6ka, 认为该地区史前人类的经济方式早期为采集和狩猎方式, 晚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并进一步讨论了史前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指出生态环境对史前人类的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原始农业等生产性经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奥陶纪末期层序地层学研究
    王传尚, 汪啸风, 陈孝红, 李志宏
    2003, 28(1): 6-10.
    摘要:
    为了适应高精度地层对比的需要, 特别是对相当于凝缩沉积的黑色笔石页岩相之间对比的需要, 在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之上, 根据岩石和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 在奥陶系/志留系界线附近共识别出3类层序界面: Ⅰ型界面、Ⅱ型界面和一个由δ (13 C) 的变化曲线识别出来的位于Tangyagrap tustypicus亚带之底的无沉积间断的层序界面.并据此将奥陶系五峰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而依据δ (Ce) 的变化规律, 又可以将上述2个三级层序进一步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Psq1-Psq5), 从而提高了地层划分对比的精度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及冷却史
    刘贻灿, 徐树桐, 李曙光,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2003, 28(1): 11-16.
    摘要:
    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部分属印支期扬子俯冲陆壳(下地壳) 的一部分; 大致沿磨子潭-晓天断裂附近分布的含榴辉岩、大理岩和变质橄榄岩的镁铁-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变质构造混杂岩带, 它应接近于扬子与华北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缝合线(镁铁-超镁铁质岩带以北), 而五河-水吼剪切带则可能代表扬子俯冲陆壳内部的1条拆离带或滑脱带.冷却史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峰期变质后初期(2 30~ 2 10Ma) 仅抬升到下地壳水平, 因而未经历降温过程并具有比大别山南部榴辉岩较低的抬升速率, 峰期变质后较慢的抬升速率及相应的近于等温或局部升温阶段也许是造成大别山北部榴辉岩与南部超高压带中榴辉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 也许是研究区榴辉岩很少见有保留早期超高压变质证据的重要原因
    放射性元素集中于上地壳的原因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池顺良
    2003, 28(1): 17-20.
    摘要:
    地热学和陨石学的研究都指出, 地球上放射性热源浓度随深度指数衰减.但为何会存在这样的分布特征仍是地球科学的疑谜.通过地球排气现象的研究指出, 正是类地行星及小行星演化中的排气作用, 将放射性元素带到了类地行星及小行星的表面; 而且演化时间越长的类地行星, 深部的放射性元素也越少.目前流行的地球动力学理论是以地球内部的热为根本动力的学说, 地球深部放射性热源数量的稀少对“热机动力机制”提出了质疑.由于地球动力学依靠的能源只有地球内部的热和地球自转动能2种, “地球自转动力机制”应更多地被重视和研究
    西藏定日一带侏罗系硅化木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张雄华, 李德威, 袁晏明, 肖兰斌
    2003, 28(1): 20-20.
    摘要:
    13X沸石对Ni2+吸附性能的实验研究
    肖万, 马鸿文, 杨静, 王英滨
    2003, 28(1): 21-25.
    摘要:
    在静态条件下, 实验研究了13X沸石的用量、温度、时间、溶液pH值、初始Ni2+质量浓度对Ni2++ 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室温下, 13X沸石对Ni2++ 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5min, 对Ni2++ 的最大吸附量为4 9.7mg/ g沸石; 静态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方程式; 13X沸石对Ni2++ 的吸附机理为离子交换吸附和表面络合吸附
    矿物吸附金的实验研究及其在红土型金矿形成中的意义
    王燕, 谭凯旋, 刘顺生, 陈梦熊
    2003, 28(1): 26-30.
    摘要:
    Au(Ⅲ)-氯化物和Au(Ⅰ)-硫代硫酸盐被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针铁矿、褐铁矿及黄铁矿的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矿物对AuCl4-的吸附作用显著大于Au(S2O3)23-, 粘土矿物对金的吸附能力, 蒙脱石 > 高岭石 > 伊利石; 含铁矿物中, 黄铁矿 > 针铁矿 > 褐铁矿.矿物对金的吸附作用与矿物结构和金的存在形式有关, 即受矿物表面基、金组分的稳定性和位阻的影响; 天然雨水中所含微量H2O2是Au、黄铁矿等不同矿物氧化-还原的催化剂, 可加速地表岩(矿)石的风化氧化过程和Au的溶解与迁移.雨水对红土中的Au具有一定的淋滤浸取能力.红土型金矿形成于富Cl-、SO42-的酸性、氧化的水化学环境, 含金黄铁矿等硫化物的氧化不仅直接导致了Au的溶解和酸的释放, 而且其反应产物Fe3+、S2O32-等为Au的氧化、溶解和迁移提供了氧化剂和络合剂, 并促进Au的溶解和迁移; Au主要以硫代硫酸络合物、氯化络合物及其水合物的形式进行迁移; 硫代硫酸根的氧化和风化壳下部的还原作用是导致金络合物失稳、Au被其他矿物吸附和沉淀富集的主要因素.矿物对金的吸附在红土型金矿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Ⅱ)
    於崇文
    2003, 28(1): 31-40.
    摘要:
    笔者根据其所提出的“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是一切地质现象的本质与核心”的自然哲学理念将地质科学的学科体系划分为地球物质的成分与结构、地质作用、地质学场与地质系统的演化等四大基本领域, 它与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相对应(表 2).笔者将其已发表的地质科学的复杂性理论“地质作用的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应用于研究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 着重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基础理论问题的实质及其理论与研究方法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剖析.目的是通过将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作为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新视角对古老而常新的地质科学进行再认识, 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 并实现地质科学向精确科学的跨越, 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萤石Sr、Nd同位素对地幔成矿流体的指示意义
    许成, 黄智龙, 刘丛强, 漆亮, 李文博, 管涛
    2003, 28(1): 41-46.
    摘要:
    萤石是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 其形成贯穿了整个稀土成矿过程, 因此同位素的研究对探讨萤石和稀土成矿流体的来源具有重要的价值.矿区6件萤石样品的Sr、Nd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差异.结合围岩(碳酸岩-正长岩, 花岗岩)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表明, 不同颜色、来自不同矿石类型、具有不同REE类型的萤石为同源产物, 稀土成矿流体来源于富集地幔, 与区内碳酸岩-正长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塔里木南缘元古代变质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古塔里木板块中元古代裂解的证据
    张传林, 赵宇, 郭坤一, 董永观, 王爱国
    2003, 28(1): 47-53.
    摘要:
    超大陆裂解是当今地学研究最前沿课题.通过研究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构造带前寒武纪变质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及Sm-Nd同位素特征, 探讨古塔里木板块的中元古代大陆裂解构造事件.该套变质火山岩组合下部以变质酸性火山岩(流纹岩夹部分晶屑凝灰岩)为主, 夹少量玄武岩, 上部为玄武岩夹少量条带状大理岩.基性火山岩w(SiO2)为42.34%~49.55%, w(Na2O+K2O)为2.63%~8.81%.下部玄武岩w(Na2O)/w(K2O)值为0.54~1.5, 为钾玄岩系列, 稀土总量高, 且轻稀土富集, 平均w(La)n/w(Yb)n值为3.45, δ(Eu)为0.69~0.91, 具弱至中等的Eu负异常, 微量元素具有碱性板内玄武岩特征; 上部玄武岩w(Na2O)/w(K2O)为5.11~17.89, 为拉斑系列, 轻重稀土没有明显分异, δ(Eu)在0.81~1.13之间, 基本没有Eu异常, w(La)n/w(Yb)n平均为1.69, 配分曲线与大洋拉斑玄武岩一致, 微量元素显示LILE(如Rb、Ba、Th)富集, HFSE与大洋拉斑玄武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反映从早到晚由碱性-钙碱系列逐渐向拉斑系列演化.在上部玄武岩中获得(1 200± 82.3)Ma的Sm-Nd等时线年龄.认为该套变质火山岩记录了古塔里木板块在中元古代大陆裂解的构造过程.
    黄骅盆地南部前第三系基底中的逆冲构造
    漆家福, 杨池银
    2003, 28(1): 54-60.
    摘要:
    黄骅盆地南部前第三系构造层中广泛发育有逆冲构造.其中西部的逆冲构造带以逆冲堆叠背形构造和逆冲叠瓦扇构造为主, 中部以楔冲双重构造和低角度盲冲或顺层滑脱构造为主, 东部以高角度板状逆冲叠瓦构造为主.这些逆冲构造带都表现为由SE向NW-MNW方向的逆冲, 而且由构造样式推测的拆离滑脱深度是由西向东逐渐加深, 表明在深层可能有一条向南东倾斜的拆离断层将它们连锁在一起, 构成统一的逆冲构造系统.从卷入逆冲构造的地层的地质时代推测, 逆冲构造主要是在早—中三叠世盆地发育之后、侏罗—白垩纪盆地形成之前形成的, 并在早—中侏罗世盆地发育过程中又有进一步活动.逆冲构造形成后又受到中—新生代时期的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的叠加和改造.控制黄骅盆地老第三纪伸展盆地的形成和演化的沧东断层的某些地段, 在前第三纪时期曾经是一条逆冲断层.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异常低压体系及其成因机制
    解习农, 焦赳赳, 熊海河
    2003, 28(1): 61-66.
    摘要: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十屋断陷发育异常低压体系, 实测的地层压力梯度介于0.005~0.008 MPa/m.研究结果表明异常低压体系的形成既与地温梯度的降低有关, 又与新生代该区的地层抬升和剥蚀有关.此外, 天然气扩散作用对局部异常低压体系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区地层压力系统演化经历了从异常高压向异常低压演化过程, 这一过程决定了盆地不同演化时期的水流系统及其油气运聚特征, 从而使得十屋断陷具有石油成藏早且主要分布于断陷边缘、天然气成藏晚且主要分布于断陷中央的成藏特点.
    孤岛油田高含水期储油层物理特征
    姚光庆, 关振良, 陆先亮, 刘建民
    2003, 28(1): 67-70.
    摘要:
    孤岛油田馆陶组细粒砂岩储层表现为粗孔大喉高渗特点, 储层孔隙结构分6种类型.砂岩中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I/S)和高岭石(K)为主, 储层存在速敏和水敏现象.油田特高含水期与开发初期、中高含水期比较, 砂岩渗透率成倍增加; 泥质含量和束缚水含量明显降低.受河流沉积相带的控制, 4种河道微相单元储层物理特征变化较大.
    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林社卿, 邱荣华, 李永林, 赵德力
    2003, 28(1): 71-77.
    摘要:
    着重用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探讨了焉耆盆地侏罗系油气藏的成藏时间和期次.油源对比表明八道湾组是主力烃源岩层, 三叠系烃源岩对八道湾组原油有一定贡献; 油气经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后, 沿断层通道向上进入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盆地经历了2次生烃, 侏罗纪末期为主要生烃期, 第三纪晚期为次要生烃期.储层流体包裹体分布特征、均一温度和组分特征、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和油气成熟度分析都显示了焉耆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的2次成藏作用, 即晚侏罗世以八道湾组低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1期成藏事件和侏罗纪末期以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2期成藏事件.受储层流体包裹体和自生伊利石形成机理的控制, 第三纪晚期生烃、成藏事件在流体包裹体和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年代学上均没有记录.侏罗纪末期是主要成藏期, 第三纪晚期是调整成藏和定型期.
    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研究
    刘晓峰, 解习农
    2003, 28(1): 78-86.
    摘要:
    利用钻井泥岩声波测井资料和实测地层压力资料, 分析了东营凹陷流体压力系统的结构和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单井的压力-深度曲线呈现出“二段式”, 即上段正常压力系统(正常压实带) 和下段异常压力系统(欠压实带).剖面和平面压力系统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 东营凹陷压力系统呈现环状结构, 即内环为超高压系统, 中环为高压系统, 外环为常压-低压系统.中环高压系统和内环超高压系统构成了封闭的巨型超压封存箱复合体, 因其与沙河街组三、四段活跃的烃源岩有着成因的联系, 故称之为烃源岩-超压封存箱复合体(SR-OPCC).受渗透性砂岩层、断层及盐构造等压力输导系统的影响, 封存箱内产生压力分隔现象, 形成了若干个由压力输导系统联系的次级超压封存箱.概括了封存箱-压力输导系统-封存箱组合模式.烃源岩-超压封存箱复合体(SR-OPCC) 的存在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太古宙—元古宙过渡分界及成矿动力体制转换
    邓军, 孙忠实, 王建平, 王庆飞, 王喜臣, 燕长海
    2003, 28(1): 87-96.
    摘要:
    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较窄、测年数据偏新和混乱, 极大遏制了地球早期基础地质的深入研究.通过太古宙与元古宙分界标志和过渡标志的确定, 将太古代—元古代间动力体制转换类型划分为4种: 挤压体制向扩张体制转换; 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间转换; 水平主压应力场转换; 地幔柱体制向板块构造体制转换.太古代与元古代间动力体制转换产物主要为真核生物、放射性元素、岩浆、矿产, 各自形成时限可达(3~5) × 108 a.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不应以单一年代划分, 而是一个渐变过渡的界线, 可初步确定在2.2 0~2.80Ga之间.太古宙—元古宙界线的划分应与地球动力学和构造体制等重大事件相联系, 此研究为探求早期深部成矿作用带来新的启迪
    睡莲类植物ITS nrDNA序列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唐先华, 张晓艳, 施苏华, 钟扬, 赖旭龙
    2003, 28(1): 97-101.
    摘要:
    睡莲类植物是目前植物分子系统学与进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类群.核基因组的ITS区是核核糖体(nrDNA) 转录单位的一部分.测定和分析了5个属的7种睡莲类植物的核核糖体ITS序列, 并与GenBank中提取的相关序列进行了组合分析, 初步获得了睡莲类植物的2个ITS系统树, 结果也支持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有关金鱼藻处于较原始位置的观点.
    直流电阻率测深中二维反演程序对三维数据的近似解释
    熊彬, 阮百尧, 黄俊革
    2003, 28(1): 102-106.
    摘要:
    直流电阻率测深剖面数据解释最好的方法是二维反演, 这是由于它反演速度快, 而三维反演则需要很多的实测数据、很长的计算时间.而且通过对几种三维模型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结果的研究, 发现尽管对无走向的良导矿体, 二维反演方法所圈定的异常中心与真实矿体中心有一定的误差, 但基本上还是能反映矿体的真实形态和中心位置.当矿体具有一定的走向长度时, 则无论对高阻矿体还是良导矿体二维反演的效果都很好.
    西藏易贡大滑坡成因探讨
    吕杰堂, 王治华, 周成虎
    2003, 28(1): 107-110.
    摘要:
    2000年4月9日, 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札木弄沟发生了体积超过3×108 m3的特大规模滑坡, 这是该沟100年(1900—2000年)来发生的第2次大规模滑坡.在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基础上, 结合地质、气象、地震等资料, 对札木弄沟100年内2次发生特大规模滑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表明这2次滑坡是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水文和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结果还显示, 札木弄沟已进入下一个物质与能量积累过程, 在适当的外部条件作用下, 有可能再次发生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