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5年  30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南海ODP1148站中中新世(12~18.3Ma)天文调谐的年代标尺
    田军, 汪品先, 成鑫荣, 李前裕
    2005, 30(5): 513-518.
    摘要:
    ODP1148站深海沉积岩心的磁化率记录显示出较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 中新世和渐新世的深海地层物性参数具有很强的斜率周期.Shackleton et al.利用这一规律, 以北半球高纬太阳辐射曲线作为天文调谐的目标, 以ODP154航次的深海沉积岩心的磁化率记录作为调谐对象, 将磁化率的极大值与北半球天文辐射的极小值相对应, 建立了14~34 Ma的天文调谐的年代标尺.采用相同的方法, 利用南海北部ODP1148站深海沉积岩心的磁化率记录和北半球高纬太阳辐射曲线建立了南海中中新世天文调谐的年代标尺.调谐后的磁化率记录显示了很强的斜率周期和较强的岁差周期, 并与太阳辐射在这2个记录上高度相关, 此外偏心率周期在磁化率记录中也较显著.调谐后1148站的浮游有孔虫事件年龄与ODP154航次采用相同的天文调谐方法获取的事件年龄异常接近, 而与传统方法获取的生物地层事件年龄有较大差距,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利用天文调谐的方法建立中新世深海地层年代标尺的可行性.
    认识偏心率周期的地层古气候意义
    李前裕, 田军, 汪品先
    2005, 30(5): 519-528.
    摘要:
    介绍了偏心率周期在地层和古气候研究方面的新发展.现有地球轨道模式对250Ma以来的轨道运算误差能控制在0.2%之内, 使基于偏心率周期来划分地层年代成为可能.新的国际标准地层年代表以405ka长偏心率周期为基础来划分主要地层界线.新生代将包括E1-E162偏心率长周期, 底界年龄(65.5±0.3) Ma.这一地层年代表的建立, 标志着轨道地层学时代的到来.偏心率的100ka短周期和405ka长周期在诸多地质记录中都有反映, 特别是来自深海钻孔的物理化学古气候指标.很多古气候重大事件往往发生在偏心率周期的弱振幅时期, 表明弱振幅时期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碳储库、冰盖和海平面变化、电磁场, 以及区域构造重组等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碳同位素在偏心率周期上与地球轨道驱动相关, 且常领先于氧同位素的变化, 表明热带碳循环过程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晚上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深部水团演化
    黄宝琦, 翦知湣, 赵泉鸿, 汪品先
    2005, 30(5): 529-533.
    摘要:
    对南海北部大洋钻探184航次1146站晚上新世以来底栖有孔虫属种组合的Q型因子分析, 发现底栖有孔虫组合以2.1Ma, 1.5Ma和0.7Ma为界, 分为Stilostomella-Globocassidulina subglobosa-Nodogenerina, Bulimina alazanensis, Uvigerina perigrinaMelonis barleeanus-Globobulimina affinis-Bulimina aculeata4个组合.结合底层水溶解氧含量和浮游、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分析, 认为底栖有孔虫组合的变化是南海底层水影响所致, 以及南海北部表层和底层海水营养盐含量变化的共同结果.
    南海西南部晚更新世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特征
    郑范, 李前裕, 陈木宏, 邵磊, 乔培军, 成鑫荣, 向荣
    2005, 30(5): 534-542.
    摘要:
    对湄公河口外MD01-2392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 并采用FP-12E转换函数、MAT现代类比法及温跃层转换函数的计算, 结合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揭示了南海南部晚更新世近500k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特征.发现冰期MIS12、MIS8、MIS2-4冬季表层水温明显高出相邻的间冰期, 特别是间冰期MIS9、MIS5、MIS1表层水温都较低.温跃层在MIS5与MIS1最浅, MIS9其次.主要表现在浮游有孔虫深层高营养种的含量增高, 表明上升流增强.间冰期的低水温很可能主要是由于上升流影响所致, 当然表层盐度由于多雨而降低也可能影响到间冰期的水温估算.冰期时较高的表层水温, 喜暖高盐型次表层种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的大量繁殖, 说明冰期时南部海区受来自北部强冬季风的制约使上升流活动减弱, 海平面降低后与邻区通道的关闭也造成水体置换明显减弱, 可能有淡水盖层发育, 最终导致上层海水分层增强和冬季表层水温保持相对较高.晚更新世时期的南海南部由于冰期低海平面造成半封闭的海盆环境和季风变化, 是影响其浮游有孔虫对冰期旋回响应与北部和开放大洋不同的根本原因.
    南海沉积物漫反射光谱反映的220ka以来东亚夏季风变迁
    刘连文, 郑洪波, 翦知湣
    2005, 30(5): 543-549.
    摘要:
    对南海越南岸外“太阳号”95航次17954孔220ka以来的沉积样品进行了漫反射光谱分析, 并从中提取F1和F2两个主因子及亮度和红度等漫反射光谱特征值, 发现漫反射光谱F1值和亮度反映了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 而漫反射光谱F2值和红度反映了沉积物中的铁氧化物含量, 后者可用作东亚夏季风的替代性指标.17954孔沉积物的漫反射光谱F2值显示, 倒数第二次冰消期东亚夏季风快速增长时间约在129ka; 本次工作还发现东亚夏季风在两次冰消期前的氧同位素2阶段和6阶段晚期各有一个异常强盛的时期.漫反射分析结果显示东亚夏季风主要受控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 并明显地受低纬地区气候的影响.
    白令海北部陆坡100ka来的古海洋学记录及海冰的扩张历史
    王汝建, 李霞, 肖文申, 陈荣华
    2005, 30(5): 550-558.
    摘要:
    白令海北部陆坡B2-9柱状样中生源组分的研究显示, 自MIS5.3期以来表层生产力指标的粗组分和蛋白石含量呈阶梯状增加, 反映表层生产力阶段式的增长.全新世表层生产力达到最高, 并且MIS3.2~2期高, 比MIS5.3~3.3期最低.高有机碳含量对应于高C/N比值, 显示有机碳混合来源, 不能作为表层生产力的指标.MIS5.1, 3.3~3.2期和全新世高的有机碳含量和C/N比值反映间冰期陆源有机物质输入量的增加.MIS5.3期至中全新世, 不断增加的陆源砂级和粉砂级颗粒组分说明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冷, 陆架海冰在不断扩张.伐冰碎屑和碳屑颗粒冰期、间冰段和末次冰消期升高, 而间冰期降低, 反映冰期白令海陆架海冰扩张和间冰期海冰消融的过程.冰期海冰扩张与北美大陆气候的相互关联, 揭示了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白令海海冰扩张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西太平洋暖池区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刘传联, 成鑫荣, 王汝建, 翦知湣, 吴晓光
    2005, 30(5): 559-564+603.
    摘要:
    对西太平洋暖池区MD97-2140柱状样1.75Ma以来的钙质超微化石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超微化石δ18O值与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 δ18O值在变化趋势和周期上都具有明显相似性.根据超微化石δ18O值也可以划分出59个氧同位素期, 1748ka到900ka期间超微化石δ18O值的变化周期以41ka为主, 而850ka到6ka期间则以100ka为主.这说明超微化石氧同位素分析可以像有孔虫氧同位素分析一样在大洋地层学和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超微化石δ13C值变化则呈现阶段性变化的特点, 以900ka, 480ka和250ka时间面为界, 可分四大阶段.同时, MD97-2140柱状样超微化石δ13C值的这种变化规律与邻近ODP807站揭示的海水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极为相似, 意味着超微化石δ13C值是反映海水初级生产力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海LGM以来的古海洋学记录
    丁旋, GuichardF., BassinotF., 魏明军
    2005, 30(5): 565-572.
    摘要:
    弗洛勒斯海位于印度尼西亚穿越流通道上, 它的古海洋学特征对于理解LGM以来穿越流活动历史, 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弗洛勒斯海SHI9011岩心δ18O、δ13C、浮游有孔虫组合及碳酸盐含量等古海洋学记录的研究, 认为研究区沉积速率不高, 生物生产力却并不低于高沉积速率的近陆地区.冰期时海平面下降, 陆源物质输入量增加, 使得古生产力上升.冰消期终止期IA海平面快速上升, 陆源营养物质供应减少, 同时穿越流活动增强, 抑制了下部水体向上运动, 古生产力开始下降.8~6ka前后, 强烈的东南季风使得研究区上升流活动增强.
    近8ka东亚冬季风变化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记录
    肖尚斌, 李安春, 陈木宏, 刘敬圃, 蒋富清, 李铁刚, 谢强, 向荣, 陈忠
    2005, 30(5): 573-581.
    摘要:
    尝试从陆架上寻找全新世高分辨率的东亚季风替代性指标和记录.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中部的PC-6孔进行AMS14C年龄测试和粒度分析, 综合沉积构造、沉积层序与海平面变化讨论该孔的沉积环境, 其下、中、上段分别对应于前滨、近滨和与现今环境基本一致的浅海沉积环境.因上段的沉积作用主要受控于东海冬季沿岸流, 通过粒级-标准偏差分析, 提取了相对应的粒度组分或粒度子体, 该组分的平均粒径被用来作为研究东亚冬季风演化的替代性指标.分析表明, 由此方法建立的PC-6孔上段粒径时间序列, 较完整地反映了近8ka来东亚古季风的演化.东亚冬季风的变化呈现出3个各具特点的阶段7.6~5.1kaB.P.为中等强度的高频率波动; 5.1~1.7kaB.P.以多期、较频繁的强盛活动为特点; 1.7~0kaB.P.为稳定而较弱的时期.由PC-6孔指示的东亚冬季风活动的强盛期, 均在不同区域和材料的记录中找到了相对应降温的证据, 说明气候变化的区域性以至全球性联系.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粒度组分变化的古环境应用
    向荣, 杨作升, 郭志刚, SaitoY., 范德江, 肖尚斌, 陈木宏
    2005, 30(5): 582-588.
    摘要:
    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 根据标准偏差变化检出了B2孔含有4个粒度组分 > 65.6、65.6~10.5、10.5~1.3和 < 1.3μm, 其中 > 65.6μm粗组分含量很低, 主要是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生源沉积.各组分平均粒径和粒度含量随孔深的变化显示了65.6~10.5μm组分在B2孔含量较高(21%~30%), 变化最明显, 是该孔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度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 其变化恢复的近2k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证明65.6~10.5μm粒度组分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
    黄土剖面古土壤和生物化石14C测年对比
    杨明生, 张虎才, 丁虎, 雷国良, 樊红芳, 常凤琴, 李斌, 张文翔, 牛洁, 陈玥
    2005, 30(5): 589-596.
    摘要:
    精确、可靠测定古土壤和生物化石年代是重建环境变化过程、探讨人地关系的关键.研究古土壤中不同组分年代的异同对于分析土壤中碳附存状态和碳储存库十分重要.对甘肃省榆中县境内兴隆山典型黄土剖面采集的动物化石、土壤无机质、土壤有机质3个样品进行常规14C和AMS测年, 发现同一地层相同点样品不同组分的测年结果相差悬殊, 样品无机质比其有机质年龄(3682±70) a偏老2624a.对其14C测年可靠性对比分析发现, 常规14C和AMS对骨骼和牙齿化石测年相差仅为13a, 校正为日历年后几乎相等, 认为实验室产生的误差很小, 而碳的来源、组成及其“死碳”混入的比例是影响测年结果的主要因素.化石年龄与土壤有机质年龄之间的差别, 揭示该剖面可能存在持续时间达千年以上的沉积间断.由于同一层位骨化石、土壤有机质、土壤无机质14C测年结果差异, 在进行化石年代确定、考古及古文明研究、生态植被恢复、土壤无机碳存储库研究中, 年龄的界定应选择相应的测年数据.
    冲绳海槽末次盛冰期孢粉组合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邓韫, 郑卓, SucJ.P., BerneS.
    2005, 30(5): 597-603.
    摘要:
    冲绳海槽西陆坡末次冰期的高沉积速率为高分辨率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DGKS-9602钻孔通过氧同位素年代对比, 总长931cm的岩心保存了相当于氧同位素阶段13的沉积记录.孢粉分析的结果表明, OIS1和OIS三阶段松属花粉含量占优势, 平均含量达65%以上, 而OIS2阶段松属百分含量明显降低, 草本植物花粉含量增加, 超过50%.松属与蒿属等草本花粉间的相互消长指示了海平面的升降, 并与氧同位素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似.末次盛冰期中国东部大陆架覆盖的植被以草地为主, 由于冲绳海槽在末次盛冰期时的绝大部分沉积物质与大陆架的剥蚀作用有关, 来自长江中上游山地较远距离带来的物质和山地花粉相对减少.与中国东部尘土花粉结果对比发现, 现代东海表层蒿属与禾本科比值(A/P) 所指示的纬度正好与长江中下游平均纬度相当, 而冲绳海槽末次盛冰期的A/P比值所指示的陆地环境比现代高7个纬度, 证明末次盛冰期植被带南移, 与前人陆地记录的结果相吻合.
    东营凹陷盐-泥层构成及其特征
    刘晓峰, 解习农, 姜涛, 张成
    2005, 30(5): 604-608.
    摘要:
    含盐层序原始沉积的典型特征是盐类岩石与超压泥岩等构成互层的多韵律结构.盐和泥作为一个整体, 与纯粹的厚层的盐或泥相比, 其塑性变形能力和行为具有特殊性.针对这一特点, 提出了盐-泥层和盐-泥构造的概念.盐-泥层是指盐类岩石与超压泥岩呈互层的沉积层序, 具有一定的塑性或流动性.盐-泥构造是由盐-泥层的流动变形而形成的一类构造样式.盐-泥层的概念在含盐盆地中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准噶尔盆地流体输导格架及其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
    邹华耀, 郝芳, 张柏桥, 陈建平
    2005, 30(5): 609-616.
    摘要:
    准噶尔盆地是一个大型叠合盆地, 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演化历史、流体动力学环境、流体输导格架和油气充注历史.盆地西北缘处于正常压力环境, 发育自源岩至圈闭的断裂-不整合面贯通型流体输导格架, 主要油气聚集期为三叠纪-侏罗纪.由于高效流体输导网络的发育, 西北缘油气聚集期与主力源岩生排烃期一致, 是该盆地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域.盆地中部断裂密度低, 深、浅部断层被三叠系白碱滩组区域封闭层分隔, 在超压发育前和超压积蓄期为双断分隔型流体输导格架, 超压的发育导致地层发生水力破裂和封闭性断层的开启, 从而形成断裂-水力破裂连通型流体输导格架, 构成流体和二叠系源岩生成油气的穿层运移通道.由于地层水力破裂及其控制的断裂-水力破裂连通型流体输导格架的形成晚于主力源岩的主生油期, 盆地中部油气的主要聚集期晚于主力源岩的主生油期, 且原油的成熟度较高.研究证明, 输导格架控制区域性流体动力学环境、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油气的充注层位和充注历史.
    油气运移聚集定量化模拟
    乔永富, 毛小平, 辛广柱
    2005, 30(5): 617-622.
    摘要:
    动态再现油气运移聚集过程的难点在于运移聚集模型的建立.传统的基于达西定律的油气运聚模拟有其局限性, 而采用流线模拟模型, 基于浮力驱动, 跟踪计算油气运移轨迹流线, 并将关于油气运聚的一些公认的地质模型转化成定量化的数学模型, 体现在模拟中, 实现了油气在非均匀介质中的充注动态过程模拟.基于此模拟结果, 可进行区带资源评价, 同时为地质家解释油气运移主通道提供一个可视化的直观的分析工具.实际模拟计算表明, 该定量化模型合理可靠, 能够满足实际地质分析需要.
    安徽巢湖地区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分带及其全球对比
    赵来时, 童金南, M.J.Orchard, 左景勋
    2005, 30(5): 623-634.
    摘要:
    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处于下扬子碳酸盐岩缓坡较深水区域, 地层序列完整、清晰, 各类化石是区域乃至全球最为丰富、序列最为完整的, 是研究国际早三叠世年代地层最经典地区之一.对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平顶山北坡剖面、马家山南剖面系统采样和精细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结果表明, 下三叠统至少可以划分为8个牙形石带, 建立了在华南具有代表性的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 自下而上为(1) Hindeodustypicalis带; (2) Neogondolellakrystyni-Neogondolellaplanata带; (3) Neospathoduskummeli带; (4) Neospathodusdieneri带; (5) Neospathoduswaageni带; (6) Neo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带; (7) Neospathodus homeri带; (8) Neospathodus anhuinensis带.并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 为建立下三叠统印度阶与奥伦尼克阶界线的全球层型(GSSP) 提供可靠依据.
    黄姜皂素纤维渣的氯化锌热解特性
    张彩香, 王焰新, 甘义群
    2005, 30(5): 635-638.
    摘要:
    探讨氯化锌活化黄姜皂素纤维渣的机理, 应用TG-FTIR联用技术考察了黄姜皂素纤维渣的氯化锌热解特性.不同的配比、氛围及升温速率对热解均有影响.低温氧化有利于活性炭的形成, 但高温氧气的存在对炭体烧失较大; 氯化锌与原料的配比越高, 对原料的侵蚀性越强, 采取相应的活化温度较低; 升温速率越低越有利于原料中有机质蓄积热量热解, 相应的活化温度也越低; 红外光谱图也表示挥发分产物的出现与热重分析相符, 没有时间滞后现象.因此, 确定制备活性炭的初步工艺为先在300℃左右低温炭化, 再在保护气氛中(如N2) 500℃左右活化, 升温速率10K/min左右.工业生产条件下, 活化温度最高不宜超过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