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8年  33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附表)
    靳松, 张利,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吕新前, 李春忠
    2008, 17(6).
    摘要: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广西昆仑关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附表)
    谭俊, 魏俊浩, 李水如, 王忠铭, 付乐兵, 张可清
    2008, 17(6).
    摘要:
    昆仑关岩体位于广西南丹-昆仑关燕山期花岗岩带西南端,岩石类型为黑云母花岗岩.岩相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具高硅、富碱和铝、低磷和钛的特点,SiO2含量为68.13%~72.61%,K2O/Na2O比值介于1.28~1.69之间,铝指数A/CNK=0.72~1.28,属准铝质-强过铝质岩石.富集Ga、Rb、Th、U、Pb等元素,而强烈亏损Ba、Nb、Sr、P和Ti.稀土元素具明显负Eu异常,总体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V”形配分模式.昆仑关古民单元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93±1 Ma,形成于晚白垩世. 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南丹-昆仑关花岗岩带是华南西南端一条重要的铝质A型花岗岩带,控岩断裂构造为NW向南丹-昆仑关深大断裂.岩石学及主量和微量元素(含稀土)特征表明岩体侵位于后碰撞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结合研究范围在晚白垩世的构造背景及区域应力场匹配组合关系,认为其与印度板块在该时期北移所引起的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所导致的弧后拉张有关,与浙闽沿海A型花岗岩或碱性岩分别代表了匹配构造体制下的两条A型花岗岩带.
    青藏高原及邻区三阶段构造演化与成矿演化
    李德威
    2008, 33(6): 723-742.
    摘要:
    青藏高原具有典型的三分时空结构和3种尺度动力学体系.青藏高原由3个构造结调整的3个盆山体系组成, 北部、东部和南部3个盆山体系分别受控于古亚洲洋及西伯利亚、西太平洋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 经历了前寒武纪超大洋一超大陆耦合、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早期自北而南的洋陆耦合和板内盆山耦合三大构造发展过程, 形成于地核流层驱动的地核(或全球) 动力学过程、地幔流层驱动的地幔(或岩石圈) 动力学过程和地壳流层驱动的地壳(或大陆) 动力学过程, 构成历史地球系统动力学系统.青藏高原不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 而是形成于下地壳流动驱动的板内盆山作用, 可分为以中、新生代有序向南迁移式构造隆升、水平运动、地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为特征的板内造山阶段和以脉动式快速隆升、垂直运动、地理作用和环境变化为特征的均衡成山阶段.构造谱系决定了成矿谱系, 区域构造叠加演化造成地壳成熟度的不断增加和矿床密集度的不断提高.青藏高原3个构造成矿演化阶段包括1.8~1.4Ga、500~420Ma、300~260Ma、180~120Ma、65~30Ma、23~7Ma等6个主金属成矿期, 1.8~1.4Ga超大陆裂解事件形成与深地幔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大红山式海相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铁铜矿、金川式与镁铁-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浆矿床, 500~420Ma、300~260Ma和180~120Ma特提斯裂解环境下形成罗布莎式地幔剪切-改造脉型(豆荚状) 铬铁矿床、呷村式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等, 180~120Ma、65~30Ma和23~7Ma是青藏高原自北而南板内伸展环境下大规模成矿期, 形成驱龙式斑岩铜矿床、哀牢山式剪切带型金矿床、金顶式陆相盆地沉积型铅锌矿床, 构成一个完整的地球系统成矿动力学演化体系.
    广西昆仑关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谭俊, 魏俊浩, 李水如, 王忠铭, 付乐兵, 张可清
    2008, 33(6): 743-754.
    摘要:
    昆仑关岩体位于广西南丹-昆仑关燕山期花岗岩带西南端, 岩石类型为黑云母花岗岩.岩相学及化学成分显示其属高钾钙碱性岩系, 具高硅、富碱和铝、低磷和钛的特点, SiO2含量为68.13~72.61, K2O/Na2O比值介于1.28~1.69之间, 铝指数A/CNK=0.72~1.28, 属准铝质一强过铝质岩石.富集Ga、Rb、Th、U、Pb等元素, 而强烈亏损13a、Nb、Sr、P和Ti.稀土元素具明显负Eu异常, 总体呈现轻稀土富集的右倾"V"形配分模式.昆仑关古民单元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为93±1Ma, 形成于晚白垩世.矿物组成及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南丹-昆仑关花岗岩带是华南西南端一条重要的铝质A型花岗岩带, 控岩断裂构造为NW向南丹一昆仑关深大断裂.岩石学及主量和微量元素(含稀土)特征表明岩体侵位于后碰撞阶段的张性构造环境.结合研究范围在晚白垩世的构造背景及区域应力场匹配组合关系, 认为其与印度板块在该时期北移所引起的古太平洋板块高角度俯冲所导致的弧后拉张有关, 与浙闽沿海A型花岗岩或碱性岩分别代表了匹配构造体制下的两条A型花岗岩带.
    内蒙古固阳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曾俊杰, 郑有业, 齐建宏, 代芳华, 张刚阳, 庞迎春, 武彬
    2008, 33(6): 755-763.
    摘要:
    内蒙古固阳地区西营子花岗岩体属于钙碱性系列, 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其岩石地球化学具有与adakite岩相似的特征.这些岩石的SiO2含量均大于56 (57.28~66.63), Al2O3含量均大于15 (15.93~18.04), MgO含量为1.14~3.47, 富钠、贫钾, Na2O/K2O在1.16~1.97之间, Sr含量高(446~582μg/g), 均大于400μg/g, Sr/Y比值为31.32~103.74, 大于20~40, 低Y (5.61~17.4μg/g, 小于18μg/g)和Yb (0.42~2.06μg/g, 仅1个样品大于1.9μg/g), 具弱Eu正异常, 无明显的Eu负异常; 稀土元素分异强烈, 属轻稀土元素富集型; Sr具明显的正异常而Nb的负异常亦较为明显.利用激光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 对固阳地区埃达克质花岗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定年, 其同位素年龄为281.9±3.1Ma (MSWD=3.3), 形成于早二叠世.该地区埃达克岩的发现, 为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提供了新的线索, 对研究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地球动力学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解决内蒙古及古亚洲洋研究中长期争论的地质问题提供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靳松, 张利, 钟增球, 周汉文, 向华, 曾雯, 刘锐, 吕新前, 李春忠
    2008, 33(6): 764-774.
    摘要: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大理岩类组成, 其中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SiO2变化于52.89~75.03, TiO2为0.48~1.05, Al2O3为9.19~20.3, ∑REE为(149~323)×10-6, δEu为0.34~0.80, (La/Yb)N为7.96~15.6, 具中等-强烈铕负异常, 轻、重稀土分异明显; 石英岩类的SiO2变化于95.49~97.44, ∑REE很低, 在(8.89~15.1)×10-6, δEu=0.63~0.81.原岩性质及构造环境分析表明, 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原岩主要是杂砂岩和粘土岩等, 石英岩的原岩为硅铁质沉积岩.所有变沉积岩的原岩均以长英质成分为主, 具有上地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部分样品显示有古老沉积物的加入; 它们形成于岛弧-活动陆缘环境, 成熟度不高, 属于近源沉积, 与本地区华夏地块基底下部变质岩系岩石(古元古代的天井坪组、八都群、陈蔡群、麻源群)具有相似的物源.
    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特征与海洋环境
    陈木宏, 张兰兰, 张丽丽, 向荣, 陆钧
    2008, 33(6): 775-782.
    摘要:
    南海拥有较齐全的边缘海地理地貌与生态环境, 沉积物中保存的放射虫种类繁多, 个体丰富.本文采用数理统计与聚类分析方法, 对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定量分析, 以期获得可靠的放射虫组合与分布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 放射虫组合在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分布大致可区分为5种类型: 陆架浅水区型、陆坡珊瑚礁区型、中央海盆区型、南部富营养区型和夏季上升流区型, 它们分别对应于特有的海洋环境, 并由含有某些优势种类的放射虫群落所组成.进一步分析还表明, 南海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分别表现为3个不同生态环境的海区: 北部海区受陆源影响较为明显; 中部海区被中央水团、海底火山活动和夏季上升流活动所控制; 南部海区总体上属于典型的珊瑚礁海洋环境, 生态与沉积环境明显优越于北部海区.南海表层沉积物中放射虫的组合分布特征较好地响应和反映了所在海区的生态环境与沉积条件, 是探讨古海洋环境的重要依据.
    寒武纪三叶虫Oryctocephalus indicus(Reed, 1910)的蜕壳
    陈贵英, 韩乃仁, 赵元龙
    2008, 33(6): 783-792.
    摘要:
    描述了产于黔东南剑河县中寒武统凯里组中上部的19块中寒武统底部标志化石--印度掘头虫Oryctocephalus indicus (Reed, 1910) 蜕壳标本, 其中大部分缺失头盖, 其余外壳保存完好.对其蜕壳过程进行了探讨, 认为蜕壳程序如下: 头甲以小于90°角下弯, 导致背壳沿头、胸接合处裂开; 面线张开, 自由颊与头盖裂开; 虫体恢复平伸状态, 头盖旋转; 三叶虫携老壳向前爬行, 并将已与自由颊和胸甲裂开的头盖顶翻于头甲前方; 虫体继续向前爬行, 并将头盖扒向两侧; 虫体向前爬行并不断颤动, 最终脱掉老壳.被脱掉的老壳胸尾相连, 腹边缘-唇瓣板与自由颊基本位于原位, 与“Phacopid式蜕壳”或“Salter式埋藏”明显不同.
    南海北部17937岩心四万年来古环境变化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李丽, 王慧, 汪品先
    2008, 33(6): 793-799.
    摘要:
    以分子有机地球化学为手段对南海北部四万年来的古环境古气候研究表明, U37k’-SST表层水温在冰期、间冰期平均范围分别为27℃和24℃, LGM与全新世温差达4.5℃; 以高分子量烷烃所代表的陆源物质输入和长链不饱和酮化合物所代表的海洋初级生产力都呈现冰期高、间冰期低特征, 表明冰期时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和海洋表层生产力的提高; 正构烷烃C31/C27记录了南方大陆的植被由冰期时草本植物占优势向间冰期时木本植物占优势的转变.说明南海在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的不稳定性, 和海陆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在古环境古气候研究中的巨大潜力.
    准噶尔盆地中部油气藏调整与再聚集规律
    史建南, 邹华耀, 李平平, 刘建章
    2008, 33(6): 800-806.
    摘要:
    我国叠合盆地具多期构造叠加、油气多期充注、晚期定位的石油地质特征.为了客观认识准噶尔盆地中部原生油气藏在喜山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调整改造样式与再聚集规律,通过有机包裹体颗粒指数分析、测井/试油成果对比、储层物性相关性研究及数值模拟实验分析,认识到现今油气藏储层物性与含油性关系复杂,古今油水界面不一致,识别出调整保存、调整残留/余、调整散失3种油气藏调整类型,模拟了油气优势调整路径,总结出准噶尔盆地中部调整型油气藏的再聚集机理与分布规律.
    晋城煤层气藏成藏机制
    王生维, 章泽军, 乌效鸣, 唐江林, 张典坤, 杨青雄, 韩兵, 刘旺博, 徐娅玲
    2008, 33(6): 807-812.
    摘要:
    通过晋城煤层气的规模开发、压裂煤层气井的解剖、井下煤层瓦斯抽放、构造地应力场研究、煤储层大裂隙系统“CT”式解剖与煤层气封闭保存条件研究, 发现3#煤储层内部存在大量煤层气包, 构造微破裂作用促使煤层气包之间广泛合并联通, 煤层气包内部储层的非均质性弱化, 渗透率增加, 煤层气包内部的游离气体比例增加, 流体压力系统边界逐渐清晰并形成煤层气藏. 揭示煤层气藏的成藏机制, 认识煤层气藏的内部细节特征, 促进了该区的煤层气开发技术进步, 提高了井下煤层瓦斯的抽放效率.
    辽东硼矿的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式
    王翠芝, 肖荣阁, 刘敬党
    2008, 33(6): 813-824.
    摘要:
    为了解辽东硼矿的成矿机制及建立成矿模式, 分析了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区域变质作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等四大控矿因素, 发现含硼岩系具富硼特征, 容矿岩石具富镁特点并可成为硼质的沉淀剂, 含硼岩系中硼在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活化形成含硼热液, 含硼热液在有利的构造空间交代镁质岩石即可形成镁硼酸盐型硼矿.含硼岩系、镁质容矿岩石是硼矿形成的物质基础, 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构造活动是硼矿形成的必要条件.辽东硼矿成矿模式为原始火山-沉积初始富集和部分熔融含硼热液交代镁质岩石.
    深水沉积层序特点及构成要素
    蒋恕, 王华, WeimerPaul
    2008, 33(6): 825-833.
    摘要:
    本文在回顾当前国际上深水沉积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结合在墨西哥湾深水研究的成果系统描述了深水沉积的定义、形成机理、深水沉积层序及深水沉积构成要素的特点.深水沉积主要是在重力流作用下深水环境的沉积,主要形成于相对水平面下降和早期上升的时期,主要分布在低位体系域中.深水层序以凝缩段为边界,块状搬运沉积最早形成并直接位于层序界面上,其上被河道-天然堤沉积所覆盖.典型深水沉积的要素主要由河道、天然堤及越岸沉积、板状砂、块状搬运沉积等构成,这些沉积要素时空上有序地分布.深水河道是物源的主要通道和沉积的重要场所,从上游至下游河道弯曲度增加,能量逐渐减弱.侧向迁移明显,垂向上由富砂的顺直河道演化为相对富泥的弯曲河道.天然堤及越岸沉积以泥质为主,天然堤沿河道呈楔状分布,其近端砂岩含量高,地层厚且倾角较陡; 远端砂岩含量低,地层薄且平缓,侧向连续性好但垂向连续性差.板状砂主要为深水扇前缘非限制性沉积,可分为块型和层型.块型侧向连续性好,同时垂向连通性高.层型侧向连续性好,垂向连通性差.块状搬运沉积主要是低水位期坡上沉积物失稳形成的各类滑塌体及碎屑流,其对下伏地层侵蚀明显,分布广泛,变形构造常见,可作为油气良好的封盖层.
    松辽盆地盆西斜坡白垩系姚家组下切谷充填结构
    辛仁臣, 李桂范, 向淑敏
    2008, 33(6): 834-842.
    摘要:
    白垩纪青山口组沉积末期至姚家组沉积初期,松辽盆地发生了湖平面大幅度下降,湖区大规模萎缩,形成了SSQq-qn和SSQy-n之间的二级层序界面.这一时期,西部斜坡普遍暴露,缺失了三级层序SQqn4和SQy1地层,并在齐齐哈尔古水系的作用下在西部斜坡的北部形成了下切谷.下切谷长约70km,宽约20km,呈NW-SE延伸.在SQy23层序水进域,下切谷逐渐被充填.下切谷发育区SQy23水进域的地层厚度明显高于相邻区域,在沉积走向上的高地层厚度梯度带反映了下切谷的边界.下切谷充填序列具有多期旋回性特征,一个完整的短期充填旋回的底界为侵蚀面,侵蚀面之上依次发育泥砾岩、具交错层理含陆源砾石和泥砾中-细粒砂岩、具波纹层理粉砂质泥岩和泥岩.充填下切谷的不同短期旋回的砂体在空间上具有叠瓦状结构.在倾向剖面上,砂体沿下切谷底界面逐层叠置超覆,向盆地方向分叉并尖灭在泥岩中,反映了河-湖共同作用.在横剖面上,砂体呈透镜状错叠.早期的砂体主要发育于相对深谷部位,相对高部位以泥质充填为主,后期的砂体不受原始深谷限制.在SQy23最大湖泛期,下切谷内以泥质充填为主.
    近断层强地震动预测中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
    王海云, 谢礼立, 陶夏新
    2008, 33(6): 843-851.
    摘要:
    提出了近断层强地震动预测中建立活断层上设定地震有限断层震源模型的方法和步骤.首先,根据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调查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资料,确定活断层的空间方位和滑动类型; 然后,根据地震定标律确定活断层的宏观震源参数; 第三,将高强体模型与k平方滑动模型相结合,产生断层破裂面上的混合滑动分布.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与1994年Northridge地震断层类型、矩震级(Mw6.7)基本一致的设定地震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最后,将预测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与基于地震学的、使用动力学拐角频率的地震动随机合成方法相结合,预测了1994年Northridge地震近断层12个基岩台站的加速度时程,并和实际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和步骤建立的有限断层震源模型是可行、实用的.
    元谋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定量分析
    卢海峰, 何仲太, 赵俊香, 马保起, 王瑞
    2008, 33(6): 852-860.
    摘要:
    ETM影像揭示了元谋断裂以左行剪切走滑为主, 局部张剪或压剪的性质.利用1:5万地形图和影像图内冲沟、山脊等地貌位错估测了元谋断裂一平浪-江边段晚第四纪活动性, 详细调查实测并分析了研究区断错地貌和构造剖面, 获取的该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活动强度, 与估测结果一致.结果显示, 元谋断裂一平浪-江边(金沙江边) 段最新活动时间为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 其中一平浪-大龙潭一带, 水平滑动速率约2.0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0.07mm/a; 木莲旧-秧田井一带, 水平滑动速率接近0.53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0.06mm/a; 乐胜古-江边一带, 水平滑动速率接近1.32mm/a, 垂直滑动速率为0.03mm/a.综合分析表明, 该段断裂晚第四纪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1~2.0mm/a, 以走滑运动为主.
    地震波传播的褶积微分算子法数值模拟
    李信富, 李小凡
    2008, 33(6): 861-866.
    摘要:
    为了解决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中的速度与精度的匹配及局部信息与全局信息的耦合等问题, 该文借助新推出的基于Forsyte广义正交多项式的褶积微分算子, 将计算数学中的Forsyte多项式褶积微分算子应用到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中.复杂非均匀介质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该方法同时具有广义正交多项式褶积微分算子的高精度和有限差分短算子算法的高速度.通过对算子长度的调节及算子系数的优化, 可同时兼顾波场解的全局信息与局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