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35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青藏高原新生代地质专辑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及其对构造隆升的响应
    张克信, 王国灿, 骆满生, 季军良, 徐亚东, 陈锐明, 陈奋宁, 宋博文, 梁银平, 张楗钰, 杨永锋
    2010, 35(5): 697-712. doi: 10.3799/dqkx.2010.085
    摘要:
    在系统分析青藏高原新生代98个残留盆地类型、形成构造背景、岩石地层序列的基础上, 对青藏高原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及上新世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进行了讨论: (1)古新世—始新世: 松潘—甘孜和冈底斯带为大面积构造隆起蚀源区.塔里木东部、柴达木、羌塘、可可西里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的构造压陷湖盆-冲泛平原沉积.高原西部和南部为新特提斯海.(2)渐新世: 冈底斯—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大范围沉积缺失, 指示上述地区大面积隆升.沿雅江自东向西古河形成(大竹卡砾岩).西昆仑和松潘—甘孜地区仍为隆起蚀源区.塔里木、柴达木、羌塘、可可西里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构造压陷湖盆沉积.塔里木西南部为压陷盆地滨浅海沉积.渐新世末塔里木海相沉积结束.(3)中新世: 约23 Ma时高原及周边不整合面广布, 标志高原整体隆升.塔里木、柴达木及西宁—兰州、羌塘、可可西里等地区主体表现为大面积的构造压陷湖盆沉积; 约18~13 Ma高原及周边出现中新世最大湖泊扩张期.约13~10 Ma期间, 藏南南北向断陷盆地形成, 是高原隆升到足够高度开始垮塌的标志.(4)上新世: 除可可西里—羌塘、塔里木、柴达木等少数大型湖盆外, 大部分地区为隆起剥蚀区.由于上新世的持续隆升和强烈的断裂活动, 使大型盆地的基底抬升被分割为小盆地, 湖相沉积显著萎缩, 进入巨砾岩堆积期, 是高原整体隆升的响应.高原从古近纪的东高西低格局, 经历了新近纪全区的不均衡隆升和坳陷, 最终铸就了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青藏作为一个统一的高原发生了重大的地貌反转事件.
    从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的时空差异性看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
    王国灿, 张克信, 曹凯, 王岸, 徐亚东, 孟艳宁
    2010, 35(5): 713-727. doi: 10.3799/dqkx.2010.086.
    摘要:
    在总结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剥露过程时空差异性的基础上, 揭示青藏高原的扩展与高原形成过程.古新世—始新世(65~35 Ma)为受逆冲推覆作用控制不同层次的岩石抬升剥露, 蚀源区主要位于甜水海、祁连山、松潘—甘孜—巴颜喀拉和冈底斯等地区; 羌塘—可可西里—柴达木以及西宁—临夏地区为低海拔冲泛平原区; 西北部和南部地区保持为残留海沉积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25~17 Ma)藏南地区(冈底斯及北喜马拉雅)强逆冲推覆导致地壳强烈加厚, 在其后约17~12 Ma间因均衡作用而获得现在的地表高海拔; 腹地的羌塘—可可西里主体为前陆盆地发育期; 北缘边缘山系现代盆—山地貌格局雏形形成.中新世中晚期(13~7 Ma)以冈底斯—北喜马拉雅高海拔的原始高原为核心, 高原向北扩展.高原腹地羌塘—可可西里地区盆地发生区域性的抬升, 并达到相当高的海拔高度; 北缘系列山系进一步崛起于盆地之上, 现代盆—山地貌格局基本形成.上新世以来高原以冈底斯—北喜马拉雅为核心快速向北扩展; 腹地的羌塘—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广大地区发生整体地表抬升达到现今海拔高度; 北缘系列山脉加剧抬升, 并向盆地方向扩展, 在平均海拔增大的基础上, 地貌反差也加剧; 南部喜马拉雅地区在逆冲和气候的双重控制下, 地貌反差加剧, 系列大于7 000 m的异常高海拔山体形成.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的粘土矿物学特征
    洪汉烈, 王朝文, 徐耀明, 张克信, 殷科
    2010, 35(5): 728-736. doi: 10.3799/dqkx.2010.087
    摘要:
    为探究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演化, 对青藏高原不同部位的盆地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古新世阶段—始新世阶段时期, 青藏高原古气候以行星风系居主导地位, 青藏高原北部以温暖和季节性干旱为特征.柴达木地区在~36 Ma的降温事件则明显早于全球降温事件(~34 Ma)近2 Ma.在渐新世(34~23 Ma)期间, 古气候以干旱炎热为特征, 但气温相对要低于始新世.在中新世—上新世(23.0~2.6 Ma)期间, 青藏高原北缘的柴达木、循化盆地均在~21.5 Ma发生气候变冷事件, 而8~7 Ma的气候变化事件遍及整个青藏高原.在藏南的吉隆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的叶城盆地, ~1.8 Ma之前的盆地沉积物中仍然有相当高含量的蒙脱石, 说明这些地区在~1.8 Ma之前, 虽然总体上气候变冷、变干, 但仍然处于一种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
    东昆仑造山带新生代早期构造事件的碎屑裂变径迹年代学证据
    王岸, 王国灿, 张克信, GarverI. John
    2010, 35(5): 737-746. doi: 10.3799/dqkx.2010.088
    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作为青藏高原北部地貌向北衰减的第一条构造地貌边界,其新生代构造过程是检验和揭示板块碰撞远程变形效应、机制及空间拓展过程的关键.基于东昆仑造山带系统的碎屑锆石裂变径迹测试分析,揭示东昆仑造山带新生代早期构造演化过程,为板块作用远程效应过程提供年代学证据.碎屑裂变径迹分析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前新生代地层在埋藏后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以前的差异性退火作用(约300~200℃),峰值年龄解析获得最年轻峰值年龄(P1)主体集中在42~59 Ma,代表了东昆仑造山带锆石裂变径迹差异性退火作用的结束年龄.区域性热历史重建及区域资料一致表明,古新世—始新世阶段,东昆仑造山带发生了区域性构造隆升作用,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后随即成为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壳)变形的前缘,这进一步暗示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地壳变形具有明显的刚性块体特征,而现今地壳流动变形特征可能是地壳分层加厚、多圈层多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札达盆地碎屑裂变径迹揭示的盆山耦合过程
    孟艳宁, 王国灿, 张克信, 王岸
    2010, 35(5): 747-758. doi: 10.3799/dqkx.2010.089
    摘要:
    札达盆地是中新世9.5 Ma以来发育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沉积厚度、砾石成分和古流向分析显示札达盆地新生代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的阿伊拉日居山系.札达盆地系列样品碎屑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构显示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年龄区间, 分别为12.6~15.3 Ma(P1峰值年龄)与19.8~22.2 Ma(P2峰值年龄).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滞后时间(lag time)与沉积时代对比分析显示, P1和P2峰值年龄为快速冷却事件的静态峰, 与北部阿伊拉日居地区基岩U-Pb年代研究揭示的热事件时间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因此, 札达盆地碎屑裂变径迹年龄两个峰值年龄区间记录了源区阿伊拉日居的两次构造事件, 可能对应于喀喇昆仑断裂在中新世的两次强烈的构造活动.综合碎屑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信息, 估算源区在32.6~9.5 Ma之间的平均冷却速率是15.4 ℃/Ma, 上新世末期—第四纪(3.6~1.4 Ma)之间再次发生了一次快速的隆升剥露事件.札达盆地中新生代沉积地层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构与喀喇昆仑断裂东南段阿伊拉日居的热事件年龄格局吻合, 从碎屑裂变径迹年代学角度揭示了造山带地区的盆山耦合过程.
    西藏南部吉隆盆地中新世—早更新世孢粉组合带及其地质意义
    徐亚东, 张克信, 王国灿, 向树元, 江尚松, 陈奋宁
    2010, 35(5): 759-773. doi: 10.3799/dqkx.2010.090
    摘要:
    吉隆盆地为高喜马拉雅中新世晚期约10 Ma时期形成的一个南北向断陷盆地, 其东侧为同沉积正断层, 沃马剖面位于盆地沉降中心的东南部.在该剖面下部新发现一套中新世巨厚砾岩层(旦增竹康组).通过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研究得出吉隆盆地控盆断裂早期活动时间为13.4±1.9 Ma, 源区12~11 Ma发生构造热事件, 据此推算出吉隆盆地初始裂陷后开始沉积的底界年龄约为10 Ma.综合前人在吉隆盆地得出的7.20~1.67 Ma古地磁测年值, 可得出吉隆盆地旦增竹康组年龄为10.0~7.4 Ma, 沃马组年龄为7.40~1.67 Ma.根据孢粉组合带和孢粉组合反映的植物类型和古环境变化, 沿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带和9个孢粉组合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吉隆地区古气候变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 (1)组合带Ⅰ和孢粉组合1~2, 为温暖偏干环境的常绿与落叶针阔叶混交林, 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中新世(10.0~7.0 Ma); (2)组合带Ⅱ和孢粉组合3~7, 为寒冷干旱环境的落叶针叶林, 期间存在一次暖湿气候的波动, 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中新世晚期-早上新世(7.0~3.3 Ma); (3)组合带Ⅲ和孢粉组合8~9, 为温凉偏干的气候下生长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构成的针阔叶混交林, 地层对比时代为晚上新世(3.30~1.67 Ma).
    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渐新世—上新世沉积相分析与沉积演化
    张楗钰, 张克信, 季军良, 骆满生, 陈奋宁, 徐亚东, 王岳明
    2010, 35(5): 774-788. doi: 10.3799/dqkx.2010.091
    摘要:
    位于循化盆地南缘的积石镇羊圈贡拜—西沟上庄剖面发育连续完整的晚渐新世—上新世地层, 从老至新依次出露渐新统—中新统他拉组、中新统咸水河组(中庄段、上庄段、东乡段)和中新统—上新统临夏组(柳树段和何王家段).沉积相分析认为, 他拉组以冲积扇相为主, 咸水河组以富含膏盐层的咸化湖相—三角洲前缘相为主, 临夏组以湖相—三角洲前缘相夹水下扇相为主.通过对沉积序列中古流向的系统测量和分析, 揭示他拉组、咸水河组沉积期的古水流方向多在SE-NW之间, 结合物源分析, 表明当时西秦岭北缘逆冲带和拉脊山逆冲带均已隆起并遭受剥蚀成为循化盆地沉积物的物源供应区; 而在临夏组沉积期, 古水流以NWW为主, 推测循化盆地东部的积石山隆起成为物源的主要供应区.剖面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分析结果印证了对剖面沉积相的划分, 并指示盆地沉积时期的三角洲前缘和水下扇发育区存在牵引流.
    西藏吉隆盆地沃马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邱海鸥, 孙文, 汤志勇, 张克信, 宋虎跃
    2010, 35(5): 789-802. doi: 10.3799/dqkx.2010.092
    摘要:
    通过对西藏吉隆盆地沃马剖面上变价元素Fe、Mn的赋存形态分析, 根据变价元素不同赋存形态含量与古气候的关系, 探讨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的环境变迁历程.应用元素地球化学原理, 参考常规常量元素指标和测年资料, 确定了该剖面10.0~1.7 Ma来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该剖面地层沉积时的地球化学环境历经强还原状态到弱氧化状态再到还原状态的变化过程, 其对应古气候呈现由干冷转向暖湿再到干冷的变化.
    青海循化盆地新近纪磁性地层学
    季军良, 张克信, 强泰, 寇晓虎, 陈奋宁, 徐亚东, 路晶芳, 林启祥
    2010, 35(5): 803-810. doi: 10.3799/dqkx.2010.093
    摘要:
    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研究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演化的重要地区.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循化盆地西沟剖面新近纪河湖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建立了西沟剖面约14.6~5.0 Ma沉积物的磁极性年代框架.沉积相的分析表明, 循化盆地在约14.6~5.0 Ma期间总体上处于充填萎缩阶段.西沟剖面巨厚层砾岩首次出现的时间约为7.3 Ma前, 应是青藏高原东北部快速隆升的沉积响应.这与青藏高原在约8.0 Ma前快速隆升的时间相近, 进一步说明约8.0 Ma前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具有准同时性.
    青海循化盆地23.1~5.0 Ma沉积地层中常量、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古气候演变
    叶荷, 张克信, 季军良, 梁美艳, 张键钰, 徐亚东, 陈奋宁
    2010, 35(5): 811-820. doi: 10.3799/dqkx.2010.094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循化盆地南缘的循化县积石镇羊圈贡拜-西沟上庄剖面, 出露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他拉组、咸水河组和临夏组, 总厚1 047 m.在野外地层剖面详细实测与沉积相研究基础上, 系统采集地球化学样品进行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 该剖面沉积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和TFeO(Fe2O3+FeO), 4者平均含量之和在80%以上.剖面沉积物中元素平均含量与上部陆壳(UCC)元素平均含量比揭示了研究区在23.1~5.0 Ma期间总体较为干旱寒冷的气候环境特征.根据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 CIA)、Rb/Sr、Ti/Sr、CaO/Sr比值的变化划分为4个气候演变阶段: (Ⅰ)23.1~17.0 Ma为冷干的气候阶段, 分为Ⅰ1(23.1~21.8 Ma)回暖的半干旱气候期和Ⅰ2(21.8~17.0 Ma)变冷变干的气候期; (Ⅱ)17.0~13.0 Ma为暖湿的气候阶段; (Ⅲ)13.0~8.5 Ma为凉湿的气候阶段; (Ⅳ)8.5~5.0 Ma为冷干的气候阶段, 分为Ⅳ1(8.5~7.0 Ma)波动的气候转型期和Ⅳ2(7.0~5.0 Ma)转冷旱化的气候期.循化剖面常量、微量元素分布记录的循化盆地及周边地区的气候演化受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
    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沃马组介形虫动物群
    陈奋宁, 徐亚东, 江尚松, 周修高
    2010, 35(5): 821-827. doi: 10.3799/dqkx.2010.095
    摘要:
    根据在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新近纪地层沃马组中获得丰富的介形类化石, 鉴定识别出介形虫9属37种, 其中8个未定种, 根据介形虫动物群在地层剖面上的分布规律, 建立了2个介形虫组合带, 自下而上为: Ilyocypris pentanoda-Qaidamothere vena组合带和Leucocythere mirabilis-Leucocytherella组合带.通过对研究区介形虫组合带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同层位的介形虫组合对比, 将沃马组的时代厘定为中新世晚期—早更新世.
    循化盆地中新世沉积物粘土矿物的特征及其古气候指示
    王粉丽, 洪汉烈, 殷科, 徐耀明, 张克信, 张楗钰
    2010, 35(5): 828-838. doi: 10.3799/dqkx.2010.096
    摘要:
    为揭示循化盆地沉积物对古气候及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指示作用,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方法对循化盆地中新世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成、微观形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为主, 绿泥石、高岭石和坡缕石含量较低; 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及伊利石结晶度变化特征指示, 在23.1~21.2 Ma期间, 古气候以温暖潮湿为主; 21.2~14.3 Ma期间古气候以冷干为主, 出现短暂的相对暖湿时段; 14.3~10.6 Ma期间, 古气候以相对暖湿为主; 10.6~9.3 Ma时期, 气候以冷干为主; 9.3~5.2 Ma期间, 气候虽有冷干与暖湿波动, 但总体上以暖湿为主.在21.2 Ma和5.8 Ma时期发生的明显强降温事件, 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有关.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大红沟古近纪孢粉组合序列与地层对比
    路晶芳, 宋博文, 陈锐明, 张楗钰, 叶荷
    2010, 35(5): 839-848. doi: 10.3799/dqkx.2010.097
    摘要:
    通过分析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地区大红沟剖面古近纪孢粉化石记录, 揭示该地区古新世-渐新世存在多次冷暖干湿波动.大红沟剖面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 路乐河组上部的Quercoidites-Ephedripites-Meliaceoidites属于晚古新世-早始新世; 路乐河组上部到下干柴沟组底部的Quercoidites-Piceaepollenites-Meliaceoidites属于中始新世; 下干柴沟组中部的孢粉组合是Ephedripites-Qinghaipollis-Nitrariadites的时代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上干柴沟组下部的孢粉组合Ephedripites-Chenopodipollis-Nitrariadites时代为渐新世中期; 上干柴沟组上部的孢粉组合Betulaepollenites-Ephedripites-Pinus的时代为渐新世晚期.大红沟剖面孢粉组合与西北地区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西宁—民和盆地的孢粉组合可以进行较好的对比.
    青海循化盆地晚更新世沉积序列与古气候
    韩芳, 张克信, 韦一, 季军良, 徐亚东, 陈奋宁, 寇晓虎
    2010, 35(5): 849-856. doi: 10.3799/dqkx.2010.098
    摘要:
    河流阶地作为河谷中常见地貌, 其堆积物特征对气候变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循化黄河Ⅲ级阶地剖面沉积特征、粒度、磁化率、孢粉以及光释光测年的研究, 初步厘定循化黄河Ⅲ级阶地形成时代为75 ka.循化盆地晚更新世气候演化可以大致划分为6个阶段: 120~114 ka, 气候暖湿; 114~105 ka, 气候较为干冷; 105~98 ka, 气候较暖湿; 98~85 ka, 气候转为温凉; 85~75 ka, 气候暖湿; 75~63 ka, 气候干冷.这6个阶段分别与MIS5e-4段相对应.
    青藏高原东缘都江堰湖相沉积MIS3a阶段的快速气候变化记录
    林晓, 常浩, 李云涛, 向树元, 王国灿
    2010, 35(5): 857-866. doi: 10.3799/dqkx.2010.099
    摘要:
    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MIS3a)是青藏高原较为特殊的暖湿时期, 为了解这一时期高原东缘的气候变化细节, 利用AMS14C定年和粒度、总有机碳、正构烷烃等环境代用指标提取了四川都江堰湖相沉积剖面的相应记录.经过校正后的日历年龄显示此剖面沉积于43.6~34.6 kaBP期间, 记录了千年尺度的D-O旋回事件, 其分布时段分别为: DO11(43.6~41.8 kaBP), DO10(41.8~39.2 kaBP), DO9(39.2~37.7 kaBP), DO8(37.7~35.5 kaBP), DO7(35.5 kaBP~未见顶).该剖面总有机碳曲线与南京葫芦洞石笋和格陵兰冰心(GRIP)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表明, 该区域气候记录对全球高纬地区的冰量变化和亚洲季风演化具有响应; 而中纬度太阳辐射岁差对该区域气候波动的控制作用较强导致了细节上存在差异.
    四川若尔盖大骨节病区水环境致病因素
    甘义群, 郭欣欣, 王焰新
    2010, 35(5): 867-872. doi: 10.3799/dqkx.2010.100
    摘要:
    为了从水环境的角度阐述大骨节病的成因机制, 以大骨节病高发的四川省若尔盖县为研究区, 系统采集了作为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样38件, 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发现水中的常规组分和微量组分都偏低, 且饮用地表水较地下水更容易患病.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 表明水环境中多种组分含量异常是导致病发的重要因素, 并从水动力和水化学方面解释了其组分含量异常的原因.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结合当地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进一步揭示了大骨节病发生机制与饮用水中P、F、Se和Mn 4种组分的含量密切相关, 饮用水中这4种组分含量越低, 大骨节病的发病率就越高.
    拉萨河流域地表径流氢氧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余婷婷, 甘义群, 周爱国, 刘存富, 刘运德, 李小倩, 蔡鹤生
    2010, 35(5): 873-878. doi: 10.3799/dqkx.2010.101
    摘要:
    为了探析径流过程中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子, 利用2008年拉萨河流域地表径流中δ18O和δD的监测数据以及相关气象和水文资料, 初步研究了流域δ18O和δD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 (1)拉萨河流域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且干流体现了较明显的蒸发效应; (2)河水偏正的d过量参数特征指示了冰雪融水的补给特征; (3)季风降水期间, 拉萨河流域由高程效应和水平距离所造成的δ18O递减率约为0.16‰·(100 m)-1; (4)大循环尺度下, 流域内河水呈现了明显的大陆效应.研究表明高海拔地区地表径流氧氘同位素分布特征能够有效示踪流域水文循环过程, 并提供古高度变化研究的稳定同位素证据.
    "巫山黄土"粒度特征及其对成因的指示
    李长安, 张玉芬, 袁胜元, 邵磊, 江华军, 周耀, 牛志军, 赵小明, 涂兵
    2010, 35(5): 879-884. doi: 10.3799/dqkx.2010.102
    摘要:
    为了探讨"巫山黄土"的成因, 对剖面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 "巫山黄土"主要由 < 50 μm的颗粒组成, >50 μm的砂级以上颗粒平均含量为16.9%;作为风尘"基本粒组"的10~50 μm的粗粉砂平均含量达43.1%, 为众数粒组; 5~10 μm的细粉砂颗粒含量平均为14.5%;<5 μm的粘土颗粒含量平均为25.5%, 为次众数粒组.粒度参数、频率曲线与典型风尘沉积物相似, 显示为典型的风积成因; 粒度参数的C-ML-MA-M图等粒度象分析及结构参数散点图与现代河流沉积物差别明显, 而与长江中下游分布的下蜀土却基本一致.判别分析结果绝大部分为负值, 显示了风积成因为主、个别层位受到水流作用改造的成因特征.
    "巫山黄土"的磁组构特征及成因
    张玉芬, 李长安, 邵磊, 罗昊, 蒋维杰, 牛志军, 赵小明, 涂兵
    2010, 35(5): 885-890. doi: 10.3799/dqkx.2010.103
    摘要:
    为了探讨"巫山黄土"的成因类型, 对新近发现的"巫山黄土"进行了磁组构测试和磁化率主轴特征分析, 并与长江现代沉积物以及长江中游一带分布的风积黄土和"砂山"的磁组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1)"巫山黄土"的κPFLE值与风积黄土和"砂山"接近, 却明显低于长江现代沉积物的相应值; (2)在磁组构参数F-L关系图上, "巫山黄土"的数据点多集中于坐标原点附近, 与长江中游一带风积黄土和"砂山"的特征也类似, 均指示了沉积动力相对比较弱的沉积环境.而长江现代河流沉积物的数据点却主要分布于F轴附近, 反映长江现代河流沉积物的FL发育; (3)"巫山黄土"的磁化率最大主轴特点也与长江中游风积黄土和"砂山"的接近, 偏角的方向比较分散, 长轴的倾角为36°~38°, 短轴的倾角为37°~39°, 而长江现代河流沉积物的磁化率最大主轴偏角的方向比较稳定, 并且长轴的倾角一般小于10°, 短轴的倾角大于80°; (4)"巫山黄土"样品的T值介于-1~1之间, 而长江现代河流沉积物的T值却主要以大于1为主.综合看来, "巫山黄土"的磁组构特征与长江中游一带的风积黄土和"砂山"接近, 指示了其风积成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