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0年  25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南海更新世以来Botryocyrtis scutum(放射虫)的丰度变化及其地层和古海洋学意义
    王汝建, AbelmannAndrea, 黄宝琦
    2000, 25(6): 553-556.
    摘要:
    试图通过南海更新世以来3个柱状样中Botryocyrtis scutum (放射虫) 的研究, 探讨其地层和古海洋学意义. 根据南海更新世以来3个柱状样中Botryocyrtis scutum的丰度变化与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研究发现, 氧同位素18期以来Botryocyrtis scutum丰度变化与氧同位素记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其丰度变化随冰期与间冰期旋回而波动.冰期丰度降低, 间冰期丰度增加.其丰度变化基本上与氧同位素记录一样, 反映了冰期与间冰期旋回, 并且可以作为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工具.
    大别—苏鲁区残余超高压构造及其动力学意义
    索书田, 钟增球, 游振东, 周汉文
    2000, 25(6): 557-563.
    摘要:
    根据构造学及岩石学研究并结合已有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地质意义分析证明, 现在观察到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区域构造框架, 主要是在三叠纪中朝与扬子克拉通碰撞期后(200~170 Ma) 伸展体制和角闪岩相条件下形成的. 残余的同碰撞及超高压构造只保留在较大的榴辉岩及其他超高压变质岩体内部. 以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岗和何家湾、安徽省岳西县碧溪岭及江苏省东海等地区的榴辉岩为例, 分析描述了具弱面理的块状榴辉岩、超高压剪切带和A型褶皱等残余超高压构造. 强调指出, 只是这些早期的构造记录才反映大陆碰撞阶段的构造环境及相对运动学特征. 据此提出一个运动学模型, 表示三叠纪(240~210 Ma) 扬子克拉通向北俯冲于中朝克拉通之下并与其发生斜向碰撞的动力学格局.
    合成沸石分子筛处理有机物废水的应用前景
    熊宁
    2000, 25(6): 564-564.
    摘要:
    辉绿岩脆-塑性变形转化的高温高压实验研究
    金淑燕, 孙天泽, 徐实昆, 张培春
    2000, 25(6): 565-572.
    摘要:
    以天然叶腊石为传压介质, 在温度800~100 0℃、围压0.6~1.0 GPa和应变速率10-4~10-5 s-1条件下, 对Maryland辉绿岩的脆性-塑性转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10-4~10-5 s-1应变速率和固定围压1.0 GPa条件下, 当温度低于800℃时, 岩石变形为典型脆性破裂; 温度高于1000℃时岩石变形以准稳态蠕变为主; 温度在800~950℃之间, 岩石变形从脆性破裂向准塑性流动转化.温度变化对岩石脆-塑性转化影响敏感度高于压力变化对变形的敏感度.显微构造观察显示, 辉绿岩脆-塑性转化以稀疏弥漫状共轭塑性流动网络为特征.
    大别超高压变质过程中部分熔融作用的地球化学约束
    凌文黎, 张宏飞, 高山, 钟增球, 韩吟文, 徐启东
    2000, 25(6): 573-578.
    摘要:
    报道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西部麻城四道河榴辉岩-围岩剖面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成果, 对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在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进行了探讨. 研究表明, 榴辉岩原岩性质类似于N-MORB, 其长英质围岩可分为TTG片麻岩和含石榴石花岗岩; 两类长英质围岩Sm -Nd同位素特征与其寄主的榴辉岩相似; REE特征、w (Nb)/w (Ta) 比值、Nd同位素组成及锆石U -Pb定年等地球化学证据支持了TTG片麻岩为大别地区陆壳俯冲过程中发生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 其与超高压榴辉岩的关系属特殊的异地关系; 含榴花岗岩为超高压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的部分熔融作用形成, 但因其形成环境为石榴石稳定场的深度, 故含榴花岗岩与超高压榴辉岩被视为近似原地的构造关系.
    地球空间元数据研究
    周成虎, 李军
    2000, 25(6): 579-585.
    摘要:
    根据地学元数据描述对象的差异, 把地学元数据分为数据库元数据、数据集元数据和数据要素层元数据, 不同层次元数据在管理使用上有一定差异.地学元数据研究中最关键、最基础的内容是元数据标准的制定和使用, 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结合已有的地学元数据标准, 提出了一种分为基本集、概要集和详细集三层结构的地学元数据体系, 每层次的元数据适用于不同的用户群.根据已有的元数据使用的成功经验, 总结了几种元数据使用和管理模式.
    西藏金沙江断裂带西段晚古生代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李勇, 吴瑞忠, 朱利东, 石和, 伊海生, 王成善
    2000, 25(6): 586-586.
    摘要:
    古沙漠沉积及其层序单元—以鄂尔多斯白垩纪内陆古沙漠盆地为例
    程守田, 刘星, 郭秀蓉, 李志德
    2000, 25(6): 587-591.
    摘要:
    古沙漠是以风成沉积为特征的一种特殊环境的充填, 由于风成沉积与水成沉积机制不同, 目前以湖泛面为依据所开展的陆相湖盆层序地层研究的原则不能完全适用于古沙漠地层.分析讨论了基于地下潜水面为沉积基准面的古沙漠沉积作用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探讨了古沙漠层序地层的构成及其单元的划分, 并提出了古沙漠成因地层及沉积学研究的有关概念和方法.
    东昆仑东端苦海-赛什塘地区晚古生代蛇绿岩的地质特征
    王秉璋, 张智勇, 张森琦, 朱迎堂, 曹生秀
    2000, 25(6): 592-598.
    摘要:
    苦海—赛什塘一带断续分布着众多镁铁-超镁铁质岩岩块, 各种地质特征显示它们在成因上密切相关, 共同构成了曾经存在过的被肢解破碎的洋壳残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它们源于类似于OIB或E -MORB的富集型地幔源区, 并可能形成于初始扩张的小洋盆或消减带之上区域, 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洋盆初始扩张可能在D3, 俯冲消减时间在P1-P2.
    山东蓝宝石资源的特征及其开采利用方向
    韩美
    2000, 25(6): 599-603.
    摘要:
    运用野外实地考察、钻孔勘探、室内样品分析等方法, 对山东蓝宝石的赋存特征与规律进行了研究, 对蓝宝石的质量做了深入探讨, 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今后找矿和加工利用的方向
    论油气系统与油气系统动力学
    吴冲龙, 王燮培, 何光玉, 李绍虎, 毛小平, 杨甲明, 吴景富, 何大为, 潘明太
    2000, 25(6): 604-611.
    摘要:
    “油气系统”实际上就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这个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是石油地质学家从系统科学角度所看到的、研究对象与抽象模型相复合的、具有层次结构的新型地质实体.因此, 它应当适合于整个油气地质单元序列, 而不应当被局限于某一个层次的单元中.“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 应当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考虑到油气成藏过程存在非线性特点, 以及当前盆地模拟和油气成藏模拟普遍存在的缺陷, 尝试引进系统动力学的思路与方法, 提出油气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并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 初步建立了油气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体系.系统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可提供对盆地和凹陷进行资源预测、评价的依据.
    论做好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邵学民
    2000, 25(6): 612-612.
    摘要:
    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
    王生维, 段连秀, 张明, 陈钟惠
    2000, 25(6): 613-616.
    摘要:
    煤层气藏特有的赋存状态、圈闭形式和不均一性决定了煤层气藏分析在煤层气勘探乃至开发中的重要地位.煤层气资源条件、煤储层岩石的不均一性程度是煤层气藏分析的重要方面.煤层气藏的分析评价应适应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在勘探初期评价选区阶段应以煤层气藏的地质条件分析为主.在进入井网试采阶段应突出煤层气藏分析, 特别是煤层气藏的不均一性分析.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同位素倒转现象研究
    黄海平
    2000, 25(6): 617-623.
    摘要:
    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受源岩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和成藏后的次生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单体烃同位素分布特征是区分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地球化学指纹.天然气单体烃同位素通常有随碳数增加而变重的趋势, 而徐家围子深层天然气单体烃同位素倒转现象却比较普遍, 高地温和细菌氧化对于造成该区同位素倒转的可能性不大, 浅层油型气或无机气的混合作用没有充分的地质证据, 同层有机质中不同类型气的混合和盖层微渗漏造成的蒸发分馏作用可能是导致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天然气同位素倒转的主要原因.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的间接识别标志
    赵省民, 吴必豪, 王亚平, 卢振权
    2000, 25(6): 624-628.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十多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超级洁净能源, 因其在能源勘探、海底灾害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尽管此种化合物通常分布于大陆边缘沉积物和极地永冻层内, 但前者的水合物赋存量占据全球天然气水合物总量的90 %以上.鉴于此, 拟就该种化合物在海底沉积物中赋存的简接标志进行详细讨论, 以使人们在不进行沉积物取样或没有采集到水合物样品的情况下, 也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此种化合物的分布.
    油井增产措施经济评价
    詹麒, 段庆荣, 杨子敏
    2000, 25(6): 629-632.
    摘要:
    油井增产措施有多种类型, 不同措施会带来不同的增产效果, 但又都有不同的成本组合.提出了一种对油井增产措施的经济评价的改进方法.该方法第一步是措施后累积增产量的预测, 第二步是投资估算和成本估算, 最后是对方案进行净收益分析、经济极限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给出了某油井的实际评价结果, 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期
    徐恒力, 支兵发
    2000, 25(6): 633-637.
    摘要:
    从地下水系统演化的角度, 提出在大规模开采条件下, 地下水系统存在异常涨落和水量失调现象, 认为正确认识这些现象不仅对深入了解地下水资源属性有着理论意义, 而且对制定地下水资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地下水资源开发策略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安市城市地质环境与土地工程能力评价
    李显忠
    2000, 25(6): 638-641.
    摘要:
    从城市地学资料入手, 详细研究了西安市的地质环境主题, 采用了相应的模型, 对土地工程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为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工程控制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识别所钻地层的人工神经网络法应用
    周劲辉, 鄢泰宁, 屠厚泽
    2000, 25(6): 642-646.
    摘要:
    对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解决钻探生产的实际问题, 在不取心的情况下识别所钻地层的岩性进行了研究.根据钻探生产的特点, 设计了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输出方式, 开发了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所钻地层的软件, 分析了影响人工神经网络应用效果的各因素, 在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化设计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识别所钻地层有很好的效果; 人工神经网络的参数, 如学习率、隐含层层数、隐含层单元数和数据处理方式等对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效果有影响.
    钻头参数与其性能间的定量关系
    张绍和, 杨凯华, 鲁凡, 潘秉锁
    2000, 25(6): 647-650.
    摘要:
    孕镶金刚石钻头参数与其性能间的定量关系问题, 一直是钻头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定量分析、严密的理论计算与推导, 得出了钻头时效和寿命与钻头有关参数的量化关系.定量研究结论与有关定性结果完全吻合, 说明通过研究钻头性能与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是可行的; 钻头性能与参数间定量关系, 可以用于指导钻头的参数设计, 并可以根据钻头的设计参数预知钻头的性能情况.
    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反演多层密度界面
    陈军, 王家林, 吴健生, 陈冰, 陈高, 陈永杰
    2000, 25(6): 651-655.
    摘要:
    利用具有全局优化功能的遗传算法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首先根据重力反演的特点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 使遗传算法基因交换过程中交换位置的确定同重力异常的拟合情况相结合, 给出适合于重力反演特点的遗传算法.然后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直接反演多层密度界面.理论模型和实际剖面的计算表明改进是有效的.
    时间谱电阻率法的二维正演算法
    孟永良, 罗延钟, 昌彦君
    2000, 25(6): 656-662.
    摘要:
    时间谱电阻率(TSR)法的二维正演, 是计算可极化二维地电构造上三维电流偶极源的电场瞬变响应, 属所谓2.5维时间域电磁场数值模拟问题, 是目前国际上未妥善解决的计算地球物理疑难问题.针对现有算法的局限性, 建立了新的算法, 其特点是: (1)采用二维有限单元算法, 在矩形网格中增加两对角线形成三角网格剖分, 同时用高斯消元法消除矩形网格中心结点的待求未知量.这样, 既可较准确地模拟任意二维复杂地电断面, 又可节省计算量.(2)采用直接计算二次场的新算法, 只需计算电场和磁场沿地电构造走向两个分量的一次场, 因而, 不但计算精度较高, 而且不显著增加计算量.(3)采用G -S变换法作逆拉氏变换, 并利用拉氏变换延迟定理在倍增的时间间隔中插值, 从而实现对密集采样时间瞬变过程的快速计算.(4)能对可极化和导电大地(即同时包括IP和EM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