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 27卷 第6期
2002, 27(6): 659-665.
摘要: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在前人深部流体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热力学定量模型, 对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活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 在东营凹陷不仅存在着幔源富二氧化碳流体(H2O +CO2) 的活动, 而且还存在着幔源富氢流体(H2O +CH4+H2) 的活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也发现了幔源富二氧化碳的活动.深部流体上升过程中热能传递的定量研究表明, 幔源流体是良好的热能载体.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的有机质异常热变现象证实了深部流体的热效应.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不仅需要热, 而且是个缺氢的过程, 富氢流体注入沉积盆地势必对油气的生成产生影响.加氢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加氢可大幅度提高烃源岩的产烃率; 对腐泥型干酪根而言, 加氢生烃效应最显著的阶段是在生烃高峰之后, 产率可增加14 7%以上; 腐植型干酪根的加氢生烃效应在各个阶段都较显著.在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分别发现了深部流体促进烃源岩生烃的现象.因此, 深部流体在能量上和物质上对油气的生成均可构成重要的影响.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 在前人深部流体研究的基础上, 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热力学定量模型, 对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活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 在东营凹陷不仅存在着幔源富二氧化碳流体(H2O +CO2) 的活动, 而且还存在着幔源富氢流体(H2O +CH4+H2) 的活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也发现了幔源富二氧化碳的活动.深部流体上升过程中热能传递的定量研究表明, 幔源流体是良好的热能载体.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的有机质异常热变现象证实了深部流体的热效应.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不仅需要热, 而且是个缺氢的过程, 富氢流体注入沉积盆地势必对油气的生成产生影响.加氢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加氢可大幅度提高烃源岩的产烃率; 对腐泥型干酪根而言, 加氢生烃效应最显著的阶段是在生烃高峰之后, 产率可增加14 7%以上; 腐植型干酪根的加氢生烃效应在各个阶段都较显著.在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分别发现了深部流体促进烃源岩生烃的现象.因此, 深部流体在能量上和物质上对油气的生成均可构成重要的影响.
2002, 27(6): 666-670.
摘要:
八面河油田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及与其具有类似骨架的杂原子芳烃—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等具有较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 指示八面河断裂构造带中北部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地带为主要油气注入点, 绝大部分油气自主要注入点沿地层上倾方向作侧向运移; 广北斜坡带运移分馏效应不太明显, 反映各油气单元间连通性较差及油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较为复杂; 滩海一带原油具有较强的运移分馏效应, 指示原油具有非原地性.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反映, 断层、不整合面为八面河油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牛庄、广利洼陷为八面河油田可能的油源区, 反映绝大多数油气主要来自正常生油门窗内的成熟烃源岩.
八面河油田原油中吡咯类化合物及与其具有类似骨架的杂原子芳烃—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呋喃等具有较为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 指示八面河断裂构造带中北部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地带为主要油气注入点, 绝大部分油气自主要注入点沿地层上倾方向作侧向运移; 广北斜坡带运移分馏效应不太明显, 反映各油气单元间连通性较差及油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较为复杂; 滩海一带原油具有较强的运移分馏效应, 指示原油具有非原地性.含氮化合物运移分馏效应反映, 断层、不整合面为八面河油田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牛庄、广利洼陷为八面河油田可能的油源区, 反映绝大多数油气主要来自正常生油门窗内的成熟烃源岩.
2002, 27(6): 671-675.
摘要:
通过对采自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系灰岩样品进行磨光、涂漆等处理, 在放大镜下读取小层厚度数据, 进行傅立叶频谱分析, 识别出相对应于日、双周、月的潮汐周期的记录, 得到寒武、奥陶纪每个太阴月有2 9.9, 2 9.8d;参考生物化石研究成果, 对寒武、奥陶纪地月轨道参数进行计算, 得到寒武、奥陶纪每年分别有384.5, 381.7d, 每天分别有2 2.798, 2 2.96 3h;寒武、奥陶纪地月距离分别为5 8.76, 5 8.96个地球半径及月球后退速率分别为4.2 5, 4.18cm/a等地月轨道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寒武纪到奥陶纪, 具有地球旋转速度变慢、地月距离增大、月球后退速率减小等变化趋势.
通过对采自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系灰岩样品进行磨光、涂漆等处理, 在放大镜下读取小层厚度数据, 进行傅立叶频谱分析, 识别出相对应于日、双周、月的潮汐周期的记录, 得到寒武、奥陶纪每个太阴月有2 9.9, 2 9.8d;参考生物化石研究成果, 对寒武、奥陶纪地月轨道参数进行计算, 得到寒武、奥陶纪每年分别有384.5, 381.7d, 每天分别有2 2.798, 2 2.96 3h;寒武、奥陶纪地月距离分别为5 8.76, 5 8.96个地球半径及月球后退速率分别为4.2 5, 4.18cm/a等地月轨道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寒武纪到奥陶纪, 具有地球旋转速度变慢、地月距离增大、月球后退速率减小等变化趋势.
2002, 27(6): 676-682.
摘要:
根据对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和柴达木周缘露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及相邻造山带区域断裂系统及其对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 提出5个区域断裂系统对柴达木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起着重要控制作用: (1) 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系统; (2) 东昆仑山-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系统; (3) 阿尔金走滑断裂系统; (4) 鄂拉山走滑断裂系统; (5) 甘森-小柴旦断裂系统.这些断裂系统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展布方向、盆地内次级断裂的形成和分布、沉积中心的迁移及油气聚集带的分布.
根据对祁连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和柴达木周缘露头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地震反射剖面的解释,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及相邻造山带区域断裂系统及其对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 提出5个区域断裂系统对柴达木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演化起着重要控制作用: (1) 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系统; (2) 东昆仑山-柴达木盆地南缘断裂系统; (3) 阿尔金走滑断裂系统; (4) 鄂拉山走滑断裂系统; (5) 甘森-小柴旦断裂系统.这些断裂系统控制了柴达木盆地的展布方向、盆地内次级断裂的形成和分布、沉积中心的迁移及油气聚集带的分布.
2002, 27(6): 683-688.
摘要:
在海相盆地和断陷湖盆中都发育坡折带, 并对层序和沉积起重要控制作用, 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关注并被普遍接受.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研究表明, 在大型坳陷湖盆中也发育坡折带, 其成因类型丰富, 可划分为构造坡折、沉积坡折和侵蚀坡折.并且分布广泛, 表现为多级坡折的特点, 在剖面上具有正向阶梯状组合、逆向阶梯状组合、沟谷组合、山梁组合和沟梁组合等组合样式; 在平面上具有梳状组合、帚状组合、斜交组合、喇叭状组合和平行组合等组合样式.于一定构造背景下发育的一组有成因联系并具类似组合样式特征的坡折带可构成一个构造坡折域.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湖盆中共划分出6个构造坡折域.坡折带对层序、沉积和非构造圈闭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不同构造坡折域形成不同的水系和沉积体系特征.
在海相盆地和断陷湖盆中都发育坡折带, 并对层序和沉积起重要控制作用, 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关注并被普遍接受.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的研究表明, 在大型坳陷湖盆中也发育坡折带, 其成因类型丰富, 可划分为构造坡折、沉积坡折和侵蚀坡折.并且分布广泛, 表现为多级坡折的特点, 在剖面上具有正向阶梯状组合、逆向阶梯状组合、沟谷组合、山梁组合和沟梁组合等组合样式; 在平面上具有梳状组合、帚状组合、斜交组合、喇叭状组合和平行组合等组合样式.于一定构造背景下发育的一组有成因联系并具类似组合样式特征的坡折带可构成一个构造坡折域.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纪湖盆中共划分出6个构造坡折域.坡折带对层序、沉积和非构造圈闭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不同构造坡折域形成不同的水系和沉积体系特征.
2002, 27(6): 689-695.
摘要:
油气在生排运聚成藏过程中需经历生烃门限、排烃门限、成藏门限和资源门限.某一确定的油气运聚成藏系统进入任一门限都将损耗一部分烃量, 实际地质条件下源岩生成的烃量只有超过进入各个门限时损耗烃量之和后才能大规模聚集成藏, 构成油气勘探的远景区; 只有提供的油气满足成藏过程中各种油气损耗形成工业油气聚集的源岩才称为有效烃源岩.阐明了各门限的地质含义、判别标准和控油气作用机理, 并将门限控烃作用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古生界碳酸盐岩源岩评价中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 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小有机质丰度下限, 最小有机质丰度下限受源岩自身条件及成藏地质条件的共同影响.
油气在生排运聚成藏过程中需经历生烃门限、排烃门限、成藏门限和资源门限.某一确定的油气运聚成藏系统进入任一门限都将损耗一部分烃量, 实际地质条件下源岩生成的烃量只有超过进入各个门限时损耗烃量之和后才能大规模聚集成藏, 构成油气勘探的远景区; 只有提供的油气满足成藏过程中各种油气损耗形成工业油气聚集的源岩才称为有效烃源岩.阐明了各门限的地质含义、判别标准和控油气作用机理, 并将门限控烃作用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古生界碳酸盐岩源岩评价中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 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小有机质丰度下限, 最小有机质丰度下限受源岩自身条件及成藏地质条件的共同影响.
2002, 27(6): 696-702.
摘要:
大多数地堑和半地堑是由深度近水平的拆离正断层控制的.根据面积平衡原理, 这些伸展断陷盆地岩层的区域基准面至拆离断层面高度(h) 与其损失面积(S) 呈线性比例.拆离断层之上的盆地基底岩层的水平伸展量相同, 因此, 用“S -h图解法”可以确定拆离断层深度, 并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岩层的总水平伸展量.伸展盆地中的总水平伸展量主要是由不同尺度的正断层的水平离距体现出来的.可观测解释的断层的水平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盆地宽度、岩层长度等直接得到.用剖面面积平衡方法可计算出盆地各岩层的平行岩层面的应变, 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在观测尺度上不能直接解释出来的“亚分辨正断层”的小尺度位移造成的.因此, 在分析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岩层力学性质基础上, 有可能对计算得到的平行岩层的伸展应变进行合理评估, 进而可以定量地预测“亚分辨正断层”的密度和可能的分布部位.
大多数地堑和半地堑是由深度近水平的拆离正断层控制的.根据面积平衡原理, 这些伸展断陷盆地岩层的区域基准面至拆离断层面高度(h) 与其损失面积(S) 呈线性比例.拆离断层之上的盆地基底岩层的水平伸展量相同, 因此, 用“S -h图解法”可以确定拆离断层深度, 并能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岩层的总水平伸展量.伸展盆地中的总水平伸展量主要是由不同尺度的正断层的水平离距体现出来的.可观测解释的断层的水平位移可以通过测量盆地宽度、岩层长度等直接得到.用剖面面积平衡方法可计算出盆地各岩层的平行岩层面的应变, 其中相当部分是由在观测尺度上不能直接解释出来的“亚分辨正断层”的小尺度位移造成的.因此, 在分析伸展断陷盆地的构造样式、岩层力学性质基础上, 有可能对计算得到的平行岩层的伸展应变进行合理评估, 进而可以定量地预测“亚分辨正断层”的密度和可能的分布部位.
2002, 27(6): 703-710.
摘要:
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金粟山中奥陶统峰峰组八陡段与金粟山组第一段发现遗迹化石及其生物扰动构造.该地区中奥陶统含大量无法鉴定遗迹属种的生物扰动构造并产丰富的叠层石.分析、概括了生物扰动构造的分布及其特征, 采用生物扰动构造半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叠层石及沉积学研究对各组段古环境进行了解释, 进而认为: 中奥陶世自峰峰组八陡段到金粟山组第一段沉积期, 本区经历了3次由叠层石发育的潮坪环境到开阔台地浅海低能环境的古地理演变, 即海平面发生了3次较大的升降过程.
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陕西金粟山中奥陶统峰峰组八陡段与金粟山组第一段发现遗迹化石及其生物扰动构造.该地区中奥陶统含大量无法鉴定遗迹属种的生物扰动构造并产丰富的叠层石.分析、概括了生物扰动构造的分布及其特征, 采用生物扰动构造半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叠层石及沉积学研究对各组段古环境进行了解释, 进而认为: 中奥陶世自峰峰组八陡段到金粟山组第一段沉积期, 本区经历了3次由叠层石发育的潮坪环境到开阔台地浅海低能环境的古地理演变, 即海平面发生了3次较大的升降过程.
2002, 27(6): 711-717.
摘要:
对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31个分别形成于还原性咸化水体和淡水环境的页岩和泥岩样、20个油样中甾类化合物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原油中的甾类化合物异常丰富, 主要包括C27-29规则甾烷、C28-30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以及芳香甾类; 不同层段烃源岩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各具特色, 发育于牛庄洼陷南斜坡咸化水体的富藻类沙四段页岩富含4-甲基甾烷及甲藻甾烷, 形成于淡水环境的沙三段泥岩中甲藻甾烷不太发育.烃源岩、原油中规则甾烷的分布型式明显有别于甲基甾烷, 指示两类化合物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藻类属种.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古环境、生物先质种类及热成熟度等多种因素.不同层段甾类化合物的特征性分布使其成为该区油源岩确认的关键指标.结果还表明, 甲基甾烷在油源岩识别中比规则甾烷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依据甾类化合物, 可判断埋深超过2 700 m的Es4烃源岩与原油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发育于牛洼洼陷南斜坡的未熟-低熟特殊烃源岩—富藻类页岩与原油没有可比性, 该结论是对近期油源调查结果的进一步确认.
对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31个分别形成于还原性咸化水体和淡水环境的页岩和泥岩样、20个油样中甾类化合物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原油中的甾类化合物异常丰富, 主要包括C27-29规则甾烷、C28-30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以及芳香甾类; 不同层段烃源岩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各具特色, 发育于牛庄洼陷南斜坡咸化水体的富藻类沙四段页岩富含4-甲基甾烷及甲藻甾烷, 形成于淡水环境的沙三段泥岩中甲藻甾烷不太发育.烃源岩、原油中规则甾烷的分布型式明显有别于甲基甾烷, 指示两类化合物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藻类属种.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古环境、生物先质种类及热成熟度等多种因素.不同层段甾类化合物的特征性分布使其成为该区油源岩确认的关键指标.结果还表明, 甲基甾烷在油源岩识别中比规则甾烷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依据甾类化合物, 可判断埋深超过2 700 m的Es4烃源岩与原油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发育于牛洼洼陷南斜坡的未熟-低熟特殊烃源岩—富藻类页岩与原油没有可比性, 该结论是对近期油源调查结果的进一步确认.
2002, 27(6): 718-722.
摘要:
中国东部深层油藏隔层由于其破裂压力小, 受地静压力、构造应力的作用而形成裂缝, 降低了其封闭性, 从而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以冀东油田高尚堡Es32+3油藏为例, 综合地质、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 应用一系列先进技术, 对我国东部深层油藏隔层裂缝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分析了隔层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中国东部深层油藏隔层由于其破裂压力小, 受地静压力、构造应力的作用而形成裂缝, 降低了其封闭性, 从而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效果.以冀东油田高尚堡Es32+3油藏为例, 综合地质、地震、测井和生产动态资料, 应用一系列先进技术, 对我国东部深层油藏隔层裂缝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分析了隔层裂缝的形成原因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2002, 27(6): 723-728.
摘要:
利用四五家子油田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泉二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 并划分了成岩作用阶段.泉二段储层可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 储集物性由好至差依次为, A相: 弱胶结中等压实粒间孔成岩储集相; B相: 胶结物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 C相: 杂基充填强压实微孔隙成岩储集相; D相: 早期方解石胶结成岩储集相.详细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 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泉二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演化模式.
利用四五家子油田取心井的岩石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泉二段储层的成岩作用、成岩演化序列, 并划分了成岩作用阶段.泉二段储层可划分为4种成岩储集相类型, 储集物性由好至差依次为, A相: 弱胶结中等压实粒间孔成岩储集相; B相: 胶结物溶解次生孔隙成岩储集相; C相: 杂基充填强压实微孔隙成岩储集相; D相: 早期方解石胶结成岩储集相.详细阐述了各类成岩储集相的特征, 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泉二段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演化模式.
2002, 27(6): 729-732.
摘要: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为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为济阳坳陷目前和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统计结果表明, 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充满度分布在26.8%至94.1%之间, 平均为55%, 其中绝大部分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充满度在40%以上, 而大于60%的砂岩透镜体最多.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二段地层中, 其中沙三段砂岩透镜体油藏充满度最高, 平均达59%;其次为沙二段, 平均为50%;沙四段最小, 平均仅为33%.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主控因素的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最重要的因素为砂岩透镜体的几何特征(砂体厚度和砂体面积)和运移条件(主要为砂岩透镜体内部断层数量、砂岩透镜体与生油洼陷中心的距离以及砂岩透镜体内部的剩余压力), 次重要因素为砂岩透镜体的储集物性(砂岩透镜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为岩性油气藏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为济阳坳陷目前和今后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统计结果表明, 济阳坳陷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充满度分布在26.8%至94.1%之间, 平均为55%, 其中绝大部分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充满度在40%以上, 而大于60%的砂岩透镜体最多.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二段地层中, 其中沙三段砂岩透镜体油藏充满度最高, 平均达59%;其次为沙二段, 平均为50%;沙四段最小, 平均仅为33%.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主控因素的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控制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充满度最重要的因素为砂岩透镜体的几何特征(砂体厚度和砂体面积)和运移条件(主要为砂岩透镜体内部断层数量、砂岩透镜体与生油洼陷中心的距离以及砂岩透镜体内部的剩余压力), 次重要因素为砂岩透镜体的储集物性(砂岩透镜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2002, 27(6): 733-735.
摘要:
介绍了一个断层物理模型实验, 通过实验研究断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主要包括: 断层对下伏地层地震响应的影响; 断层对侧向地层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 断点散射特征.以前人们对断层的地震响应的认识过于简单或不全面, 一条断层的出现往往造成复杂的地震响应, 这种复杂性会给地震资料解释造成“陷阱”.通过对实验资料的分析, 确认了地震资料断层“解释陷阱”的存在、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有利于避免断层解释过程中的失误.
介绍了一个断层物理模型实验, 通过实验研究断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主要包括: 断层对下伏地层地震响应的影响; 断层对侧向地层地震反射特征的影响; 断点散射特征.以前人们对断层的地震响应的认识过于简单或不全面, 一条断层的出现往往造成复杂的地震响应, 这种复杂性会给地震资料解释造成“陷阱”.通过对实验资料的分析, 确认了地震资料断层“解释陷阱”的存在、类型及产生的原因, 有利于避免断层解释过程中的失误.
2002, 27(6): 736-740.
摘要:
利用2套裂缝网络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石油在饱水裂缝介质中运移的物理模拟实验, 从石油运移角度研究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缝宽、不同原油粘度等因素对石油运移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 在裂缝宽度不同的多裂缝体系的石油运移过程中, 宽度大的裂缝方向控制着石油运移的方向和原油在裂缝介质中的分布.同时发现, 当流体势降低方向(驱替方向) 与宽缝方向一致时, 运移速度、运移量与粘度的大小尚能呈现出一定的关系: 油的粘度越小, 运移速度越快, 运移量越大, 反之亦然.但当流体势降低方向(驱替方向) 与宽缝方向垂直时, 变化趋于复杂.根据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 指出在油气成藏研究和油气分布预测中, 油气运移高峰期的古流体势分布和古应力场分布研究的配合, 是判断油气运移方向、确定有利聚集区带的关键.
利用2套裂缝网络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石油在饱水裂缝介质中运移的物理模拟实验, 从石油运移角度研究不同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缝宽、不同原油粘度等因素对石油运移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 在裂缝宽度不同的多裂缝体系的石油运移过程中, 宽度大的裂缝方向控制着石油运移的方向和原油在裂缝介质中的分布.同时发现, 当流体势降低方向(驱替方向) 与宽缝方向一致时, 运移速度、运移量与粘度的大小尚能呈现出一定的关系: 油的粘度越小, 运移速度越快, 运移量越大, 反之亦然.但当流体势降低方向(驱替方向) 与宽缝方向垂直时, 变化趋于复杂.根据物理模拟实验的结果, 指出在油气成藏研究和油气分布预测中, 油气运移高峰期的古流体势分布和古应力场分布研究的配合, 是判断油气运移方向、确定有利聚集区带的关键.
2002, 27(6): 741-744.
摘要:
喜马拉雅运动是指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 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构造及其圈闭形成的主要动力, 对库车坳陷油气成藏起重要的作用.喜马拉雅运动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造成的快速沉降和埋藏促使油气开始生成; 喜马拉雅运动产生的大量裂缝是致密低渗透储集层的主要渗流通道和有效的储集空间, 对改善储集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和油气聚集的场所, 而且还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 控制了油气藏成排成带的分布规律; 喜马拉雅晚期产生的断层和构造抬升作用, 是该区天然气散失和盐上次生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
喜马拉雅运动是指新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 是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构造及其圈闭形成的主要动力, 对库车坳陷油气成藏起重要的作用.喜马拉雅运动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造成的快速沉降和埋藏促使油气开始生成; 喜马拉雅运动产生的大量裂缝是致密低渗透储集层的主要渗流通道和有效的储集空间, 对改善储集性能有重要的作用; 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形成了油气运移的通道和油气聚集的场所, 而且还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 控制了油气藏成排成带的分布规律; 喜马拉雅晚期产生的断层和构造抬升作用, 是该区天然气散失和盐上次生油气藏形成的主要因素.
2002, 27(6): 745-750.
摘要: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克拉苏构造带在古近系膏盐岩之下发育克拉苏三角带.克拉苏三角带发育时代约在中新世中期, 位于古近系膏盐岩和侏罗系煤系之间, 为Ⅱ类三角带.上新世时, 该三角带底部被突破,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扩展至秋里塔格构造.克拉苏三角带的发展与超压封套的发生有关; 突破层位在伊-蒙混层向伊利石的转换边界.克拉苏三角带深层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克拉苏构造带在古近系膏盐岩之下发育克拉苏三角带.克拉苏三角带发育时代约在中新世中期, 位于古近系膏盐岩和侏罗系煤系之间, 为Ⅱ类三角带.上新世时, 该三角带底部被突破,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扩展至秋里塔格构造.克拉苏三角带的发展与超压封套的发生有关; 突破层位在伊-蒙混层向伊利石的转换边界.克拉苏三角带深层是有利的油气勘探目标.
2002, 27(6): 751-756.
摘要:
断裂控烃理论认为, 断裂是叠合含油气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 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 “沿枝(断裂) 摘果(油气藏), 顺藤(断裂) 摸瓜(油气藏) ”.运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表明, 北塘凹陷塘沽潜山油源断裂发育, 潜山油气藏成藏条件良好, 值得重视; 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控烃断裂发育, 资源潜力巨大, 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为油气勘探大转移提供了依据; 断裂控烃理论为HNFS凹陷找到了主力生排烃洼陷, 开辟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断裂控烃理论认为, 断裂是叠合含油气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 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 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 “沿枝(断裂) 摘果(油气藏), 顺藤(断裂) 摸瓜(油气藏) ”.运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表明, 北塘凹陷塘沽潜山油源断裂发育, 潜山油气藏成藏条件良好, 值得重视; 柴达木盆地的腹地控烃断裂发育, 资源潜力巨大, 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 为油气勘探大转移提供了依据; 断裂控烃理论为HNFS凹陷找到了主力生排烃洼陷, 开辟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
2002, 27(6): 757-762.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是一个以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烃源岩的含油气系统, 产油气层位主要是第三系.逆断层及相关褶皱组合构成柴北缘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渐新世晚期(E32) 与上新世末到第四纪(N23—Q) 是柴北缘构造变形和圈闭形成的重要时期, 第三系油气成藏也主要发生在这2个关键时期.油藏原油组成和石油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证明第三系油气藏存在不同期次的油气充注历史.下第三系的油气藏存在2期油气充注, 渐新世断层活动破坏侏罗系古油藏并连通侏罗系烃源岩, 导致古油藏中的低成熟石油和侏罗系烃源岩新生的成熟油气沿断层运移到下第三系圈闭中, 构成第1期油气充注; 上新世末到第四纪(N23—Q) 期间, 继续活动的断层导致侏罗系烃源岩高成熟油气沿断层运移到下第三系圈闭中, 形成第2期油气充注.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为一期充注, 即在上新世末到第四纪(N23—Q) 新生断层破坏下第三系油气藏, 部分油气沿断层充注到上第三系合适的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在柴北缘第三系油气藏形成过程中, 断层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是一个以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烃源岩的含油气系统, 产油气层位主要是第三系.逆断层及相关褶皱组合构成柴北缘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渐新世晚期(E32) 与上新世末到第四纪(N23—Q) 是柴北缘构造变形和圈闭形成的重要时期, 第三系油气成藏也主要发生在这2个关键时期.油藏原油组成和石油包裹体成分分析结果证明第三系油气藏存在不同期次的油气充注历史.下第三系的油气藏存在2期油气充注, 渐新世断层活动破坏侏罗系古油藏并连通侏罗系烃源岩, 导致古油藏中的低成熟石油和侏罗系烃源岩新生的成熟油气沿断层运移到下第三系圈闭中, 构成第1期油气充注; 上新世末到第四纪(N23—Q) 期间, 继续活动的断层导致侏罗系烃源岩高成熟油气沿断层运移到下第三系圈闭中, 形成第2期油气充注.上第三系油气藏主要为一期充注, 即在上新世末到第四纪(N23—Q) 新生断层破坏下第三系油气藏, 部分油气沿断层充注到上第三系合适的圈闭中形成次生油气藏.在柴北缘第三系油气藏形成过程中, 断层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2002, 27(6): 763-766.
摘要:
从分布、成分组成、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最主要的火山岩储层———粗面岩的成因机制, 并对其成为该区良好储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比说明了另一类火山岩———玄武岩不含油的原因, 并建立了成因模式, 最后得出结论: 粗面岩呈喷发状态产出, 由于其硅质含量高, 流动性小, 容易在构造高部位形成巨厚的火山岩锥或火山岩钟, 从而造成其大部分在水上, 结晶较好且储层物性极佳, 同时因其裂缝发育,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良好的储层.从供油方式来看, 其成藏方式属于侧生式, 而从生储盖组合方式来看, 其属于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同时给出了其成藏模式.
从分布、成分组成、形成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辽河油田东部凹陷中段最主要的火山岩储层———粗面岩的成因机制, 并对其成为该区良好储层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比说明了另一类火山岩———玄武岩不含油的原因, 并建立了成因模式, 最后得出结论: 粗面岩呈喷发状态产出, 由于其硅质含量高, 流动性小, 容易在构造高部位形成巨厚的火山岩锥或火山岩钟, 从而造成其大部分在水上, 结晶较好且储层物性极佳, 同时因其裂缝发育, 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其成为良好的储层.从供油方式来看, 其成藏方式属于侧生式, 而从生储盖组合方式来看, 其属于自生、自储、自盖式成藏组合.同时给出了其成藏模式.
2002, 27(6): 767-769.
摘要:
通过热解动力学模拟实验, 对塔里木盆地塔参1井奥陶系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 在此基础上利用KINETICS软件求取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 的生成动力学参数, 并结合塔参1井的沉积埋藏史, 计算塔参1井寒武—奥陶系的古地温, 这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的古地温是一种新方法.
通过热解动力学模拟实验, 对塔里木盆地塔参1井奥陶系干酪根的热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 在此基础上利用KINETICS软件求取干酪根镜质体反射率(Ro) 的生成动力学参数, 并结合塔参1井的沉积埋藏史, 计算塔参1井寒武—奥陶系的古地温, 这对于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的古地温是一种新方法.
2002, 27(6): 770-774.
摘要: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通过确立各级层序划分标准, 建立了长岭凹陷层序格架, 共划分出8个超层序(二级层序)、35个三级层序.并确定T1, T2为最大水泛面(密集段), T3, T4, T41, T42, Tg为超层序界面.对5个时期的沉积体系进行研究, 指明了沉积体形成机制和时空展布特征, 并研究储集体分布特征和含油性.通过层序格架内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发现长岭凹陷油层主要分布在低位体系域.根据试油结果统计油层在低位体系域达48.2 %, 在水进体系域为26.8%, 在高位体系域为25.0 %.从勘探实用角度出发, 以砂体成因为主线, 结合形态分析, 将工作中见到的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分为4类: 河道砂体、前积朵叶砂体、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总结出一套隐蔽油气藏勘探工作方法和流程.最后, 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勘探部署意见.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 通过确立各级层序划分标准, 建立了长岭凹陷层序格架, 共划分出8个超层序(二级层序)、35个三级层序.并确定T1, T2为最大水泛面(密集段), T3, T4, T41, T42, Tg为超层序界面.对5个时期的沉积体系进行研究, 指明了沉积体形成机制和时空展布特征, 并研究储集体分布特征和含油性.通过层序格架内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发现长岭凹陷油层主要分布在低位体系域.根据试油结果统计油层在低位体系域达48.2 %, 在水进体系域为26.8%, 在高位体系域为25.0 %.从勘探实用角度出发, 以砂体成因为主线, 结合形态分析, 将工作中见到的岩性圈闭和复合圈闭分为4类: 河道砂体、前积朵叶砂体、断层-岩性、构造-岩性.总结出一套隐蔽油气藏勘探工作方法和流程.最后, 对松辽盆地长岭凹陷隐蔽油气藏分布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勘探部署意见.
2002, 27(6): 775-779.
摘要:
从电磁场的Maxwell方程出发, 根据电磁场的边值问题及变分公式建立了有限元方程组.采用可以模拟较为复杂的空间地质构造和地形起伏的四面体单元离散计算区域; 单元中的插值函数选择了精度较高的十点双二次多项式; 并采用连续的双二次多项式插值函数来模拟计算区域内单元中电导率σ的空间变化.推导出了地下变电导率σ条件下计算三维电磁场的有限元单元方程的解析表达式; 采用伽辽金方法推导出了散度效正有限元方程组.根据所推导的公式, 编制了三维有限元的计算程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上述公式推导正确, 为三维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从电磁场的Maxwell方程出发, 根据电磁场的边值问题及变分公式建立了有限元方程组.采用可以模拟较为复杂的空间地质构造和地形起伏的四面体单元离散计算区域; 单元中的插值函数选择了精度较高的十点双二次多项式; 并采用连续的双二次多项式插值函数来模拟计算区域内单元中电导率σ的空间变化.推导出了地下变电导率σ条件下计算三维电磁场的有限元单元方程的解析表达式; 采用伽辽金方法推导出了散度效正有限元方程组.根据所推导的公式, 编制了三维有限元的计算程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上述公式推导正确, 为三维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2002, 27(6): 780-782.
摘要:
物理模拟是阐明油气二次运移的效率、机理及其在圈闭中的聚集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三角洲前缘砂体这种最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的砂体类型, 设计了石油在多层均质砂层构成的指状非均质储层运移物理模拟实验模型, 来考查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效率和速率.实验表明, 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十分有限, 石油在砂状体的最凸出部位进入储层后, 主要沿指状砂体中央有限的通道(约5cm宽) 由油源向圈闭运移, 而且运移速度很快, 约1.4cm/min, 通道上含油饱和度较低, 约16 %.当到达顶部的封闭层后, 石油开始聚集成藏.这就表明了石油二次运移、聚集成藏具有沿着有限通道快速、高效运移、聚集成藏的特征, 揭示了石油运移“高速公路”的存在和油藏形成与大量排烃同步这一成藏规律.
物理模拟是阐明油气二次运移的效率、机理及其在圈闭中的聚集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三角洲前缘砂体这种最有利于油气藏形成的砂体类型, 设计了石油在多层均质砂层构成的指状非均质储层运移物理模拟实验模型, 来考查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效率和速率.实验表明, 石油二次运移的通道十分有限, 石油在砂状体的最凸出部位进入储层后, 主要沿指状砂体中央有限的通道(约5cm宽) 由油源向圈闭运移, 而且运移速度很快, 约1.4cm/min, 通道上含油饱和度较低, 约16 %.当到达顶部的封闭层后, 石油开始聚集成藏.这就表明了石油二次运移、聚集成藏具有沿着有限通道快速、高效运移、聚集成藏的特征, 揭示了石油运移“高速公路”的存在和油藏形成与大量排烃同步这一成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