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中国百强科技报刊

    湖北出版政府奖

    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

    中国最美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36卷  第5期

    显示方式:
    南沙海区曾母盆地地层系统
    周蒂, 孙珍, 杨少坤, 林鹤鸣
    2011, 36(5): 789-797. doi: 10.3799/dqkx.2011.081
    摘要:
    曾母盆地是南沙海区研究和勘探程度较高的盆地, 其地层系统一直是建立整个南沙海区地层系统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盆地沉积厚度大和横向相变快等原因, 对曾母盆地的分层方案和地层时代的认识存在很大分歧.为了给曾母盆地甚至南沙海区的油气勘探中地层划分对比和地震剖面的解释提供基础依据, 在搜集整理和分析国外有钻井控制的地震剖面和分层方案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实用的、便于与南海北部盆地对比的曾母盆地地层划分对比方案.将中海油对南海北部诸盆地制定的一套地层界面编号系统和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局对曾母盆地地层的命名结合起来, 并根据国外在曾母盆地获得的钻探和联井地震测线资料对界面的时代作了一定调整, 将曾母盆地基底以上的地层划分为4组1群(曾母组、立地组、海宁组、南康组、北康群), 之间由5个重要不整合面(Tg、T60、T40、T32、T30) 相分隔.还将该方案与国内外其他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讨论, 以供阅读有关资料时参考.为了方便将这套地层系统应用于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分析, 用实例显示了同一地层中由于地层相变而造成的地震相的巨大变化, 以及各重要不整合面的特征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表现.
    南沙海域盆地的地层系统与沉积结构
    孙珍, 赵中贤, 周蒂, 杨少坤, 林鹤鸣, 陈广浩
    2011, 36(5): 798-806. doi: 10.3799/dqkx.2011.082
    摘要:
    南沙海区是我国领土的重要部分, 富含油气资源, 但也存在很多的科学问题.为了系统分析和对比各盆地的结构特征和沉积历史, 结合已有的地震剖面资料, 对南沙海区的万安、曾母、北康、南薇西和礼乐盆地几个代表性盆地, 开展了沉积层序的划分对比.结果发现, 除曾母盆地以外, 南沙海区的沉积地层基本上可以根据张裂不整合面(Tg)、解体不整合面和断拗不整合面分为3个构造层4个构造期.其中, 下构造层为中生代地层, 分布范围不连续, 东区的礼乐盆地要比中区和西区中生代地层厚, 隆起下比凹陷内部厚, 属于断陷前层序; 中构造层在曾母和万安盆地以T40为顶界, 其他几个盆地都以T60为顶界面, 下部为断陷层序, 上部为断拗层序, 断拗层序推测为漂移期沉积; T40 (或T32) 之后的上构造层为拗陷期.根据地层的翘倾、削蚀和褶皱的情况来看, 南沙地块内盆地在中中新世(T40) 前后发生了一期明显的受压抬升和褶皱变形事件, 这一变形事件在北康-南薇西盆地表现尤为明显, T40界面之下地层表现出明显的透镜状增厚, 且伴随着新断裂的发育, 中新世(T40-T32) 地层具有顶薄翼厚的披覆沉积特点, 推测其与南沙地块和婆罗洲的陆陆碰撞接触有关.经过初步的共轭对比认为, 曾母盆地与莺歌海盆地比较相似, 北康-南薇西盆地的沉积结构和演化历史与琼东南盆地有很多相似; 根据南海海盆的共轭对比可知, 礼乐盆地在南海海盆扩张前, 大致以西南次海盆与中沙隆起共轭, 这与礼乐盆地内解体不整合面为T60的解释一致.
    南沙海区礼乐盆地碳酸盐台地地震响应及发育演化
    吴时国, 赵学燕, 董冬冬, 王大伟, 姚永坚
    2011, 36(5): 807-814. doi: 10.3799/dqkx.2011.083
    摘要:
    礼乐盆地位于南海南部的南沙地块, 自中生代以来, 经历了挤压、张裂、沉降和碰撞挤压等多期次构造过程, 发育众多的碳酸盐台地, 是一个很有勘探潜力的叠合盆地.根据位于礼乐盆地东北边缘的地震测线NH973-2, 结合部分已发表的钻井地震资料, 开展盆地的层序地层研究, 揭示了礼乐盆地的地层层序, 分析了礼乐台地的地震特征.礼乐滩碳酸盐台地具有典型的丘状外形和杂乱的内部反射特征.根据地震计算对礼乐地区的构造沉降分析, 划分了新生代盆地演化阶段, 指出构造作用控制了礼乐碳酸盐台地发育.
    南沙海域新生代构造特征和沉降演化
    赵中贤, 孙珍, 陈广浩, 张云帆
    2011, 36(5): 815-822. doi: 10.3799/dqkx.2011.084
    摘要:
    为了认识南沙海域新生代的整体沉降规律, 对覆盖南沙海域的5条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分析和沉降计算.结果表明, 南沙海域大部分伸展断层活动到T40 (16Ma) 和T60 (23.8Ma), 而T60 (23.8Ma) 前的构造沉降表现为断陷盆地特征, T60后为坳陷特征, 所以T60 (23.8Ma) 应为南沙海域大的构造转换面; 南沙海域的沉降中心出现在NE向南沙海槽的延伸带上, 它和前缘的逆冲推覆体一起成为南沙海域最显著的特征; 由逆冲推覆体的构造和地层特征判断其形成于T40 (16Ma) 后, 构造沉降速率拟合曲线也表明, 南沙海域在T40 (16Ma)—T32 (10.2Ma) 受到SE端的挤压和负载最强烈, 产生宽约200km的相对隆升, 并伴生有火山、张裂活动, 因此, T40 (16Ma) 可能是南沙海域区域应力场由伸展向挤压转换的界面; 上新世-第四纪(5.3~0Ma) 是南沙海域的快速构造沉降期, 可能与SE端的挤压强度减弱有关.
    南海南部深地震探测及南北共轭陆缘对比
    赵明辉, 丘学林, 徐辉龙, 夏少红, 吴振利, 李家彪
    2011, 36(5): 823-830. doi: 10.3799/dqkx.2011.085
    摘要:
    南海南部最新深地震探测对于南海南北共轭陆缘的对比研究及南海形成演化理论的研究至关重要.以南海深地震探测发展历程和南海南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为基础, 借鉴世界上典型共轭陆缘对比研究的方法, 结合2009年新获得的两条海底地震仪测线, 指出了南海南部及深海盆深部结构研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并提出西南次海盆的深部结构、洋盆中海山的速度结构与属性及南北共轭陆缘张裂体系, 是今后南海形成演化理论问题的重要突破点.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郭志峰, 刘震, 王伟, 张功成, 沈怀磊
    2011, 36(5): 831-836. doi: 10.3799/dqkx.2011.086
    摘要: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具有典型的高温高压特征.应用地温—地压系统概念, 分析白云凹陷地层温度、地层压力及地温—地压系统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 并探讨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研究认为白云凹陷发育高压型复式地温地压系统, 即浅部为静压型地温—地压系统, 深部为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同时将地层温度与地层压力进行平面耦合, 在平面上将白云凹陷划分为6种地温—地压系统分区, 白云凹陷北坡位于高温常压区和高温高压区, 主洼带主体处在超高温高压区, 主洼中心位于超高温超高压区, 南坡位于高温高压区.已发现天然气藏主要分布在地温—地压系统的相对低能区.白云凹陷独特的高压型地温—地压系统可为油气运移提供超强动力, 并控制油气藏分布.
    南沙海域礼乐盆地沉积过程和演化
    李鹏春, 赵中贤, 张翠梅, 谢辉, 陈广浩
    2011, 36(5): 837-844. doi: 10.3799/dqkx.2011.087
    摘要:
    礼乐盆地所经历的张裂—漂移—碰撞沉降构造历史, 在沉积物沉积样式、沉降历史及断裂构造样式中均有反映, 因此, 分析盆地沉积过程及其与构造的耦合关系可揭示其演化过程.通过对礼乐盆地沉积充填过程、沉降方式及构造特征的分析, 认为礼乐盆地具双层结构模式特征, 以T60 (23.8Ma) 不整合面为界, 下部为不对称楔状半地堑.早期沉积受控于边界铲式断层, 以构造沉降为主; 自23.8Ma以来转变为以热沉降为主.礼乐盆地表现为3个幕式沉降特点, 每个沉降幕都为由慢至快的沉降过程.其经历了3个沉积充填旋回, 对应于古新世—早渐新世的张裂、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的张裂—漂移, 以及晚中新世—第四纪裂后沉降这3个演化阶段, 应力场相应由早期拉张环境转变为中期拉张—走滑以及晚期的挤压—走滑环境.
    万安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与岩性地层圈闭
    杨楚鹏, 姚永坚, 李学杰, 万玲, 韩冰, 万荣胜
    2011, 36(5): 845-852. doi: 10.3799/dqkx.2011.088
    摘要:
    利用地震、钻井及古生物等方面的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根据沉积层序边界特征和沉积旋回的组合关系, 将万安盆地新生代地层划分为3个超层序、6个层序组和10个三级层序; 进而分析万安盆地新生代沉积演化过程, 认为万安盆地从古新世—始新世开始沉降, 直至第四纪总体表现为逐渐海侵的过程, SSQ1和SSQ2层序组以陆相断陷湖盆沉积为主, SSQ3、SSQ4、SSQ5和SSQ6层序组为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 最后通过井震对比分析对典型剖面的岩相及沉积相进行解译, 识别并预测了多种岩性地层圈闭, 包括低位域中的盆底扇、浊积扇、塌积扇, 海侵域中的上倾尖灭砂体以及高位域中的三角洲砂体和生物礁滩等岩性地层圈闭.
    南沙中部海域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构造成因
    吴朝华, 赵美松, 刘海龄
    2011, 36(5): 853-860. doi: 10.3799/dqkx.2011.089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南沙中部海域的沉积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 选取了该区具代表性的02N02测线对其进行详细的构造和地层解释.发现研究区南部存在一整套厚度较大的中生代甚至更老的地层, 该地层普遍发生了强烈的褶皱作用, 褶皱翼部存在一系列NE-NEE向断裂, 控制沉积明显, 背斜顶部多被剥蚀, 翼部为充填沉积.新生代地层Tg (中始新世) 到T40 (中中新世) 界面之间, 为裂谷充填和披覆沉积, 层内控制沉积的断裂普遍发育, 而T40界面之上为平整的盖层沉积, 断裂作用极少, 地层厚度变化不大.结合以上特征对比区内与02N02测线相交的87N4测线、临近的90N9等测线, 以及横穿该区的94N2测线, 分析了南沙中部海域中、新生代地层的构造成因, 并进一步探讨了其中、新生代地层的演化过程.
    南沙海域礼乐地块构造地层及地壳结构特征
    孙龙涛, 田振兴, 詹文欢, 孙宗勋
    2011, 36(5): 861-868. doi: 10.3799/dqkx.2011.090
    摘要:
    礼乐地块位于南沙海域东北部, 主要由2部分组成: 礼乐滩和礼乐盆地.根据重力和地震数据研究礼乐地块的主要构造特征和地壳结构.基于多道地震数据, 主要研究了基底之上的地层和断裂构造, 并通过重力数据反演分析了地块深部地壳结构.礼乐滩区域主要为碳酸盐岩地层, 此区域地层较平, 断裂不发育.而礼乐盆地区域早期断裂较为发育, 并且主要发育2种构造: 翘倾断块和宽缓背斜; 中生代地层厚度自SW向NE减薄, 但张裂期地层自SW向NE增厚, 这表明在张裂阶段断层活动强度自SW向NE增强, 离张裂中心越近, 断裂活动强度越大.礼乐地块以正布格重力异常为主(60~140mGal), 莫霍面深度约16~27km, 拉张因子为1.3~2.0, 属于减薄型大陆地壳.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下陆坡盆地沉积特征
    唐勇, 黎明碧, 方银霞, 何敏, 吴招才, 丁巍伟
    2011, 36(5): 869-876. doi: 10.3799/dqkx.2011.091
    摘要:
    为了解南海北部下陆坡深水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地层分布对构造环境的影响, 利用973、SO49等航次所获得的地震测线, 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下陆坡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进行了划分, 并与北部的白云凹陷的层序进行了对比, 识别出了8套地震反射层组, 自上而下地层时代分别为上新世—第四纪(N2-Q)、晚中新世(N13)、中中新世(N12)、早中新世(N11)、晚渐新世(E32)、晚始新世—早渐新世(E23-E31)、中始新世(E22) 和古新世—早始新世(E1-E21).在此基础上, 对荔湾和潮南坳陷南部深水区内主要层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充填作了初步分析, 认为南海中北部下陆坡区的构造演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 分别为古新世—早渐新世的断陷—断坳陆相湖盆沉积阶段、晚渐新世的裂陷-坳陷过渡阶段以及新近系以来的热力学沉降半深水—深水沉积阶段, 沉积环境经历了河流—湖泊—浅海—深海的演化过程.
    南海共轭大陆边缘地壳结构及其类型特征
    夏少红, 丘学林, 赵明辉, 夏戡原
    2011, 36(5): 877-885. doi: 10.3799/dqkx.2011.092
    摘要:
    为了分析南海共轭大陆边缘的地壳结构, 在收集南海地区多次海底地震仪探测、海陆地震联测以及重、磁探测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 首先构建了南海北部陆缘3条由东向西横贯海陆的深部地壳结构剖面图, 并以中地壳低速层和下地壳高速体的分布特征为基础, 推测滨海断裂带可能为华南正常陆壳与南海减薄陆壳的分界断裂; 以地壳减薄程度和下地壳高速层的尖灭为标志, 圈定了洋陆壳转换带, 发现南海北部陆缘从东到西地壳拉张减薄的程度和模式具有较大差异性.然后以南沙地块水深、磁力和重力异常数据为基础, 揭示了礼乐滩洋陆壳转换带表现为水深、磁力和重力异常变化的陡峭梯度带, 莫霍面深度从礼乐滩的~24km急剧抬升至洋盆区的~11km; 礼乐滩以西的洋陆壳转换带从东到西逐渐变得平缓; 南沙海槽两侧的水深和重力异常具有对称性, 为“U”形结构; 并将水深、莫霍面和重力急剧变化的梯度带拟定为南沙地块洋陆壳转换带的分界标志.最后构建了穿越南海共轭陆缘的地壳结构剖面, 并将其划分为减薄陆壳、洋陆壳转换带、洋壳及拉张裂谷等类型.
    琼东南盆地裂后期S40界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苏明, 解习农, 姜涛, 李俊良, 孙志鹏, 田姗姗, 张成, 何云龙, 张翠梅
    2011, 36(5): 886-894. doi: 10.3799/dqkx.2011.093
    摘要:
    S40界面是琼东南盆地新近系裂后期的重要地质界面, 发育时代为晚中新世末期(约11.6Ma), 是裂后期充填序列中梅山组和黄流组的分界面.通过对琼东南盆地大量二维测线的精细解释, 结合钻井、生物等资料, 从海平面变化、地震-沉积相跃迁、沉降速率等方面总结了该界面的特征, 指出S40界面在盆地东西部特征差异明显: 在盆地西北部浅水区, 该界面具有明显的角度不整合特征, “下削上超”特征明显, 在局部地区梅山组一段整套地层都被削蚀; 在盆地东南部半深水-深水区域, S40界面上下反射具明显差异, 界面之上为一组中等连续性、中-强振幅的地震反射同相轴, 界面之下地震反射多呈强振幅、中等连续-丘状反射, 甚至局部出现前积反射.研究认为, S40界面的东西差异性可能与该界面在盆地东西部受到的控制因素差异相关: 盆地西部主要受区域性海平面大规模下降的影响, S40界面表现出对下伏地层的强烈削蚀; 盆地东部则可能是西沙海槽在晚中新世以来的加速沉降在琼东南盆地的具体表征.受这次区域性构造活动的影响, 盆地东部水体突然加深, 接受大规模的沉降, 界面上下表现为相的突变和跃迁, 此时盆地已经具有“东深西浅”的地貌特征, 这种结构一直延续至今.S40界面的性质厘定及其地质意义的重新认识有可能为中国南海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新的信息.
    南海南部陆缘礼乐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沉积特征及伸展机制: 来自NH973-2多道地震测线的证据
    丁巍伟, 李家彪, 黎明碧
    2011, 36(5): 895-904. doi: 10.3799/dqkx.2011.094
    摘要:
    针对“973”项目中“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与油气资源潜力”这一研究课题, 对在南海南部陆缘礼乐盆地采集的NH973-2测线进行了研究.对地震剖面的解释共划分出6个层序界面, 将地层划分为4个构造沉积单元.根据地震解释, 对不同时期断层的水平断距进行了测量及分析, 获取了与脆性拉张相关的伸展信息: 研究区的拉张作用可以分为2期, 主要的拉张作用发生在大陆裂谷阶段(古近纪), 形成了一系列的地堑—半地堑以及翘倾断块; 第2期拉张作用的时期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 断层活动强度明显变弱.在南海南部陆缘广泛发育了碳酸盐沉积, 其发育的时代和南海的海底扩张时期一致.对穿越礼乐滩区地震剖面伸展特征的分析表明, 根据断层水平断距获得脆性伸展因子与根据重力反演获得的全地壳伸展因子之间存在差异, 表明研究区的拉张在纵向上并非是均一的, 新生代的拉张经历了深度决定拉张模式.
    琼东南盆地深水块体流构成及其沉积特征
    何云龙, 解习农, 陆永潮, 李俊良, 张成, 姜涛, 苏明
    2011, 36(5): 905-913. doi: 10.3799/dqkx.2011.095
    摘要:
    为了深化对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沉积体系的认识, 基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2D和3D地震资料, 发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大量的块体流沉积.通过对块体流沉积进行精细刻画, 识别出一些典型的块体流沉积特征: 滑移体、陆坡陡崖、搬运块体、残余块体、挤压脊、逆冲断层以及块体流顶部的滞留沉积等.陡倾陆坡上块体流以杂乱反射为特征, 地层变形剧烈, 而宽缓陆坡上块体流以发育地层变形微弱的滑移体为特征, 反映出陆坡角度对于块体流发育及其内部结构特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大规模块体流沉积作为深海沉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深海沉积物的空间展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一方面, 通过不规则顶面影响随后沉积物的输送通道和沉积体的内部结构; 另一方面, 对已沉积的地层产生直接的侵蚀作用, 破坏原始沉积地层的内部结构, 造成潜在储层中地质流体的逸散.因此, 鉴于块体流对深水沉积体系重要的影响, 有必要加强对块体流沉积的精细研究, 以更好地指导深水油气勘探.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新近系以来沉积相及水合物成藏模式
    匡增桂, 郭依群
    2011, 36(5): 914-920. doi: 10.3799/dqkx.2011.096
    摘要: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2000年以来在南海北部陆坡区相继开展了多个航次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及研究工作, 取得了非常丰富的地震资料.在对这些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 识别出了6种典型的地震相: 透镜状前积相、丘状前积相、V字型充填相、席状平行相、底辟—气烟囱状杂乱相、丘状杂乱相; 并由此分析出3种类型的沉积相: 深水浊积相、滑塌相、峡谷水道相.结合似海底反射(BSR) 在研究区范围内的分布, 研究BSR与各沉积相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由此分析出了3种水合物成藏模式: 断层沟通浊积扇体成藏模式、断层沟通峡谷水道成藏模式、断层沟通峡谷水道及滑塌扇体成藏模式.
    软弱地质体对挤压构造变形影响的物理模拟及其应用
    徐子英, 孙珍, 周蒂, 张云帆, 孙龙涛, 赵中贤, 李付成
    2011, 36(5): 921-930. doi: 10.3799/dqkx.2011.097
    摘要:
    为了研究软弱地质体对挤压构造变形的影响, 利用物理模拟方法, 设置了6组实验模型, 探讨软弱体不同面积、所处位置和挤压应力方向对构造变形的影响, 最后基于模拟结果, 讨论了软弱体对莺—琼两盆地凹陷中心挤压褶皱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挤压作用下, 软弱区先迅速隆起, 随后隆起向无软弱体区延伸发育, 软弱区隆起发育范围大于无软弱体区隆起范围, 且其褶皱变形比无软弱体区变形更强烈; 随着软弱体铺设面积不断增大, 软弱区的变形范围越来越大, 变形也越来越强烈, 而无软弱体区变形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软弱区离所受挤压边界距离越近, 挤压构造变形发育就越早, 表现越强烈, 反之, 构造变形发育晚且表现弱; 正向挤压比斜向挤压形成的构造变形更强烈.由分析可知, 与莺—琼两盆地凹陷中心的挤压褶皱发育特征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软弱体和其与受斜向挤压作用带间有一定距离.笔者推测, 斜压应力主要来源于印支地块的左旋挤出作用, 其褶皱个体发育的区域大小与软弱体初始面积大小有关.
    南沙海区万安盆地中新世碳酸盐台地的地震响应与沉积特征
    吕彩丽, 姚永坚, 吴时国, 姚根顺
    2011, 36(5): 931-938. doi: 10.3799/dqkx.2011.098
    摘要:
    利用反射地震并结合部分钻井资料, 通过对万安盆地大量地震资料的详细解释, 对研究区内碳酸盐台地进行地震识别, 进而探讨台地的沉积特征与时空分布.万安盆地碳酸盐台地最初发育于早中新世, 并于中中新世时达顶盛时期, 呈南北向展布, 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走滑断块构造高部位及盆地南部边缘.东西两带台地具有不同的构造沉积背景, 西带为被断层复杂化的东倾斜坡, 离物源较近, 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沉积; 东带濒临南海海盆, 离物源较远, 碳酸盐岩厚度大、岩性较纯.层序地层分析表明, 万安盆地碳酸盐台地主要发育于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单个台地沉积相在平面上呈圈层结构展布, 相带窄但较规则, 可能包括: 台内相、台缘相、前缘斜坡相(缓坡与陡坡) 和盆底相, 但只在台地东侧发育盆底相, 这与盆地东侧靠近南海海盆的地质环境有关.
    南沙海槽前陆盆地热流变结构
    马辉, 许鹤华, 施小斌, 陈爱华, 刘唐伟
    2011, 36(5): 939-948. doi: 10.3799/dqkx.2011.099
    摘要:
    为了研究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深部岩石圈的热力学性质, 在前人所做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结合各种岩石热力学流变参数,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 计算了现今构造逆冲之后和中中新世—全新世逆冲过程活跃时两种状态下的深部岩石圈二维温度场和流变结构.模拟计算表明, 南沙海槽前陆盆地地幔热流贡献达60%~70%, 大地热流受深部地幔控制.逆冲推覆构造作用使盆地逆冲推覆带地表热流显著升高了15%~25%, 达到70~75mW/m2.盆地沉积层温度在200℃以内, 莫霍面温度420~500℃, 地壳地温梯度25~30℃/km, 盆地热岩石圈厚度为80km左右, 横向上变化幅度不大.南沙海槽前陆盆地深部岩石圈流变性质具有明显的分层特性, 为典型的“三明治”结构.盆地岩石圈综合强度由南沙海槽向逆冲推覆带方向呈下降趋势, 盆地力学岩石圈厚度50km左右, 有效弹性厚度为30~32km.通过模拟盆地深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 揭示了盆地深部岩石圈具有强地幔、弱地壳的流变学特征, 表现为高强度块体.同时南沙海域地震活动与深部岩石圈热结构、热活动和岩石圈综合强度密切相关.地壳内热构造活动弱、岩石圈强度大可能是区域地震很少发生的重要原因.
    南沙海域构造沉降特征
    张云帆, 廖杰, 孙珍, 李付成, 夏斌
    2011, 36(5): 949-955. doi: 10.3799/dqkx.2011.100
    摘要:
    南海在新生代期间发生多次裂解和离散, 在南海南部陆缘地层中留下了多次构造运动的痕迹.选取南沙海域内覆盖曾母、北康、南薇西、万安盆地的24个模拟井位, 分别进行构造沉降速率的计算, 并分析了自中生代末期以来的4次重要构造运动对南沙海域盆地的形成和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 南沙海域构造沉降分为3幕: 第一幕为40.5~30.0Ma, 在西卫运动的影响下, 南沙海域盆地进入断陷阶段, 发生大规模的沉降作用, 构造沉降速率最大达到了160m/Ma; 第二幕为30.0~10.2Ma, 随着南海的张开, 区内盆地相继发生热沉降作用, 进入拗陷期, 由于古南海与婆罗洲的碰撞, 区内盆地地层发生整体抬升, 构造沉降速率达到最小值20~50m/Ma; 第三幕为10.2~0Ma, 晚中新世由于南沙运动影响, 研究区内盆地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快速沉降作用, 随着南沙地区一起进入区域沉降阶段.
    南沙西南海域新生代构造活动特征与盆地演化
    孙金龙, 张云帆, 徐辉龙, 曹敬贺
    2011, 36(5): 956-966. doi: 10.3799/dqkx.2011.101
    摘要:
    南沙海域处于已俯冲消亡的古南海和海底扩张形成的新南海洋盆之间, 其研究对于了解中生代末期以来南海北部陆缘张裂、新南海海底扩张和古南海向南俯冲消亡等构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平衡剖面反演对该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和盆地演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该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具有显著的分区性特征, 表现为以区内深大断裂为界, 所分隔的3个块体其构造活动的主导因素和活动阶段性存在差异.南沙块体构造活动的主导因素为NW向应力, 构造活动以中—晚中新世为界前张后压,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万安盆地构造活动受万安断裂控制, 构造活动阶段性不明显; 曾母块体构造活动特征与南沙块体类似,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但具体表现不同.在此基础上, 将该区主要盆地的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 即裂陷阶段、同沉积阶段、挤压阶段和区域沉降阶段.其表现又因盆地成因类型而有所不同: 北康盆地裂陷和挤压阶段突出, 沉降阶段缺失; 南薇西盆地裂陷阶段南弱北强; 万安盆地缺少挤压阶段; 曾母盆地则4个阶段均非常明显.